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劳工薪酬影响几何?
2021-06-02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给世界造成着重大不利影响,超过300万人丧生,社会和经济活动遭到严重破坏,全世界数千万人的生计受到威胁。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的工时损失相当于3.45亿个全职岗位。尽管从2021年开始,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开发前景令人鼓舞,但其造成的不利影响远未结束。
各国政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包括通过临时工资补贴、扩大社会保障以及提供支持帮助企业维持业务等等,以期抵消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所受到的影响,力度远超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同样,世界各国的央行也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进行干预,以刺激经济。这些措施使数百万工薪阶层得以保留全部或部分收入。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但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停滞和就业困难的不良后果,仍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工资带来进一步的下行压力。因此,如果各国经济想要重新走上持续和平衡增长的道路,出台适当的和时效性的工资政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背景
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经济增长减速,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发达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降幅大于新兴经济体(图1)。隔离措施、封锁和大量企业关闭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各国都面临着内部混乱、外部需求下降、资本外流和商品价格暴跌等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称,这场危机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将特别严重。
图1 2006年—202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百分数)
但并非所有行业都受到了封锁措施的影响。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食品服务,以及女性从业人数过多的行业。据估计,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占所有女性就业行业的40%,男性就业行业的36.6%。此外,在低收入国家,非正规就业占这些受影响最严重行业就业总数的80%。银行业和电子商务等其他行业则受到的影响较小。观察结果还显示,中小型企业平均受到的影响要高于大型企业。对于小微企业而言,影响尤为严重,在受严重影响的16亿非正规经济工人中,95%以上由小微企业雇用。
总体价格通货膨胀率趋于下降,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图2)。尽管新兴经济体的价格通胀变化相对较小,但发达经济体的价格通胀在2019年尤其是2020年大幅下降。这意味着在发达经济体中,对于那些工资保持名义价值不变的工人而言,实际工资仅略有下降。但在新兴经济体中,名义工资水平不变则意味着实际工资大幅下降。
图2 2006年—2020年通货膨胀(平均消费价格)
疫情前的工资趋势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四年(2016年—2019年),全球工资增速在1.6%到2.2%间波动(图3)。如中国被排除在样本之外,这四年间的实际工资增速则在一个较低水平,即0.9%到1.6%间波动。
图4给出了二十国集团国家年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的估计数,表明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四年中,二十国集团发达经济体的实际工资增长在0.4%至0.9%间波动,而新兴经济体的实际工资增长则在较高水平的3.5%至4.5%间波动。总体而言,二十国集团的工资增长估计与图3中的全球估计非常相似。这并不奇怪,因为二十国集团国家约占全球领薪工人的60%,并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三。
图3 2006年—2019年全球年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百分比)
图4 2006年—2019年二十国集团国家年平均实际工资增长(百分比)
图5显示了2008年以来二十国集团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实际工资指数的演变,揭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前几年工资增长模式的巨大差异。在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工资增速最快(22%),其次是德国。德国在2008年和2009年工资增幅接近于零,2010年—2013年间小幅增长,但随后加速增长,在2008年—2019年的整个期间内,实际工资增长了15%。相比之下,意大利、日本和英国的实际工资有所下降。在二十国集团新兴经济体中,中国表现突出,工资持续上涨,在此期间整体上涨了一倍多;但同时,除墨西哥外,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实际工资均出现了显著的正增长。然而,尽管工资增长更快,二十国集团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工资水平仍远低于发达经济体。用购买力平价(PPP)汇率将所有二十国集团国家的平均工资换算成美元,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工资约为每月3780美元,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工资约为每月1850美元。
图5 2008年—2019年二十国集团国家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疫情期间的劳动力市场
经济封锁和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场所临时关闭,对全球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低收入工人的影响尤为严重。随着各国陆续停止不必要的经济活动,大量工人受到影响。美国劳工统计局估计,在封锁前,约有20%的工人受雇于措施最直接影响的六个行业。尽管关闭行业的工人占美国总就业的20%,但他们的工资仅占工资总额的12%,表明他们的工资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一些国家,封锁措施对就业的不利影响迅速显现,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的大幅减少,甚至是失业。国际劳工组织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平均工时损失为17.3%,其中,亚太地区15.2%,非洲15.6%,阿拉伯国家16.9%,欧洲和中亚地区17.5%,美洲28%。
在继续工作的工人中,许多人转向了远程办公。各国政府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鼓励那些可以居家办公的人远程工作。因此,到2020年4月中旬,已有59个国家为非关键岗位的公职人员实施了远程办公,许多私人雇员及其公司也纷纷效仿。但是,对于许多其他工人而言,包括制造、卫生、超市或货物包装等行业的工人,远程办公是不可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表明,青年、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具有非标准合同的劳动者以及在较小公司工作或处于收入分布底端的人,最不可能进行远程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对弱势群体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巨大的。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在疫情发生的第一个月,全球非正规工人的整体收入下降了多达60%。据估计,这一下降反过来导致了全球工作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在封锁的第一个月,全球非正规经济中工人的相对贫困比例可能从26%增加到59%。世界银行的预测表明,疫情可能会在2020年使7100万至1亿人陷入极端贫困。弱势群体,如全球1.46亿移民工人所受影响最大。青年群体也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中有40%在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工作,77%从事非正规工作。有数据显示,全球青年失业率已是成年人的三倍,当前经济停滞和就业危机使世界青年未来就业前景极度复杂化。
疫情对工资的影响
疫情对工资的影响同样符合上文中提到的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规律。首先,是疫情对男性工资和女性工资的影响不同,女性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影响。据估计,在选定的一些欧洲国家中,如果不支付工资补贴,劳动者在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工资总额将减少6.5%。同样情况下,女性的工资总额将下降 8.1%,而男性的工资总额将下降 5.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时间的减少,而非解雇人数的差异。女性因工作时间减少而损失的工资为6.9%,而男性则为4.7%。同时,危机对低收入工人造成的影响,加剧了工资不平等的现象。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国家,工作时间的减少对低技能职业的影响特别是对初级工作的影响,要高于对高薪管理和专业工作的影响。在某些欧洲国家,如果没有工资补贴,收入最低的50%的工人估计将损失工资的17.3%,远远超过所有工人的预计降幅(6.5%)。在一些欧洲国家,临时工资补贴可以弥补因工作时间减少而损失的约一半工资,并减轻疫情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
有大量的案例研究证据表明,工人不得不接受(至少是暂时的)工作时间缩短或减薪。在仍有带薪工作的受访者样本中,有35%(美国)、30%(英国)和20%(德国)的人表示,3月份的收入低于1月和2月。在阿根廷,政府强制实施了全面禁止在疫情期间无正当理由解雇工人的规定,同时确定了一项集体协议和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将停产行业的工人工资从2020年4月1日起降低25%,为期60天,旨在保住工作机会。在智利,与工人达成协议暂时降低工资以保护就业的企业比例,从2020年4月的6.6%增加至2020年7月的8.4%,在某些行业中超过了15%。在埃塞俄比亚的城市地区,私营企业的名义平均工资在2020年2月至8月期间下降了约6%。在印度,近期证据表明,正规工人的工资下降了3.6%,而非正规工人的工资下降幅度要大得多,达22.6%。其他国家中,巴拉圭在公共部门实施了临时减薪措施,以便向公共卫生系统分配更多资金抗击疫情。在乌拉圭,收入超过特定水平的公职人员将临时降薪20%,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支出筹集资金。
与大家预计的工资整体下降趋势不同的是,部分国家的平均工资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据部分国家统计局的早期数据显示,在有短期统计数据的国家中,约三分之二的国家出现工资下降或平均工资增长放缓的趋势,而一小部分国家的平均工资却在统计数据中却出现了增长的现象,这反映出了由于低薪工作的减少而导致的“结构效应”。就业结构变化是引起“结构效应”的主要原因,在疫情时期可能会使平均工资出现大幅度的偏离。当大多数失业者都是低薪工人时,剩余雇员的平均工资就会自动增加。
图6展示了一些关于“结构效应”的代表案例,在巴西、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挪威和美国,在平均工资显著上升的同时,就业机会却前所未有地减少。在美国,大多数州在2020年3月底前实施了封锁措施,对劳动力市场的重大影响最早可在2020年4月观察到,这一个月的失业率空前急剧上升,达到了14.7%,而实际平均工资指数则跃升至106.6。与2019年的平均工资相比,2020年4月和2020年7月的实际平均工资分别提高了约7%和4%,因为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学历最低的工人失业率增长最多。
图6 2019年和2020年选定国家的“结构效应”,由平均工资指数和失业率说明
在二十国集团发达经济体中,由于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就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实际平均工资在2020年第二季度末平均增长了2.6%。报告使用来自各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比较了2019年和2020年的工资增幅,并以同样的基础对这两年进行估算,目的是了解疫情对二十国集团发达经济体年工资增长的影响。预计表明,在二十国集团发达经济体中,有4个国家的年度实际工资增长将为负或至少会放缓。但是,由于前所未有的失业使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剩余雇员平均工资自动增加,实际平均工资将平均增加2.6%。
我们需要适当的工资政策
尽管有预计称2021年经济将出现强劲反弹,但这一预测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中国,根据国内相关机构近日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有56.9%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加入就业大军,这一数据较2020年收缩18.9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23.9%的受访者降低薪酬期望。参与本次调研的2021应届毕业生中,15.8%选择自由职业,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12.8%选择慢就业,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另外,毕业后在国内继续学习的应届生占比9.5%,较2020年的6.6%也有明显提升。
疫情同样影响着就业者对工资收入的期望。2021届毕业生中,过半数都表示自身的就业期待有所改变,其中表示“期望薪酬下降”和“期望行业变化”的,分别占比23.9%、18.4%。虽然应届毕业生期望薪资分布聚焦在4000—6000元区间,同比来看相差不大,但在2019年,应届毕业生期望薪资在6000—8000元区间,是近几年来的峰值。
目光转回国际。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劳动力市场仍需要适当的工资政策以消除疫情带来的远期负面影响。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切地注意到,世界上存在着“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及“机会、财富和权力的巨大差异”。因此,减少不平等被确定为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内容,这一目标在几个相互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也有所体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强调了工资政策,要求逐步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包括通过“财政、工资和社会保障政策”。但工资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这一单一目标。
因此,适当的工资政策应该是任何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虽然经济和生产力增长是发展目标的核心要素,但工资政策可以帮助将这些改善和转化,从而实现一系列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适当的工资政策可以促进更高的福利,以及更公平、更包容的增长和发展模式。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有效的社会对话和机构建设, 使工资政策符合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