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效果及对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2021-06-02柳明陈可锋黄仕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换药骨科标志物

柳明 陈可锋 黄仕健

创伤感染在骨科临床极为常见,由于患者具有较弱的免疫力,因此在骨组织损伤后极易有伤口感染出现,创伤感染,主要是区分两类。一个是浅表的感染,一个是深在的感染。一般浅表的感染都是潜在的伤口,以清创换药为主。如果是发现有脓性的分泌物,要及时的切开、排脓、引流脓液,一般浅表的伤口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如果是深在的感染,比如内脏的感染或者是深层肌肉的感染,要进行开窗引流,把感染性的分泌物引流出来,另外深在的伤口有必要口服或者肌注,甚至是静脉用抗生素,一定要足量足疗程的使用。而伤口疼痛、感染会在创伤后换药刺激等因素作用下加重,因此,临床很有必要将合适的伤口感染处理方法选取出来[1]。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探讨了骨科创伤感染VSD 治疗的疗效及炎症标志物变化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骨科创伤感染患者48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换药治疗组(常规组,n=24)和常规换药治疗基础上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组(VSD组,n=24)两组。VSD组患者中男性13例(54.2%),女性11例(45.8%),年龄26 ~78 岁,平均(46.3±7.5)岁。在骨折原因方面,交通事故12例(50.0%),高空坠落7例(29.2%),工作意外3例(12.5%),其他2例(8.3%);在创面类型方面,新鲜创面16例(66.7%),陈旧创面8例(33.3%);在感染部位方面,上肢12例(50.0%),下肢12例(50.0%)。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4例(58.3%),女性10例(41.7%),年龄27 ~79 岁,平均(47.1±7.6)岁。在骨折原因方面,交通事故11例(45.8%),高空坠落8例(33.3%),工作意外4例(16.7%),其他1例(4.2%);在创面类型方面,新鲜创面15例(62.5%),陈旧创面9例(37.5%);在感染部位方面,上肢13例(54.2%),下肢11例(45.8%)。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是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骨科创伤的诊断标准[2];(2)均伴创面感染;(3)均无法实施I 期缝合;排除标准:(1)有严重并发症存在;(2)伴其他感染性疾病;(3)有严重继发性感染。

1.3 方法

1.3.1 常规组 依据患者的创面状况定期对敷料进行更换,每1 ~2 d 1 次。肉芽生长后缝合创面或给予患者皮瓣转移手术。

1.3.2 VSD 组 同时在清创后用敷料将创面遮盖起来,用半透明膜将创面覆盖起来,之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负压引流,对合适的压力进行保持,以敷料瘪下陷为宜。用抗生素清洗创面后,定期检测病原学,如果形成肉芽,则给予患者缝合手术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2周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具有完好的表皮覆盖,不需要对敷料进行更换;好转:治疗后患者大部分皮肤存活,创面具有较少的分泌物,生长有新生的新鲜健康肉芽,创面具有较小的面积,需要对敷料进行进一步更换,游离植皮手术后伤口愈合;无效:治疗后患者原位回植皮肤坏死,具有较多的分泌物,肉芽均不健康,创面面积没有缩小或扩大[3]。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5 观察指标

(1)治疗前、治疗后2周炎症标志物。包括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0 ~10 分,表示无痛~剧痛[4];(3)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VSD 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常规组的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

VSD 组患者治疗后2周较治疗前的VAS 评分、CRP、WBC、ESR 水平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炎症标志物水平比较( ±s)

注:t'值、P'值:治疗前两组比较;t''值、P''值:治疗后两组比较

组别 时间 VAS 评分(分) CRP(mg/L) WBC(×109/L) ESR(mm/h)VSD 组(n=24) 治疗前 6.8±1.110.1±1.316.0±2.128.1±4.2治疗后 1.5±0.42.1±0.66.1±1.012.2±2.5 t 值 4.5413.3653.3063.300 P 值 <0.05 <0.05 <0.05 <0.05常规组(n=24) 治疗前 6.7±1.210.1±1.216.2±2.128.6±4.3治疗后 3.6±1.14.9±1.112.5±2.121.0±3.5 t 值 4.3033.1822.7762.571 P 值 <0.05 <0.05 <0.05 <0.05 t'值 1.8861.6381.5331.476 P'值 >0.05 >0.05 >0.05 >0.05 t'' 值 2.4472.3652.3062.300 P'' 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VSD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组别 换药次数(次) 创面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周)VSD 组(n=24) 1.2±0.317.2±3.518.1±3.512.1±2.2常规组(n=24) 6.4±1.220.4±3.320.5±3.416.2±2.5 t 值 3.3653.2592.4104.303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骨科创伤后感染主要的病因包括创伤后感染、手术后感染以及创伤合并其他因素。而开放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其内固定术后感染常常困惑着骨科医生。VSD 属于新型引流技术,负压吸引能够对创面、腔隙坏死组织、分泌物等进行持续吸引,将其彻底去除,对清洁的创伤性表面进行保持,对细菌侵袭进行避免[5]。同时,半透膜封闭能够将细菌有效隔离,对细菌向伤口进入进行预防,对感染进行有效避免,并对创面和外界隔离进行保持,对交叉感染的发生进行预防[6]。此外,其还能够对水肿进行有效避免,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速度的加快,从而为切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促进患者预后的提升[7-10]。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1-16],在骨科创伤感染的治疗中,和传统引流技术相比,VSD 引流技术的疗效更好,更能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速度的加快、换药次数的减少、住院时间的缩短、痛苦的减轻,同时还能够促进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减轻[17]。本研究结果表明,VSD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23/24),高于常规组的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VAS 评分、CRP、WBC、ESR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CRP、WBC、ESR 水平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D 组患者治疗后的VAS 评分、CRP、WBC、ESR 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 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骨科创伤感染VSD 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减少患者换药次数,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综上所述,骨科创伤感染VSD 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

猜你喜欢

换药骨科标志物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