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拉丝现象
2021-06-02许伟伟
文 许伟伟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新技术在印刷领域的渗透,印刷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又在不断开辟着新的市场。丝网印刷作为一种传统的印刷方式,因其印刷灵活、适应性广等独特的优势,在行业的发展中仍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新耗材、新承印材料的陆续使用,各载体间的性能匹配、工艺的调整等都会给正常的印刷流程带来新的故障。本文主要结合丝网印刷工艺,综合分析印刷过程中造成拉丝现象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办法,优化工艺流程,以应对生产的需要。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包装的需求和要求均已提升,再加上新耗材、新承印材料的陆续涌入,丝网印刷因其灵活独特的印刷方式,市场份额不降反增。然而,如何优化生产工艺,印刷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拉丝现象
无论是手工还是机械丝网印刷,油墨都是在刮墨刀的作用下通过丝网版镂空的图文区域漏至与其接触的承印材料表面,之后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完全分离,完成印刷。如若在两者分离时,油墨不能及时断裂,被拉成细长的丝线,最终残留在丝网印版背部和承印材料表面,这一现象被称为拉丝现象。
拉丝现象不会给工作人员和生产设备带来安全隐患,但残留在承印材料表面的墨丝会直接造成印刷废品的产生,同时需要清理干净印版背部的油墨才可以继续生产。如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拉丝现象持续存在,将会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给正常的生产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拉丝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拉丝现象看似简单,却也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工作。结合丝网印刷工艺及耗材的特性,拉丝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耗材方面
在丝网印刷中,所选用的耗材主要包括油墨和承印材料,出现拉丝现象说明油墨已经能够和承印材料表面很好的润湿,故两者的润湿效果方面不需要考虑,拉丝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所选用油墨的性能造成的。
拉丝现象的出现可以从其产生的过程细化成两个原因:一个是墨丝在印版与承印材料表面分离时没有及时断裂;另一个是即使断裂了,断裂处的油墨没有能够及时回弹。前者主要与油墨的黏度有关,油墨的黏度过高,容易出现油墨不易断裂而造成拉丝现象;后者提及的现象一方面是受油墨的黏弹性的影响,也可以认为就是油墨黏度的原因,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油墨的干燥性,油墨干燥速度过快,也会造成油墨断裂后因油墨干燥造成不能及时回弹,最终墨丝残留在丝网版背部和承印材料表面的现象。
工艺方面
在印刷过程中,墨丝没有及时断裂,除了以上影响因素,还和印版表面和承印材料表面的距离有关。在丝网印刷工艺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印刷质量和产品表面墨色的厚度,我们通常都是将安装好的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印刷时在刮墨刀的压力作用下使丝网版下垂与承印材料表面接触,完成油墨的转移,并随着刮墨刀的前移,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分离。在此过程中,如果将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的距离设置太低,也会因为两者在分离后距离过小,不利于油墨的断裂。
故障的处理
结合前面的分析,对于拉丝现象的产生这一故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保证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
油墨的选择及处理
在丝网印刷中,可以选用的油墨种类有很多,油墨的性能也各异,对于拉丝现象故障的处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更换低黏度的油墨来改善。当然,针对于特定的印刷订单,结合客户的要求,我们在更换油墨类型时,可能会影响到产品其他方面的质量要求,那就需要通过改变所选用墨的性能来完成故障的清除。油墨性能的改变,可以通过添加辅助剂来实现,一般情况下,添加撤黏剂或降低油墨中树脂的分子量等方式都能够降低油墨的黏度,改善油墨的黏弹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油墨的干燥性,本身丝网印刷就要求油墨具有丝网版上的油墨长时间内不干燥结膜且印品表面的油墨快干的干燥效果。在此情景下,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保证油墨在断裂时仍具有很好的黏弹性这一流体特征,避免拉丝现象的再次发生。
工艺的调整
在丝网印刷工艺中,造成拉丝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的距离过小。针对这一故障的处理,适当的增大两者间的距离,可以有效的避免。
然而,关于丝网版与承印材料表面距离大小的调整,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两者间距离的调整,首先会影响到产品表面的墨层厚度,最终产品的呈色效果以及后续的油墨干燥速度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同时还增加了油墨的使用量,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其次,两者距离的加大,还会加剧在印刷过程中丝网的变形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丝网版的耐印力以及印刷产品的质量。
所以说,理论分析和具体实践仍有一定的区别,在实际生产中,针对出现的拉丝现象,要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优化上面几个方面的处理方式,在不造成其他生产故障隐患的前提下,选择更合理的调整方式来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