写好凡人小事
2021-06-03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文/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
鲁迅写人,寥寥数笔,却入木三分。他的笔下,落魄书生孔乙己的长衫破旧邋遢;寿镜吾先生却干净清瘦。把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特点,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就抓住了写作小人物的精髓。
本期,我们和徐景峰老师一起,让笔下的小人物鲜活起来。
名师档案
徐景峰,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教师。她热爱写作,热爱语文教学。多次参与语文赛课,在省、市、区比赛中均有获奖。2018年,她在湖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中获省级特等奖;2020年,她在长沙市微课大赛中获市一等奖。
写人的文章分为很多种,有写亲人的,有写朋友的,还有写“小人物”的。那么,生活中的小人物,应该怎么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写好“凡人小事”。
典型病例
生活中,有许多小人物常常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一个勤劳而朴素的环卫工人,可能是一个穿着制服不厌其烦地给人量体温的保安,可能是一个坚守防疫岗位的小护士……凡人小事,有其不平凡的地方。请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2.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
老郭
文/严爱茜
老郭是我家楼上的邻居,为人勤劳又朴实。
他的头发稀疏,鬓角隐隐有些白发。夏天他总喜欢光着膀子,常常拿着一把蒲扇。他总是一脸和善的笑容,对谁都很和蔼。
老郭是一个热心肠,小区里每过几个月都会放一场室外电影。这时,小区里就热闹了,大人小孩,熙熙攘攘。这样热闹的场面,老郭从来不会缺席。他的子女都在外地,所以,他总得闲。天开始渐渐黑了,工作人员在那儿调试放映机,老郭笑眯眯地向工作人员打招呼:“哟!辛苦了,小伙子!”“郭爹,您又来帮忙啦!”两人小聊了一会儿,就像是早就熟识的好友。老郭转身把放在地上的幕布理了理,挂了起来,随后又把堆在地上的小凳子,一个个摆整齐。见时间还有多,他又回家给看电影的孩子们炸了一盆爆米花。过了一会儿,他端着一大盆黄油爆米花和一小叠纸杯下了楼,给坐在前排的孩子们一人一杯爆米花,还叮嘱“小心点吃,别把嘴烫了咯”。他一边说着,一边用蒲扇帮孩子们扇风。
分完爆米花,他便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把瓜子,找了一个角落,边看电影边嗑瓜子。若是有人找他唠嗑,他就更高兴了。
就这样,一场电影放到晚上十点,月亮明朗朗地照着,小区里逐渐变得安静起来。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家了,老郭才摇着蒲扇,慢慢走回家去。不知为何,他的背影,常有一种孤独的味道。
这就是老郭,一个善良淳朴、无私奉献的人。他把无私奉献当做最大的快乐,让我明白,善良让普通的人闪闪发亮。
把脉问诊
写人的文章,写得好不好,一看是不是符合文题的要求,二看人物形象是否立体鲜明。这篇文章要求写“凡人小事”,小作者写邻居老郭,审题,是没有错误的。其次要看人物形象是否突出,小作者详写了一件事,塑造了一个热心肠的老大爷形象。
但是,只写一件事,是否能完整地体现人物的品质呢?显然,这篇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并不算成功。对人物的描写,也不够出彩,写得平平淡淡,属于典型的二类作文。
治病良方
选择小人物,立意要深刻
要写凡人小事,最好避开写亲人,选择社会中的小人物,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凡人小事”,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要去挖掘生活中的小人物身上展现的正能量,要从“个人维度”上升到“生活维度”上面去。
要找准立意。写人写事,往往要表现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叫做“人性与爱”。人性,有善有恶;爱,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对陌生人的爱,对国家的爱。那么,什么样的立意,是深刻的立意呢?
可以是从个人维度出发的“人性与爱”,比如父母亲情;可以是从生活维度出发的“人性与爱”,比如《拾荒》里面的王婆婆,生活艰难,依然愿为一个城市的弃婴付出一切;可以是从社会体制、时代背景出发的“人性与爱”,这样的文章,就会跨越时空来见你,刻成铅字,成为名作。
比如,鲁迅的《故乡》,作者通过写“闰土”“杨二嫂”在生活重压之下扭曲的人性,揭示辛亥革命之后,百姓艰难的生活。《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写祥子从一个有梦想有干劲的青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揭示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的动荡局势对人性的摧残。
刻画小人物,要形神合一
写人之前,要归纳出这个人的“神”,也就是他的个性品质。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热心的、善良的、有责任心的,还是有其他特点?你想要写谁,要先弄清这个人的年龄、职业、精神品质等,弄清你对他的情感态度。
什么是“形”?形就是这个人的外貌、行为,甚至包括你遣词造句的方式。
形神要合一,写什么人,他拥有什么样的外貌,做什么样的事,你对他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些元素要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比如,鲁迅先生写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他站着喝酒,是因为他没钱;穿长衫,是因为虚荣;他身材高大,原本可以靠自己的体力生活,但是他没有;他的青白脸色,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皱纹间有伤痕,是他常偷东西挨打;乱蓬蓬的胡子,破旧邋遢的长衫,是他衰老落魄的现实。
鲁迅先生对他“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在一系列平淡的描述中,我们也能体会得到。
这就叫“形神合一”。他是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外貌、行为,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要三位一体。
由境及人、事件叠加,塑造人物形象
“由境及人”的意思是:把小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写人的文章,可以直接入题,你写你妈妈,开头第一句就可以是:我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这就入题了。凡人小事,为什么要弄一个“由境及人”呢?
鲁迅这样写寿镜吾老先生:“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就是一个“境”。之前讲到,凡人小事,最好是社会中的某个人,所以加了一个“境”。“境”能交代这个人的职业。书屋里站着老先生、保安亭里站着保安、工地上站着工人、小店里站着老板娘……
“由境及人”,接下来,就开始写人的外貌。
外貌怎么写?我们可以运用白描的手法。什么是白描?白描就是不加修饰,用文字素描,但要让人物跃然纸上。
比如,鲁迅描写寿镜吾老先生:“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鲁迅描写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就是用白描写外貌,不加修饰,但是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如何用白描写人物呢?除了要将“形神合一”放在心里之外,还可以这样做: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写身形、衣着、肤色;从局部的角度出发,抓住一两个特点。要做好以下三点:“事件叠加”,用多件事塑造人物形象;事件可有详略安排;可夹叙夹议。
事件叠加,就是要写几件事。事件的中间,可以加入一些“我”的心理描写,达到夹叙夹议的效果。
最后,议论升华,收束全文。文章的最后可以有一段议论,通过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康复示例
老郭
文/严爱茜
夕阳西下,一弯新月悄悄升起。夕阳的余光照着小区,一片宁静。在小区拐角的巷道,坐着一个老人。
老郭,顶着地中海的发型,天儿一热,就喜欢穿一件洗得皱皱巴巴的白色汗衫,袖口有些卷边。他一手拿着一把蒲扇,在胸口轻轻地摇;一手盘着两颗红棕色的核桃。
老郭是一个热心肠,有时教一栋的大爷下象棋,有时帮三栋的弟弟修自行车,有时还会帮四栋的阿姨炸猪油,他还帮我妹妹治过感冒。
小区里每过几个月都会放一场室外电影,老郭从来不会缺席,好像什么样的大场面需要帮忙的话,老郭必然会出现。天开始黑了,工作人员在调试放映机,老郭笑眯眯地向工作人员打了打招呼:“哟!辛苦了,小伙子。”“郭爹,您又来帮忙啦!”两人小聊了一会儿,就像早就熟识的好友。老郭转身把放在地上的幕布理了理,挂了起来,随后又把堆在地上的小凳子,一个个摆整齐。见时间还有多,他又回家给看电影的孩子们炸了一盆爆米花。他端着一大盆黄油爆米花和一小叠纸杯下了楼,给坐在前排的孩子一人一杯爆米花,还叮嘱“小心点吃,别把嘴烫了咯”,怕孩子烫到,他又用蒲扇帮孩子们扇扇风。做完这一切,他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把瓜子,找了一个角落,边看电影边吃起来。
有一天老郭提着一大袋小鱼,一条一条摆在太阳底下等鱼晒干。他摆了一张躺椅,跟回家的老奶奶聊天。“回家啊!桂姨!”“是啊!老郭你又去钓鱼啦?”“就捞上一些小鱼,您拿点回去!”说完还没等桂姨回答,就用塑料袋装上一些小鱼干,递给桂姨,并教她怎样做好吃。后来,老郭目送桂姨上了楼。他躺回了躺椅上,看看蓝天白云,盘盘手中的核桃,和路过的行人打打招呼,送送自己捞的小鱼,晒晒太阳,用蒲扇轻轻扇扇风。
这就是老郭,一个善良淳朴、无私奉献的人。他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他让我明白,善良能让普通的人闪闪发亮。
出院诊断
升格之后的文章,由境及人,事件叠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旨明确。“顶着地中海发型,天儿一热,就喜欢穿一件洗得皱皱巴巴的白色汗衫,袖口有些卷边。一手拿着一把蒲扇,在胸口轻轻地摇;一手盘着两颗红棕色的核桃。”升格后的文章对人物外貌的描写生动形象。
文章所写的事件,紧紧围绕人物的形象展开。一个善良、热情、朴实的老头儿形象跃然纸上。文末议论,升华主旨,赞美了小人物身上“善良”这种闪闪发光的品质,紧紧地扣住了“凡人小事”这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