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诚可贵 独特文更高 ?

2021-06-02程立海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石论据论点

程立海

对于高考议论文写作时论据的选择来说,应牢记论据的“精准”与“独特”的要求、原则和标准,即应紧紧围绕中心论点选择论据,并凸显新鲜、独有的特点,具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优势,只有这样,你的文章才能胜人一筹,拔得头筹。那么,在写作议论文过程中,具体应如何选择论据,才能成就自己的高分、满分作文呢?

一、要精准

因为,论据是为了支撑和论证论点,是为论点服务的,这就要求论据的选择一定要能有力、有效、有质地证明论点,论据能紧扣论点,充分支撑论点,与论点保持高度统一,而非貌合神离,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就是说,论据即使再新奇、典型,不能论证中心论点,也要坚决舍弃。

请看为《“小我”与“大我”》这篇文章选择的论据:

“改革先锋”王启民,大庆油田副总地质师,他坚持科学思维,直面业内争议和质疑,大胆探索实践,以“钉钉子”的精神,勇闯勘探禁区,挑战开发极限,几十年呕心沥血,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创造多项世界纪录,成功解决了大庆油田开发建设从“吃肥”“吃瘦”“啃骨头”再到“砸开骨头吸骨髓”过程中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为大庆油田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并为“铁人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可以说,这个论据的选择就做到了精准:王启民的奋斗经历告诉年轻人,只有把“小我”自觉投身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才能成就真正的“大我”。

再比如,同样为论证爱国,但因证明的侧重点不一样,那么选用的典型事例就有差异:

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该诗句就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下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如是侧重于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可见,精准选择论据,体现出作者的眼力和智慧。

二、要真实

“真实”是议论文的“底线”和“生命”,议论文的论据不同于小说的事例创编,不可虚构,应是基于本真的。所以,议论文论据的真实,是指论据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和事实有半点出入和差池。在叙述事实、引用名人名言时,都要力求真实、准确,不可张冠李戴。

如围绕“不惧,本是青春模样;不退,彰显青年担当”这一分论点选择的论据:

从团广州市委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5552人次投身疫情防控,到电子科大“90后”博士黄山带队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病区调试人工智能机器人;从面对疫情,各行各业青年写下“请战书”,到成都客运段值乘G1983次列车长韩继童“面对疫情肯定害怕,但如果我们都退缩了,乘客怎么办呢”的迎难而上;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中供水、供电等单位组建“青年突击队”奔赴现场,攻坚克难,到团吉林省委招募一万余名志愿者开展医疗支持、办公协助、社区服务与排查、心理疏导、公共场所测温等工作,在这个防控疫情的战场上,青年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誓言。

以上事实论据,用排比手法,列举抗击疫情中青年一辈的身影,具有真实、可信的特点,令人信服。

三、要典型

在选择论据的时候,不能“捡到筐里都是菜”,而要优中选优。因此,在选择论据时,首先要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做论据。请看下例:

齐白石先生在晚年时毅然决定改变画风,从原先追求形似的工笔描摹变成追求意境与神似的写意。虽然在这过程中有许多挫折,但白石老人依然坚持改变。最终,画风更新之时,白石老人的艺术生涯也在延续中迈向新的高峰。不难想象,倘若白石老人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晚年自闭门户,抱残守旧,那么白石老人的艺术生命或许会就此止步,任凭怎样的练习也再难有实质性进步。因此,正是由于白石老人接受更新、勇于更新,才使得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

作者以齐白石的事例论述“接受更新、勇于更新的意义”这一论点。这则材料源自一篇人物传记阅读,叫做《齐白石的晚年变法》,体现了典型性。

四、要有力

即论据尽可能地选择运用名人名言或是圣贤才俊的事例。请看高考满分文《中国味》的片段、论据:

中国味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

中国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淡定;

中国味是“曳尾涂中”于濮水临竿而钓,夜梦蝴蝶的逸出尘世;

中国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思情懷;

中国味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人志向。

该文选择的理论论据分别出自屈原、鲁迅、庄子、杜甫、范仲淹等,所具有的论辩力和说服力不言而喻。

五、要出新

力避陈旧、落俗的论据,要用新颖、时鲜,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正如俗话所说:“宁咬鲜桃一口,不吃烂杏半筐。”写议论文也不例外,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一位资深时评作者曾说: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就说得生动、形象,颇具道理。这就告诉我们,在论据的选用中,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银子,而弃用石子。

比如,在高考作文中,考生常提及、写到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张海迪、史铁生等,就显得老套,缺乏新意。

有位考生在题为《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一文中这样写道: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作者选择的理论论据,既贴切又不为多数人所使用,具有出新的效果和作用。

以上介绍了几种选择论据的标准和原则,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可在高考作文中取得高分和满分。

猜你喜欢

白石论据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议论文如何分解分论点
齐白石“白石”之新解
论据选择“四要”
白石的小名叫阿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