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与立人教育
2021-06-01王耿
王耿
编者按
自2019年秋季起,国内部分省市高一学生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关于课内外读物的建议”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还增加了《老子》《史记》,选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另外,新教材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二分之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有关文件精神,本刊遴选出100篇精品,按“国学经典与成长教育”“国学经典与成人教育”“国学经典与成才教育”等系列分类刊发,并在杂志官微发布在线微课教学,帮助高中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
事上与御下
经 典 重 现
君子事上①,礼不敢不恭,难使枉道②;小人事上,身不知为我,侧意随人。君子御下③,防其邪而体其必至之情;小人御下,遂吾欲而忘彼同④然之愿。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事上:侍奉尊长。这里指对待上级。②枉道:违背正道。③御下:这里指管理下级。④同:相同,一样。
作 家 小 传
吕坤(1536年—1618年),字叔简,自号抱独居士。明朝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为《吕坤全集》。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君子对待上级,礼不敢不恭,但上级难以让他干那些违背正道的事;小人对上级,完全没有自己的观点,一味地曲意逢迎。君子管理下级,防止其走邪路,而能体谅他们内心应有的情感;小人管理下级,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忘记别人也有相同的愿望。
核心密码 君子对待上级,既恭敬有礼,又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小人对待上级,因为只知逢迎,而失去原则。君子对待下级,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小人对待下级,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经 典 故 事
子思劝君
卫国国君有一次提出了一个不太合适的计划,而群臣却众口一词地附和,子思说:“我看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啊!”
公丘懿子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子思说:“君主自以为是,那么众人就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因为君主没有听取众人的意见,即使事情做对了,这也是在排斥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助长邪恶之风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自己,这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这是无比的谄媚。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长此以往,国家就不像国家了。”
子思又对卫国国君说:“您的国家将一天不如一天了。”国君问:“为什么?”子思说:“事出有因。如果国君说话自以为是,那么卿大夫中就没人敢纠正您的错误;如果卿大夫们说話也自以为是,那么士人百姓也没有人敢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君臣都自以为贤能,而下属们都同声称贤,大家都认为,称贤就是顺从就会有好事,指出错误就是忤逆就是有罪,这样怎么会有好结果呢?《诗经》中说:‘都说自己圣贤,谁能分辨乌鸦的雌雄呢?这不正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经 典 启 示
上下级之间敢不敢说真话,朋友之间能不能说真话,关键在于听话的人是否是真君子,是否有接纳真话的胸襟和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听话者心胸宽广,真正做到“闻誉恐,闻过欣”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听到真话、实话。
经 典 重 现
日久见真君
君子自奉①节俭恬雅②,小人自奉汰侈③弥文④。君子亲贤爱士,乐道人之善;小人妒贤嫉能,乐道人之非。如此类者,色色⑤顿⑥殊⑦。孔子曰“患不知人”,吾以为终日相与,其类可分,虽善矜持,自有不可掩者在也。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奉:日常生活享用。②恬雅:沉静文雅。③汰侈:骄泰奢侈。“汰”通“泰”。④弥文:这里指铺张奢华,文饰华美。⑤色色:各种各样。⑥顿:量词,表示数量多。⑦殊:差异,不同。
经 典 解 读
译文 君子的日常生活节俭娴雅,小人的日常生活骄奢铺排。君子亲近贤德之人,爱护正义之士,喜欢说别人的美德;小人妒嫉有贤德有才能的人,喜欢说别人的坏话。诸如此等,各种各样,不一而足。孔子说:“(我所)担忧的是不了解别人啊。”我认为,只要人们整天在一起相处,就可以分辨其人类别,即使有的人善于掩饰,也必然会有暴露出来的地方。
核心密码 在生活中,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亲贤敬贤,礼贤爱士,乐意说人的优点,传播正能量;小人彰人之短,妒人之贤,喜欢说三道四,挑唆是非,爱散布负面言论。经过长时间的交往接触,我们自然能够分辨出其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经 典 启 示
君子如兰,襟怀坦荡,不同流合污,是其清高;君子似玉,嫉恶如仇,但不落井下石,是其风度。疾风知劲草,板荡识真君。如兰似玉的君子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