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平台的口腔科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2021-06-02王丽娜刘硕刘启成白桦牛卫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9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科学

王丽娜 刘硕 刘启成 白桦 牛卫东

[摘           要]  口腔科学是非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可以使临床医学生了解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及预防措施。通过建立网络SPOC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口腔科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口腔科学课程的学习水平。

[关    键   词]  口腔科学;网络SPOC平台;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088-02

口腔科学是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美观的追求逐年升高,预防口腔疾病和维护口腔健康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开设口腔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使临床医学生能够熟悉口腔科學的业务范围,了解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原则及预防措施,了解口腔颌面部疾患与全身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要让牙齿为人类健康终生服务”的愿望,最早在医学工作者身上实现。目前许多院校将口腔科学设置为临床五年制及七年制专业学生的考试课或必选课,口腔科学选修课是口腔医学院及各个专业的重点支持课程。

由于口腔科学课程并不是非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且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先“教”后“学”,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需要五年学习的知识在短短的几十个甚至是十几个学时里传授给临床专业学生,会使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口腔科学重视不够,很难积极地学习,也无法在临床中学以致用,甚至连自身的口腔保健都没有学会。因此我校积极探索“互联网+”教学改革,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口腔科学这门课程建设网络课程,通过建立网络SPOC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口腔科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为口腔科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与2班、2017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班与2班各6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2015级学生采用基于SPOC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7级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二)研究方法

1.基于SPOC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如下:第1次课(线上):要想了解口腔科学,必须对口腔的解剖有一定的认识,在线上录制的时间重点讲解最关键的解剖结构,其余的解剖结构布置作业,留习题学生课下完成。第2次课(线上):龋病、牙髓根尖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利用线上时间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和治疗,留习题对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进一步了解。第3次课(线上):重点讲解常见牙龈炎和牙周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病因和预防,布置线下作业。第4次课(线下):通过前三次线上课的学习,学生对口腔最常见的牙体牙髓病和牙周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口腔常见病的诊断,在此次线下课讲解口腔颌面部检查,并带口腔治疗盘进课堂,学生互相检查做好口腔病例记录,对自己的口腔健康有一定的了解。第5次课(线上):讲解口腔最常见的临床治疗技术,局部麻醉和牙拔除术,普及拔牙知识,让学生懂得智齿拔与不拔如何选择。布置作业。第6次课(线上):讲解口腔牙齿的修复方法,种植牙的适应症等,布置作业。第7次课(线下):对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相关的疾病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关于口腔科学学习这段时间的疑难。第8次课(线下):口腔卫生保健,刷牙方法和牙线使用的考核,对课程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线上线下共7次课的学习,学生对口腔最常见的疾病牙有了很全面的认识,而这些疾病通过正确的预防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的,所以利用最后一次线下课的时间,对口腔卫生保健进行宣教,因为第7次线下课已经布置作业自己学习刷牙方法和牙线的使用,这次在口腔卫生保健的课程里会讲解,然后利用1个学时的时间对学生的刷牙方法和牙线使用进行考核,第7次课布置作业时强调最后一次课每人带牙刷和牙膏,并对课程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2.传统的教学模式

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一致,所有内容采用线下正常的授课模式。

(三)评价指标

问卷调查。最后一次课向2015级与2017级学生发放纸质的调查问卷,调查对SPOC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调查是主观评价采用秩和检验的方法,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问卷发放128份,收回128份,有效问卷128份,问卷有效率为100%。主要对两组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口腔知识掌握程度、占用课余时间四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设置“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满意,D.课程建议”四个选项。通过秩和检验对课程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组学生在以上四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P<0.05)。在课程建议里,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大多对该课程的设计模式认可,学生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且视频学习可以随时暂停,对老师讲解内容感兴趣的地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后再进行后续学习,有利于对口腔知识的系统掌握。而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课程建议里大部分答案是空白或者建议进行教学改革,课时较少,无法对口腔知识系统了解。

三、讨论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因为口腔科学学时少、教学模式单一等原因所致的学生对课程兴趣低、学习效率低及重视与参与度都较低的问题,我们对口腔科学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放、在线等特征,开辟新的教学模式供学生学习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因此,将口腔科学这门课程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必为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我校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学改革,统一招标课程录制单位,集中录制线上课程资源,并对资源进行裁剪与剪辑,将高质量的网络视频通过SPOC平台上传至校园网络,供学生学习,探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本科教学改革。口腔科学基于SPOC平台,率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学生對课程的评价显示,该教学方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可在医学院非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使用。采用该教学方法,成功地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忠献,蔡君,谢春回,等.《中医口腔科学》选修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9):492-494.

[2]张靖雯,刘春栋,赵芳冰,等.基于MOOC的《口腔科学》教学改革思考[J].教学研究,2020(2):40-41.

[3]胡江,季海宁,朱海宇,等.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9):37-39.

[4]刘根娣,陈耀忠,牟永斌.非口腔医学专业医学生口腔科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48-450.

[5]张莉,张芸,罗佳,等.非口腔专业本科生口腔科学课程教学设计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8):2864-2865.

[5]聂鑫,杨茂进,张莉,等.口腔科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医学,2011,40(8):828-830.

编辑 郭小琴

①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8年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8B-N02033);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YZD18005);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一般项目“适应供给侧需求提高口腔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改革研究”(编号:No.142)。

作者简介:王丽娜(1981—),女,满族,辽宁锦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口腔内科学的诊断与治疗。

通讯作者:牛卫东,教授,就职于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口腔科学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口腔医学美学教育的探索与展望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口腔膏非牙膏, 千万别乱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口腔医学
自动看牙镜
科学拔牙
浅谈美育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作用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