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2021-06-01
学院创新科研机制,实施科技项目带动计划、科技人才支撑计划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科技立项大幅提高。“十三五”期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提速,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学院入选“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项目体系。以园艺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实训中心基地为依托,在海南三亚市乐东县黄流镇建立了105亩的南繁育种基地,在农作物、蔬菜、花卉、观赏草等品种方面开展育种科研工作。
教师挂职服务
学院连续15年选派专业技术骨干到郊区乡镇、农企挂职服务,实施“五个一”带动机制,即“选派一批专业骨干挂职服务、带动一批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培养一批农村乡土人才、推广一批农业实用技术、建立一批校外综合基地”,实现了郊区需求、学院要求和教师追求紧密融合的多赢效果。
科技特派员
学院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于“三农”,相继研发示范和推广了现代种植、养殖新技术,围绕温室蔬菜、温室枇杷、葡萄—草莓立体模式、野生蔬菜栽培和奶牛、蛋鸡、生猪养殖等专业技术,开展了重点跟踪服务。“果树专家门诊”为京郊5万多亩果园在技术上把脉,通过“坐诊、巡诊和出诊”,为果树开方治病、推广先进技术,带领果农奔上了富裕路,被称为京郊果农的“守门人”。
新技术推广
学院创新形成“滴灌式”“孵化式”“链条式”科技服务模式,将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直接送到农户手中,将农民的需求、专家的科研服务及学院的教学联系起来,把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进行科学组合和有效集成,使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循环持续服务,探索出了一个针对性强、成效显著的服务模式。响应北京市委号召,学院2019年启动“北京科技小院”建设工作,依托多年的科技挂职服务机制和精准帮扶落地项目,遴选出10个对接示范点作为科技小院建设试点,选派学院专业教师长驻帮扶。目前,学院10个“北京科技小院”已经全部完成授牌工作。
乡村振兴学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助力北京实施乡村振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11月,学院牵头成立了北京乡村振兴学院。新成立的北京乡村振兴学院围绕乡村五个振兴,致力于打造高素质农民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乡村干部治理能力提升工程、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工程、乡村文明整体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