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机云锦任我裁 妙剪巧组铸华章

2021-06-01张志先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3期
关键词:安安雕像夕阳

张志先

高考作文时,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怎样使用素材,其实是大有讲究的,并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平时训练时,有些学生不注意积累新鲜素材,要么选用林语堂、林徽因、林清玄等“三林”例子,要么选用汪国真、周国平、王国维等“三国”例子,要么选用泰戈尔、伏尔泰、列夫·托尔斯泰等“三泰”例子。

试想一下,这样的素材怎能吸引阅卷老师?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大部分是靠活用素材和善用素材来吸引阅卷老师的。平时生活中,我们比较讲究品位,同样,在使用素材时,我们也得有点讲究。

一、精心裁剪

我们经常说,观點(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在一篇文章中,观点总是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写作时,我们要围绕观点精心剪裁相关素材。高考考场作文里总是有这样一类文章先声夺人:先提出观点,再裁剪事例材料,观点与事件和谐统一。

请看2020年浙江考生优秀作文《俯身倾听,做自己的主人》的片段:

站在人生的起点线上,我们的每次前行与眺望都在擘画着崭新的当下与未来。青年人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期许与考量,然而生活并非单线结构,家庭、社会的期望往往掺入其中。欲厘清他者期许与自身理想的关系,当俯身倾听,做自己的主人。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位居其首。但人并非“单向度”的,社会、家庭亦会对个体投诸期待与需求。我们如果对此全然不顾,一意孤行,那就可能会引发诸多矛盾。比如有医学博士毕业后以快递业谋生,仅出于利益考量,而将社会与家庭期望弃之不顾,这既是对他者善意与期许的不尊重,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当他者标准与自身意愿相悖时,我们应当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愿意俯身倾听。

然而,作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我们应有自己的观点,可以把他人的评判当作参考,切不可一味迎合别人。生活中,我们可以把他人的意见当作一本参考手册,我们所能做的,是在闲来无事、呷茶赏花之际翻一翻这本手册,汲取其中的优点,而不必用这本手册绳墨我们前行的步履。“满船清梦压星河”,想必唐温如明了,正因为他对自己的人生有太多的想象,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我们有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的潇洒,亦有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在人生路上,我们还有自己的想法。在当下、在眼前,我们应当葆有自身的理想情怀。有了这样的立足点,我们才能在众说纷纭中坚守标准、服膺常识、坚持定见;有了基本的判断推理能力,才能在谬说盈耳时仍能不趋强势、冷眼待之、不为其动。

文章首先亮出观点,“欲厘清他者期许与自身理想的关系,当俯身倾听,做自己的主人”,接着从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作者精心裁剪事例材料,精当分析,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高大上的文章,就这样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抽丝剥茧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表象。作为一个有思想的写作者,我们不能只看到表象,须透过现象的迷雾,做深入思考,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的加工,剥去现象的外壳,借助理性的思考,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所以,我们应当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来深刻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

请看2020年天津考生优秀作文《投身时代,建设家国》的片段:

15岁,到延安插队;22岁,去大学上学;26岁,到机关工作;29岁,到基层锻炼……读伟人传奇,我们不由震撼,这是一代青年学习的典范。真正有意义的青春和人生,必然是用奋斗来打磨的。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经得了磨难、受得了痛苦、熬得过孤独,我们才不会被时代落下,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才能为建设国家贡献自己微薄却坚实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力量,现在才有这样伟大强盛的中国。是的,不要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药学家屠呦呦,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基层干部黄文秀……他们都是“螺丝钉精神”的践行者。“螺丝钉精神”强调专注,强调钻研,这是做好工作的两个支点,这种精神是跨越时空的。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更显珍贵。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关键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学习杰出人物的劲头与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身处什么岗位,能够在其中干出一番事业、攫取一份荣光的,必定是那些敢于担当负责、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改革创新、乐于吃苦奉献的人。是的,螺丝钉精神永远不过时。

年轻战士为国戍边,用满是裂纹的手,拿着冻成冰块的牛奶;高中女生武亦姝满腹诗书,用精彩绝伦的表现,满足人们对才女的所有想象;耶鲁毕业生秦玥飞,在城市和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在抗疫第一线,我们看到护士的短发与脸上的勒痕……解析“青年”的含义,可以是爱国,可以是勤于思、精于业,也可以是担当、自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青年投身于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相依的时代,才能唱响中国最强音。是的,“青年”有无数张鲜活的面孔。

青春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把握当下,奋斗拼搏,刻苦钻研,我们才能在时代潮头傲然挺立。肩负复兴中华民族重担的吾辈青年定将不负使命与嘱托,投身时代,建设家国。

这篇文章列举了药学家屠呦呦、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基层干部黄文秀等例子,还列举了年轻战士、“诗词才女”武亦姝、耶鲁毕业生秦玥飞、抗疫第一线的护士……举例论证后,作者进行了切中肯綮的分析。最后,作者再次总结与提升,指出本质:“青春是我们最大的资本,把握当下,奋斗拼搏,刻苦钻研,我们才能在时代潮头傲然挺立。肩负复兴中华民族重担的吾辈青年定将不负使命与嘱托,投身时代,建设家国。”这样一来,结尾部分不仅照应了文题,而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充分挖掘

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身上重要的精神品质,这些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素材、运用素材。孔子周游列国,屡遇挫折,却毫不退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洁身守志;苏轼旷达乐观,“何妨吟啸且徐行”;辛弃疾面对国家危难挺身而出,立志报国……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竭的宝贵素材。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嘛,一个不关心精神事务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抵达他人的内心世界的。

请看2020年北京考生优秀作文《一条信息》的片段:

夕阳下,安安看着手机中的一条信息,陷入沉思……

这是一条6年前的短新闻信息:昨日,我市工地发生雕像坍塌事故,一女童当场身亡,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这名女童,是安安最要好的朋友泉泉。小时候,她们是邻居,又在同一个小学里就读。每天下午放学,夕阳余晖里,她俩的小手,说牵到家就一定牵到家。

再后来,就是一辆单车承载了她们共同的梦。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看夕阳下的雕像。

再后来,泉泉就从安安的世界中消失了。泉泉告诉安安,她要转学了,到爸爸工作的工地所在的城市去了,不过,她会一直保持夕阳下看雕像的习惯的。

从那以后,安安独自一人在夕阳下看雕像。说来也怪,那美丽的雕像在安安眼中仿佛也变成了一种孤独的凄美。看圣甲虫吃力地推着太阳,消失于一片晚凉中,安安便也落寞地骑上单车离去。

再后来,安安便听到了泉泉的噩耗,怎么也不相信的她,最终搜到了手机里的这条短消息。

那应该也是个有夕阳的下午,泉泉在其爸爸工作的工地看新雕像落成的场面,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几吨重的雕像居然轰然倒下。后来雕像重新站立起来,而泉泉却永远没有站起来。安安仿佛看到了工地上大人们瞬间崩溃的样子,泉泉那身为设计人员的爸爸设计了一个多么庞大的悲剧。那简陋的工地建造了什么样的安全庇护,多么滑稽的安全生产,让一个女孩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夕阳,再也看不到令人遐想的夕阳下的雕像。

泉泉无法知道,她的爸爸在随后的一个春天离开了那个伤心的工地,离开了他废寢忘食设计出来的雕像……

从那以后,安安常用单车载着夕阳,向着一个方向前行,在天的尽头狠狠写下理想:做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为安全和生命造一座雕像 。

此刻,夕阳下的安安看着手机中的信息,心中默默许愿:泉泉,明天我就要高考了,我会报考最好的建筑学院,我一定会让你成为一座雕像,永远安放在那片土地上!

文章采用一线串珠的结构方式,以“安安”的内心世界为经,以“信息”为纬,让“雕像”贯穿于文章的始终。考生通过讲述“我”要报考最好的建筑学院,设计出一座雕像的缘由,来表达对生命的无比珍爱之情,表现出了重视安全生产与尊重生命的主题。考生没有大谈特谈安全生产意识是何等的重要,而是着重挖掘“安安”,挖掘其内心世界,为人们演绎了一段凄美、感人的故事。

四、叙议结合

有的学生在选取作文素材时,喜欢把整个素材一字不落地拿来用,也不管这个素材是长还是短。其实这样运用写作素材,读者是不感兴趣的。如此用素材实在是浪费笔墨。一般来说,我们应根据中心精心选材,记叙材料时,要学会夹叙夹议。

请看2020年河北考生优秀作文《一代之贤明,终世之传承》的片段:

从古至今,贤才并不少,少的是知贤用人的君主。若说齐桓公不计较管仲曾与他为敌,显然不太符合人性。那么使其放下宿怨,毅然任用昔日仇敌的原因,除了鲍叔的大力推荐,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宽广心胸。若没有他的不计前嫌,又怎会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之伟业?虚怀若谷,大局为重,方成一代明君。

知贤用人,宽容大度,是君主之明。齐桓公清楚管仲的才能,明白自己的雄心需要这样的能人辅佐,于是,置合适之人于合适之位。他是历代君主学习的典范。而另一位明君唐太宗,同样礼贤下士。一双慧眼,让他发现了魏征之贤;宽广胸怀,使他不计较魏征的过往,大胆任用,终成大唐盛世。善于纳谏,不畏批评,为齐桓公、唐太宗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观楚怀王,听信谗言,流放屈原,错失贤才,终使霸业毁于一旦。而屈原也在楚国灭亡后,不堪屈辱,投江自尽,毕生才华,湮灭江中。可见,君主的贤德,才是时代辉煌的根本。

不计前嫌,大局为重,成大国风范。疫情面前,中国没有计较过往和他国间的种种恩怨;而是以疫情为重,以人类的生存为重,向每一个困于危难的国家施以援手。面对某些国家的百般挑衅,我国也展示出了大国风度,不计较,但仍坚守应有的底线。

如齐桓公这样的古人所留下来的精神与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善于听言,容人有量,为当代之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携手共进,合作共赢。一双慧眼,能助我们辨别身边是非,不同流合污。可见,传承优良品德,是当代青年应担之责任。以前人之德,扬当代之风,筑青年之梦。

文章表达了对齐桓公的赞美,赞其虚怀若谷、大局为重,终成一代明君。作者在使用素材时,没有把素材和分析割裂开来,而是有叙有议,让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考生紧紧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并能够联系当前疫情进行剖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现了大国的担当与气度。文章夹叙夹议,娓娓道来,旁征博引,内涵深刻,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猜你喜欢

安安雕像夕阳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快乐的藤架
跟踪导练(四)3
滴答
雕像
归来的信任
简历
“奥巴马”摔跤
三个金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