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析
2021-06-02陈敏珊
摘 要:在人工智能大环境下,技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传统会计教学向智能会计教学平稳过渡,从而扭转会计专业招生难,就业难的两难局面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探讨在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专业在一体化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及成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管理型会计;一体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76
1 技校《会计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会计实务》是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专业性和通识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会计各岗位职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技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未与时俱进,普遍存在以下的情况。
1.1 师资水平欠信息化
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校内外培训交流、会计教研组“集体备听评课”的方式,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但由于受到校内资源不足,校外合作不够等技术因素的影响,技校会计教师信息化水平良莠不齐,普遍待提高。
1.2 教学资源欠现代化
《会计实务》是一门一体化课程,师生在教学中仍然停留在用传统的会计软件对证账表会计核算流程进行机械重复操作演练,往往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凭证单据的核对与录入工作。与人工智能对账相比,前者效率低出错率高,课堂变得沉闷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
1.3 教学场景欠实际化
《会计实务》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然而普遍是以传统课室为授课场所。传统课室更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习得,却无法满足实操性技能锻炼的需求,会使得教学内容脱离会计岗位实际。
1.4 评价方式欠市场化
目前,该课程已从只注重学生最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单一评价方式向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教师尝试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格去量化评价指标,但普遍未以市场对人才评价标准为依据,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2 技校《会计实务》课程在傳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2.1 实操内容机械重复,教学效率效果难保证
《会计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理实结合方式开展任务式教学,学生电算化实操完成从凭证-账本-报表会计核算流程。机械重复的单据核对和录入工作挤占学期大部分时间,以致后来于对报表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这些技术性含量较高的教学内容无法顺利开展。
2.2 培养方式固化落后,综合职业能力难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会计实务》课程内容的掌握仅停留在对会计基本理论的机械记忆和工业企业主要业务会计分录的应用层面上。由于缺乏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技能锻炼,学生仅是理解上述业务证-账-表的编制,欠缺数据分析和管理,极不利于其日后发展。
3 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3.1 《会计实务》教学改革是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的
据统计,目前全国1500万左右的财务人员。估计10年后会计核算人员只需500万左右,而只有目前从事着中高端业务的会计才不必面临转型的危机。这意味着原先由初级会计人员进行的财务单据录入和凭证核对工作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替代,可见,“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新时代对会计人提出的要求。
3.2 《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是符合会计专业发展需求
在全国专业目录规范化后,会计要从五花八门的专业群中突围而出则必须具备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优质的师资队伍、良好的就业口碑等。只有教学改革才可以改变会计专业停滞不前的现状,才可以探索与时俱进的会计发展之路,实现会计专业质的飞跃。
3.3 《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是符合技校发展需求的
大专院校实行自主招生政策的落地无疑给技校招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孵化地的技工院校则必须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在招生逆境中以特色求发展,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才可与时代发展相接轨,实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突破。
4 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会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近年来,笔者学校会计专业在摸索着智能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下面以《会计实务》课程为例,从教学资源、教法、场地、评价四方面介绍笔者学校会计专业课改的实施情况。
4.1 线上线下资源融通,认识体验内化应用
近年来,教研组参与了由广州市教研室牵头组织的数字化校园工程,共建财务会计系列微课,并于中国慕课平台供校内外师生学习。此外,课程组收集企业数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结合学生情况,与财务软件开发公司共同研发符合课堂教学使用的应用软件,从而实现《会计实务》课程仿真模拟实操。同时,教研组集体备课开发课程资源,如工作页、课程标准、案例库等。
4.2 课前课后有效翻转,游戏竞赛角色妙用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后,教师以一体化教学理念为依据,巧妙使用如游戏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邀请企业专家点评释疑,让学生更直观感受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增强就业信心。同时,教师利用《会计实务》微课、慕课,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开阔课堂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4.3 智能会计场景实操,学习工作完美结合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近年来,学院加大了对会计实训场地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师生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使用智慧财税软件完成总账会计、税务会计等岗位工作。仿真实训场地让学生更易融入职业角色,激发职业认同感,调动学习积极性。另外,《会计实务》课程实现了“走出去,请进来”的转变。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现场了解人工智能环境下会计的日常工作内容,邀请企业资深会计进课堂介绍为学生解疑把脉。还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分享工作经验,引导学生要有职业规划意识,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目标。
4.4 四结合评价促成长,企业口碑反馈强信心
《会计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学业评价紧扣课前、课中、课后目标,采取“四结合”评价方式,通过科学的学业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改的目标。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整个学期综合学习效果推优进企业实习,通过企业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
5 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会计实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效
5.1 学生学习兴趣浓,综合素质提升快
零零后学生对人工智能有着特殊的感情,收据录入和核对这些机械重复的工作完全由智能机器人替代,学生每天可以挑战新的审核工作(证表审核、申报纳税)或大数据分析工作,职业优越感油然而生。总的说来,学生在会计思维、语言表达、实操能力、数据敏感度等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5.2 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逐年攀升
智能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以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进行调整,课程设置也相应进行更新,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培养出能够满足于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中高端管理型会计人才。據笔者学校招生就业处统计数据得知,课改后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在逐年攀升。
5.3 教师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智能会计教学改革中,教师利用假期到校企合作软件开发公司进行该类软件的应用学习培训,提炼并撰写学习和教学心得,不断反思和积累智能会计教学经验。教师在学习和教学中不断尝试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专业化和信息化、数据化中找到平衡点和互通点,融会贯通,教学工作更贴近企业工作实际,更具指导性、实操性、可操作性。
5.4 校内外实训场地稳步建设
人工智能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学院通过建设会计信息化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工作环境”,并配置智能会计系统,让学生“上学如上班,学习如上岗”。另外,教师开展移动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到企业或者校企合作基地参观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实况,开拓学生视野。实现校内外联动,虚拟真实互通教学场景升级。
6 结束语
教学创新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尤其在经过疫情的洗礼之后,融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在场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教学活动的新常态。技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唯有审“市”度势,与“智”同行,方可在变化莫测的信息化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智能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乔子燕,王晓榆,黄婉晴,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纳税,2019,13(14):151.
[2]陈晓丽.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7,(02):99.
[3]张丽芬.技工教育会计专业教学策略研究以中技生为例[J].广州技工教育与研究,2020,(02):44.
[4]董怡呈.“翻转课堂”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教学实践[J].职业,2017,(06):86.
作者简介:陈敏珊,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会计中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