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新加坡高校诚信教育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借鉴
2021-06-02孙书泽张科静
孙书泽 张科静
摘 要:日本、新加坡高校对诚信思想的崇敬,都是受到了中国儒家优秀文化的影响。如今我国高校大学生失信行为不断增多,但诚信教育的成果并不显著,这不得不令人深省。从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途径对日本和新加坡两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借鉴其宝贵经验,为完善我国高校诚信教育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借鉴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68
如今,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屡有发生,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从学校的常规期末考试,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作弊,到论文抄袭,求职简历过度包装,更有学生谎报家庭情况来申请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然而同样在亚洲,日本和新加坡两国的高校诚信教育却做得非常成功,极少会有学生做出考试舞弊等一系列违背诚信的行为。通过查找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日本和新加坡高校的诚信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了研讨和剖析,归纳总结了其教育内容,教育特点以及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希望能给中国高校的诚信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1 日本高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途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国家,他们在经济发展不断成熟的同时,对社会信用体系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他们始终深信“诚信”是一切行为的根源,而良好的教育就是日本信用体系的基础。为了培育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日本高校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将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的联合在一起,使三者发挥各自优势,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1.1 日本高校通过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
课程教育是将一门名为“道德实践”的课程设为学生的必修学科,并同时开设人文社科等相关选修科目,直接和间接的对学生进行诚信知识的灌输。此外,学校也会将一些不诚信的案例和学生一起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不诚信行为的缺点和弊端。实践教育即体验式教育,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还以诚信教育为中心,开展各项特别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踊跃参与有益于社会的各类活动,体验不同的生活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加深对诚信概念的理解,学会和他人愉快的相处,明白人与人之间要彼此信任,遵守承诺,共同进步。
1.2 日本家庭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扮演着诚信教育启蒙者的角色
日本家庭非常注重对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当孩子做出了不诚信的行为,日本父母不会对孩子进行随意的打骂,而是在双方都平静的情况下,像朋友一样,告知孩子错误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危害。父母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孩子的生长和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常规的家庭教育外,日本还发布了《家庭教育支援制度》,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社会整体的家庭教育,为单亲家庭、工作繁忙的父母以及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行家庭教育的监护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1.3 日本社会在诚信教育中发挥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日本社会鼓励学生去到工厂、公司、商社等适合学生发展的地方去做临时工,因为想要高校学生具备良好的诚信素养,一定离不开社会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和诚信经营的氛围。日本社会具有很强的团队向心力,这是一种彼此之间高度信任的集体主义文化,进而达到使每个人都讲诚信的目标。此外,日本的诚信教育还离不开政府的实时监测,其在大学生诚信品质培育的过程中,主要起到保障教育内容真实客观,详尽适用的作用。
2 新加坡高校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途径
在亚洲,除了日本以外,新加坡的高校诚信教育效果也十分显著,其主要的成功经验即“课程教育+品格教育”。
2.1 课程教育
课程学习是新加坡高校诚信培养的关键部分,即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学术诚信必修课,使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诚信培训。一是开设在线学习课程“伦理与道德推理”,根据不同的课程主题,教师会提供相对应的学习资料,要求学生阅读材料并做出批判性的思考,再根据老师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学术规范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二是开设跨学科的年度课程,该课程主要教导高校学生如何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学者,如何在學术研究期间避免产生不恰当的行为等。这些按期开设的学术诚信课程,使师生的诚信意识有了不断的提高。
为了使学生在学术研究中能够践行高标准的诚信行为,新加坡高校还创建了完备的学术诚信体系和监督学术诚信的组织部门。制度是具有约束行动的作用,高校学生在入学时都被要求学习有关学术诚信的规章制度,通过入学教育来帮助学生建立诚信的观念,为养成诚信习惯而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内部设立监管学术诚信的组织并设有相关的工作岗位,以确保各项工作可以积极实施。主要包括学术诚信官、学术诚信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和人员在监督和规范高校学术诚信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高校对于诚信问题的处理也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所有的调查结果都会告知相关人员并记录在案,至少存档保留十年,以便随时查找。
2.2 品格教育
在新加坡,其整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有关诚信的精华内容,并设置了有关儒家道德规范的课程作为学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也没有摒弃西方的诚信观念,而是东西合璧,将东西方的诚信观念相互结合,构建全面的诚信教育体系来实现对全社会进行品格教育,使学生拥有全面而直观的视野。在社会领域,新加坡建立了立体诚信教育网络结构,监测非诚信的行为来保障学生的诚信思想不受到侵害。新加坡的政府官员也经常通过各种活动和机会来宣传诚实守信、社会公正廉洁、遵纪守法等观念的重要性。同时借助网络和舆论媒体等传媒手段来宣传诚信观念,对新加坡的诚信建设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3 我国高校诚信教育体系的弊端
与国外各个国家诚信教育不同,我国高校在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都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综合来看,主要的教育途径分为课堂教育、校内活动教育、网络教育、学习规章制度等。
3.1 课堂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国高校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且都以老师讲述为主,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相关理论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低。而且我国高校有关诚信教育的课程几乎都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常常一个学期结束后,老师都认不全所有同学,更无法顾及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由于我国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高校老师也普遍轻视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表现,而是以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主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对学生诚信的培养大都停留在认知层面,无法对内在的品格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3.2 校内活动教育
目前,我国高校的校内活动种类繁多,有班级组织的团日活动,院系组织的技能大赛,学校组织的军训,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虽然各高校也在通过校园活动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却存在着指导性和参与性不足等问题。一般社会刮什么风或是过什么节,学校就组织什么活动,大多数活动追求的都是潮流性和趣味性,现场以热闹,吸引人为目的,较少开展有关诚信教育主题的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能真正参与的人数较少,大多数学生只是一名看客。另外,专业教师基本上很少参与大学生的校园活动,因此也更加难以对诚信教育进行渗透。
3.3 网络教育
学校大部分的通知都会通过QQ群进行发送,校园网上会设有信箱,留言板等功能,使学生可以及时交流和传递有关信息,同时也方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网络教育的出现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渠道,有利于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了危害。由于网络还具有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当一些思想品德较差,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大学生进入网络世界,面对各种信息的诱惑和冲击,便对道德和诚信的基本要求置之不理,为所欲为,图一时之快。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我国还没形成完善系统的网络规范,这也不利于我国高校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建立。
3.4 学习规章制度
正如谚语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我国各高校都有制定适合本校发展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例如,《大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宿舍管理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在规范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越发严重,许多学校也只是重视阶段性的工作,在党和国家有重要活动时,或是上级有重要指示时,则要求全校师生响应号召踊跃开展活动和工作。这种临时性,没有长远计划的教育工作导致大学生无法长期坚持诚信的习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诚信评估标准系统,便无法成为伴随和支持大学生诚信质量的长效机制。
4 日本、新加坡高校的诚信教育对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启示
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只是在学校就可以实现的,这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构建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诚信教育体系。
4.1 家庭的诚信启蒙是学生诚信教育的基础
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家庭教育要与学校和社会相互融合,但很多具体行为都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与家庭的联系较少,这便很容易引起家庭教育的脱节。高校学生大多社会阅历尚浅,思想上还不够成熟,责任意识也比较薄弱,面对困境无法独自承受,还有着对家人的依赖。这些特性使他们更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因此,只有在和谐诚信的家庭氛围中生长,才能促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和社会前,对诚信行为有基本的了解和判别。在家庭诚信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拥有正确的诚信思想,践行诚信标准,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典范。另外,家长要转变观念,要将孩子的思想道德培养放在首位,关注他们为人处事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正确、诚信的道德观,有利于孩子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
4.2 高校是学生诚信教育的主战场
学校诚信教育是我国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学校在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时,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诚信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不要一味的进行理论灌输,从而降低学生对诚信相关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高校要利用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增强诚信教育的参与性。班级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要载体,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的群体,一个优秀的团体所倡导的理念会对其他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展誠信主题活动时要主体鲜明并结合热点问题,使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心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加强对诚信观念的认识。再次,高校要制订规范的诚信管理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学校应将诚信管理条例细节化,使诚信行为有章可循,用奖赏激励大学生对诚信的追求,用批评和惩处来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对学生诚信行为的奖励,可以是颁发荣誉证书或是设立独特的奖项或奖赏,同时奖励要公开、及时、并说明具体理由,使获奖学生体会到内心的自豪感,也可以激励更多学生更好的做出诚信行为。面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也要进行相对应的惩罚,方式可以为口头批评、写书面检查或是纪律处分。最后,高校要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完整的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品质。有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诚信评价都应包含在诚信档案中,对于不诚信的行为进行指标量化,并附有诚信评价的结果。高校还可以建立网络管理系统,设计出查询诚信行为及评价的专用网站,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单位提供便利的查询服务,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并推动社会的诚信理念的进步。
4.3 社会的诚信氛围是学生诚信教育的外部保障
如今大学生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懵懂少年,他们有着对社会生活的渴求,而社会环境的好坏,会直接的进入学生心里,因此,想要构建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就要提高社会总体的诚信水平。
首先,要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环境。借助电视、网络等媒体加深人们对诚信的了解,意识到不诚信的行为只会遭人唾弃。政府应积极组织各阶层、各单位开展观看和学习有关诚信事迹的活动,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在经济活动中,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欺诈,虚假宣传以及恶意竞争等行为,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进入培育,使经济在良好的诚信氛围中不断发展。
其次,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也是营造社会诚信氛围的重要部分。我们要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诚信观,同时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制訂网络行为规范,严格打击违背法律的网络行为。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能力,在宣传诚信事例的同时也将不诚信的行为曝光在大家的目光之下,通过舆论的力量来强化人们的诚信观念。
最后,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其道德品质决定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今我国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从作业考试的抄袭到违反法律的代考现象产生,都显示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亟待增强。但只依靠舆论和媒体的影响却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改变现状,还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因此要完善诚信立法,针对难点问题进行逐个击破,肃清违背诚信的社会风气,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诚信不仅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品质,更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随着网络信息的冲击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增加,大学生传统的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的失信行为普遍增加。通过对日本、新加坡两国高校诚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途径进行分析,并概括出我国高校诚信教育途径中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归纳并总结出了对我国高校诚信教育的启示。针对我国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实现,并需要付出长久稳定的努力,才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真正建设出一个具有浓厚诚信氛围的国家。
参考文献
[1]许南,廖志强.日本、新加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预防和惩戒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05):115-118.
[2]赵利梅.中日高校诚信教育比较研究[J].亚太教育,2015,(23):20-21.
[3]刘蕾.美国、日本、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13,32(06):19-22+48.
[4]陈昀,李丽霞.因素分析法视角下的中日高校诚信教育之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7,(07):85-87.
[5]刘蕾.国外大学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启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调查及诚信重建研究”(19ZD071)。
作者简介:孙书泽(1999-),女,辽宁大连人,九江学院2018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张科静(1979-),女,湖北宜昌人,博士研究生,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