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社团现状调查分析

2021-06-02王渊博鄢锐李京芳龚玉胡怡玲刘清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9期
关键词:社长社员社团

王渊博 鄢锐 李京芳 龚玉 胡怡玲 刘清泉

[摘           要]  以三峡大学为例,面向三峡大学全体学生,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来分析高校社团对大学生活和教育事业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和社团采访的方式,将量化数据研究和质性分析访谈相结合,分析高校社团现状并为大学生选择社团和社团建设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社团;问卷调查;社团采访;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154-02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实现规划性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参加的学生有不同的原因。一旦社团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大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致使很多社团存在社员兴趣不高等情况,没有达到高校社团建立时的初衷[1]。伴隨着我国高校对学生社团的逐渐重视,各高校对社团的开设与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并且教育和社区服务功能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校园建设的重要功能。本文以三峡大学为例,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状况进行访问调查与量化分析,找出三峡大学现阶段各类社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及引导大学生是否应该参与社团和如何建设大学生社团。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三峡大学共有大学生27668人,共有社团63个,其中文艺表演类社团16个,学术科技类社团18个,社会实践类社团8个,公益服务类社团8个,体育竞技类社团13个,超过70%的在校学生参与了社团。这些社团的存在,虽然提高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了大学的生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课余知识,但是我们还应该理智面对大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本文对各学院共713名学生进行了关于社团参与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11个优秀社团进行了采访,通过所得数据对三峡大学参与社团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再结合社团发展和社团管理,对社团的建设总结了合理、科学的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参与社团和社团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与实际收获存在差异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抱着很大的期望加入社团。他们其中大多数人认为社团在大学里有诸多作用,将近60%的人参与社团旨在锻炼自己的能力,增长知识;将近50%的人想通过加入社团来结识更多的人,布下人脉,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要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力。然而,在分析数据后我们发现: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收获却不及当初加入社团时的预期。甚至有22.75%的人认为加入社团后只是做了一些跑腿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收获。对此,我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社团后续工作的安排与管理上有一些问题:现在校园中社团的发展开始倾向于娱乐方面,社团开始以学生的玩乐为导向,专注于吃喝享受,虽然这种性质的社团能给校园带来短暂的欢声笑语,但这样很少可以引领学生思想[2],所以带给学生的实际收获也十分有限;与此同时,学生在参加社团后存在课余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虽然我很喜欢社团的一些活动,但有些活动总在课程繁忙的时候举办,而且偏娱乐性,使得我真的力不从心。”(汉服社社员)

(二)社团活动参与度不高

根据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情况可以得到,42%的学生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41%的学生选择喜欢的活动参加,但依然有17%的学生对社团活动不感兴趣。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会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但少部分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对社团活动选择性参与。

其次是个人参与社团活动的时间问题,27%的学生会牺牲自己较多的时间参与活动,65%的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划参与活动的时间,8%的学生则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去参与社团活动。这说明更多的学生希望社团活动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可以节省时间。

对于社团活动的看法,有26%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对自己毫无帮助,也有少部分学生觉得社团活动毫无意义。从中反映出社团活动效果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内心期待。在访谈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部分社长认为到了期末这样大学生相对较忙的时期,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下降,导致举办活动有一定的困难,还有社长反映举办活动的范围较小,使得参加活动的人群面较狭窄,从而导致活动的开展不能得到积极的响应,这些都是导致社团活动参与度不高的一些因素。

“每年一到了考试周,活动举办就变得十分艰难,同学们都选择去复习而不参加活动。”(轮滑社社长)

(三)社团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职位划分不清

社团的职位划分不够明确,工作范围不够清晰,这使得社团工作进度缓慢,运行效率不高,甚至在一些活动中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导致内部运营混乱,没有秩序。

“社团管理是我们社团最大的问题。我们社团的职位划分不是很明确,没有设置专门的职位和社联沟通,所以和社联的沟通就一直不是很顺利。”(ROCK音乐俱乐部社长)

2.管理制度、模式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社团正在逐渐增加,各类社团层出不穷。一个社团的兴起也就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社团的没落,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社团都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而被淘汰。一个部长或理事承担多项毫不关联的事务往往会导致工作无法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待成员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靠高层领导者“随心所欲”的管理,往往会导致社团内部愈发紊乱。当社团变成一个关系群体,高层领导者任人唯亲,社团成员自由散漫,这样的社团寿命只会逐渐缩短。

除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管理模式也是社团能否存活的一个重要指标。现在社团的管理模式五花八门,除了采用部长、理事或是负责人直接管理的形式,还有老师统一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往往导致社团内部成员对社团整体的把握不够明确。在新老负责人交替时也会出现交接问题,甚至有些社团还会出现缺乏优秀人才和发展目标等问题。

二、高校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的途径探索

(一)加强对社员思想的导引

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与实际收获存在差异,我们建议社团管理人员在举办活动前,可以先了解一下举办时间是否临近考试,尽量错开考试周;社长要给社员进行职能培训,在活动期间分配任务,多锻炼社员能力[3]。最重要的是社团要着重对社员的思想引领,一个好的社团要做到社长根据时事政治,向社员灌输正确的思想目标。在举办活动时,将活动与党的先进思想与文化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接受到思想的洗礼,学习到新思想,感受新文化,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空谈娱乐。

(二)改善宣传方式

对于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在早期尽可能举办高质量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调动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举办前应该加强活动的宣传,且不应局限于单个学院或者社团内部的宣传,而是全校范围内的宣传,充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宣传形式一是依靠学校可利用资源,如张贴海报、官网推送和QQ微信发布消息来扩大宣传力度;二是依靠外联部拉助赞助商,通过其所提供的奖励或优惠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三)優化自我,向外借鉴

在社团管理方面,社团自身还需加强内部的制度管理,拥有好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处理社团内部事务。首先,社团管理者的职位要划分清楚,每个人要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职能,各司其职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只是一盘散沙;其次社团每个活动都要确定明确的负责人,使得活动参与者的疑惑与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同时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在新老负责人交接问题上,负责人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早日培养今后的接班人,在换届之时,前任社长不要直接撒手不管,要协助选择合适的人选。对外层次,社长及社员可以向学校团委或优秀组织多多交流,讨论管理心得,取得管理经验,借鉴活动的举办主题、形式,学习其管理制度与模式。

三、结语

本文以三峡大学为例分析大学生参与社团的目的与实际收获存在的差异、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和社团管理方面的问题,反映出目前社团的现状,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高校社团可以日臻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并着重从加强学校引导和宣传服务、提升社团自身质量与价值、努力培养兴趣爱好三个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参加社团。

参考文献:

[1]曹婉婷,杨敏.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及应对策略研究: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J].企业导报,2016(11):49-50.

[2]王凡.高校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行怀春.大学生参与社团状况调查分析: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1):134-137.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社长社员社团
让文学激扬青春
人民公社女社员
我的第一次采访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长大人和他的FANS
社团少年
社长/总编荐书录
社长/总编荐书录
文学社团简介
同劳动 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