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管”齐下 唱出和谐之音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低年级多声部教学中的尝试
2021-06-02章媛媛
□ 章媛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在实际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音不准、识谱难、不会唱、不想唱等方面。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多声部音乐实践,让学生逐渐认识、了解多声部,感受多声部音乐的特点,为中高年级多声部合唱教学做好铺垫。奥尔夫教学法认为教学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教师给学生布置某个任务的时候,应尽可能地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去做。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才能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奥尔夫教学法,从“听、唱、玩、动、创”五方面出发,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多声部教学。
一、听——感受多声部的魅力
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先生曾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听比唱更重要’。”毫无疑问,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对于音乐学习、表演及创作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听音乐的过程时常是被动的、笼统的。他们常常把音乐当作一种听觉背景,在无意识中接受。特别是合唱歌曲,学生往往先入为主,最先听到的是主旋律和高声部旋律,对于其他部分的旋律则很少注意。因此,在进行低年级的多声部教学时,必须先从“听”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区分齐唱和合唱,并在合唱中懂得聆听声部交融所产生的和声之美。
如在聆听欣赏曲《春晓》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聆听两个不同版本的《春晓》,再对两个版本的速度和情绪进行比较。合唱版《春晓》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齐唱版《春晓》速度平缓,抒情优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聆听歌曲,教师让学生用动作来分别表现合唱版与齐唱版歌曲的不同。又如在歌曲《让我们手拉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用一个色块表示齐唱、两个色块表示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辅助下聆听歌曲,初步建立多声部的听觉意识,并用挥动左手的动作表示听到的是齐唱,用挥动右手的动作表示听到的是合唱。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许多欣赏聆听的乐曲都是合唱曲,如《牧童》《鸭子拌嘴》《摇篮曲》等。教师应引导小学低段学生初步懂得聆听多声部、感受多声部的魅力。
二、唱——表现多声部的和谐
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低年级是乐感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多声部教学应关注对学生乐感及音乐兴趣的培养。浙江省音乐特级教师林会国老师在培训活动中用“一架飞机”来帮助低年级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和记忆柯尔文手势,并强调柯尔文手势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音高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如图1。
图1
在低年级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时期,唱好音阶十分重要。利用柯尔文手势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学习、模唱sol和mi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柯尔文手势带领学生学唱旋律,感受音高,如图2。
图2
接着,教师再让学生用左手表示sol,右手表示mi 进行歌曲学唱。等到学生掌握、唱准这两个音时,再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唱sol、mi 并进行填词、创编二声部等练习,如图3。
图3
结合柯尔文手势能够帮助学生认识音符,建立音高的概念,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并尝试多声部的练习。通过开口唱,学生的音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玩——体验多声部的合作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可爱,但缺乏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如果没有富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教学设计,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奥尔夫儿童教育观认为:“儿童是音乐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奥尔夫“游戏式”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主动接触、了解多声部,从而在“玩”中进行多声部教学。
(一)“卡农”游戏
“卡农”在音乐上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即各个声部有规则地相互模仿,后面的声部按一定的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在低年级多声部教学中带领学生玩“卡农”游戏,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合唱的和谐美,从而爱上合唱。
如在歌曲《闪烁的小星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游戏情境,和学生玩卡农游戏,表现天空中繁星点点的场面,如图4。
图4
学生熟练准确地演唱完歌曲后,教师利用合唱台阶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分别站在不同位置来模仿星星高高低低的样子。学生有站的,有坐的,形态各异。在演唱时,教师让学生隔两拍先后进入,合作轻唱歌曲。此时,教室里就像一个音乐厅,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声的魅力。
在低年级的歌曲教学中,还有很多歌曲可以用卡农游戏辅助教学。如《国旗国旗真美丽》《小青蛙找家》《两只老虎》等。通过设计玩卡农游戏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体验多声部合作的效果。由此,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音响”游戏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防止课堂混乱,不让学生使用打击乐器,或者把乐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走马观花地观察乐器,接着就将乐器收回。没有乐器的多声部教学无疑会大打折扣。事实上,教师可以借用自己的声音,根据音乐的特点或情境需要对这一特殊的“音响”进行合理的编配。这样也能创造出具有音乐美感的多声部旋律。
教师在歌曲教学《火车开了》时,随着歌曲的反复演唱,在开始、中间和结尾等处,加入模拟火车启动、行驶到站的声音效果。教师把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模拟火车启动的声音,第二组有节奏地表现行驶的火车,第三组模拟火车到站的声音,再请一名学生在启动、行驶、到站处模仿汽笛的声音,与歌曲演唱连接起来,完整地表现一列火车从出站到进站的全过程。待速度稳定之后,每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挥动作,不断加入表演过程,最后形成三个声部的音响效果,具体如下。
在完成三声部音响效果后,师生通过力度、速度的变化,表现火车来了、近了、远去等变化。通过紧密配合的演奏,学生发现自己也能创造独特的“音响效果”。这一过程也锻炼了学生对声音、节奏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加强了学生对多声部的喜爱之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抓住教材中的打击乐器节奏练习,为多声部教学做铺垫,让学生通过各种声响的合奏来培养学习兴趣,如图5。
图5
四、动——丰富多声部的教学
“动”是儿童的天性、本能。在低年级多声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爱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事实上,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一种教学方式。声势以人体为天然乐器,学习者通过拍、打、跺、捻、捶、搓等动作发出不同强度和音色的声响。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学生可以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易学易做的方法进行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如《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学,部分教学片段如下。
●用敲击双响筒和打“响舌”的方式为歌曲旋律伴奏。一位学生用双响筒伴奏,其他学生用打“响舌”伴奏。(教师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乐)
●教师出示节奏,让学生按以下节奏分别拍一拍,如图6。
图6
●随着歌曲旋律表演小马散步:几位学生排成一列,按照节奏b 走步,其他学生用打“响舌”和双响筒的方式进行伴奏。(教师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乐)
●随歌曲旋律表演小马跑步:之前表演的几位学生按照节奏a小跑,其他同学读节奏a,并按照节奏拍腿。(教师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乐)
●生生合作:男生拍节奏a,女生拍节奏b,并用打“响舌”伴奏。(教师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乐)
低年级音乐教材中的大多数歌曲的教学都可以通过声势教学来完成。教师应根据实际设计新颖、有创意的课堂,丰富多声部的教学,同时提升学生的多声部演唱能力。
五、创——增添多声部的训练
在低年级的歌曲教学中,《两只老虎》是一首多声部的轮唱歌曲。如何才能在低年级渗透多声部教学,为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做铺垫?“教师们应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精心设计最合适的方式,真真正正为内容服务,架起音乐和学生之间最巧妙的桥梁,简约而不简单。”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歌曲进行简单的二度创作,创设多种多声部的训练方式,让学生体验多声部的魅力。以《小雨沙沙》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结合歌曲的学习,利用天然乐器,开展三种节奏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的多声部练习,部分教学片段如下。
活动场景:清早,外面忽然刮起了大风(呼 —|呼 —),窗外的小树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窗户上的风铃唱个不停(叮铃 叮铃 |叮铃 叮铃)。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沙沙 沙| 沙沙 沙)……一阵风吹过,雨渐渐地停了,雨滴从屋檐上轻盈地落下(嘀 嗒| 嘀 嗒)。
师:场景这么美,让我们来举行一场音乐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多声部训练,具体如下。
在创编多声部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四种声响叠加起来进行表演,学生很快进入合奏状态,且表现力较强。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廖乃雄教授将奥尔夫教学法引入国内,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音乐教师而言,应该根据学情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奥尔夫教学理论渗透到低年级的多声部训练中,让学生在听、玩、唱、动、创等音乐实践中感知多声部、参与多声部。由此,到了中、高年级,合唱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音乐课堂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