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算真正的成长

2021-06-01丛非从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心智深情

丛非从

现在的人很关注个人成长,学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但不少人有着同样的困惑:到底怎样才是真正成长了呢?其实,个人成长的结果是心智成熟。那么,怎样才算心智成熟了呢?心智成熟有4个表现:

1.不带敌意的拒绝

我在拒绝你的时候并没有敌意。你可以对我有要求,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否接受你的要求则是我的自由。你可以对我有评价和指责,这是你的权利,但是否认同你说的话则是我的选择。

有的人觉得被要求是在侵犯界限,实际上,别人只是发出了一个希望你配合的愿望而已。如果你不想,你有绝对的权利选择不去那么做。当你不去配合别人的要求,那不是你错了,更不是他错了,而是因为你不喜欢。你可以尊重对方的要求,而不必去做。

有的人被指责时感觉很难受,觉得被别人说自己这差那差,就是在被否定和要求,实际上,别人说什么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听到大量的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对天气的、对他人的以及对你的。对于这些观点,你要不要同意,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判断。

当你分得清别人的自由和你的权利时,你就可以带着尊重和允许,然后在不喜欢的时候拒绝。

而一个人之所以在被要求的时候带着愤怒,是因为他内在有一个“当你有要求,我是不能拒绝你”的混乱逻辑。

2.不带诱惑的深情

我对你好,是因为我爱你,绝不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当我付出时,便不再带任何条件。

心智不成熟的人的深情是虚假的,那是带着条件的深情。

比如,妈妈给孩子零花钱,条件是你要听话。每次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妈妈都会加一句“那你以后会不会听话?”

比如,有的伴侣在做家务或其他付出的时候,也会暗含一种要求和期待,即要求对方“也要用同样的方式对我”。

再比如,有的员工在为公司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也在期待公司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

这些条件,本质上来说,就是诱惑和需要—“你只有满足我的条件,我才愿意对你好。”“我对你好,你就必须要满足我的条件。”

真正的爱是不需要回报的。良好的关系是“我爱你,你也爱我”,而不是“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爱我”。所以,心智成熟的爱就是“我想爱你,所以爱你”,而不是“我需要你的时候才去爱你”;是“我不想爱你的时候,就及时停止”,而不是“强迫自己继续付出”。

如果那一刻你体验到了自己匮乏,你不确定对方对你的态度,那么,你可以停止付出,先照顾自己,而不是通过用照顾对方的方式换来对自己的照顾。后者是一种交换,有损失率。为什么不直接用来照顾自己呢?

在带有诱惑的深情里,人们总觉得:我是不应该先照顾自己的,我只有通过照顾好你,才能通过你的手间接地照顾自己。

3.不带羞耻的需要

能量充足的时候,人会自动选择去爱,这是本能。能量匮乏的时候,人就会需要被爱,这也是本能。所以,需要并不可耻,但对于一些人来说,需要却是非常可耻的。

通过我对你好的方式来隐晦地获得你的爱,这是需要被修饰后的表达方式。然而,被付出的人常常识别不出来付出者这是在表达需要,所以就会忽略掉付出者的需要,继而付出者就会转向于失望、抱怨、愤怒,攻击被付出的人。

攻击是表达需要的另一种方式。我指责你,告诉你哪儿错了,这样,你就可以改成让我舒服的样子了,同时,我也可以维持我的高姿态。

除此之外,讨好也是表达需要的方式。讨好者会认为,“我照顾好你的感受,你就会对我好了。”

努力也是表达需要的方式,“只要我表现得好,你就会对我好”“只要我变优秀,你就会对我好”。

可是,表达需要的最直接方式不是语言吗?

用语言直接说:我很需要你关心我,因为此刻我很失落;我很需要你安慰我,因为此刻我很脆弱;我很需要你陪伴我,因为此刻我很孤独。

心智不成熟的人内在会有羞耻感,不允许自己直面自己的需要。需要会让他们体验到自己不喜欢的脆弱、低自尊。所以,他們要用防御的方式来表达需要。他们内在的逻辑就是:“我是不配有自己的需要的”“我的脆弱是没有人在乎的”。

心智成熟后,能够接纳自己的脆弱,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在表达需要的时候就不再带着羞耻。

4.不带歉疚的离开

有爱,就有不爱;有关系,就会有散。很多人不喜欢却不离开一段关系,总觉得这样会伤害到对方,所以有歉疚。

即使不是离开这段关系,但短暂离开对一些人来说也是充满歉疚的。比如说妈妈要去上班,必须要短暂离开孩子;比如说为了工作,选择异地。对这些要永久或暂时离开关系的人来说,只要对方没做错什么,他们的离开就会带有歉疚。

心智成熟后,你会发现,你并不是在做一件错的事,只是在选择照顾自己。对你来说,那一刻有比对方更重要的事,有比对方更重要的选择。也许,这会带给对方一些伤害和不悦,但那不是你的错,更不是你不好。同时,你也要相信,对方是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

受伤,不代表没有能力应对。你需要允许对方有受伤的感觉,因为他在意你,所以不想你离开。但他受伤,不代表他不会照顾自己。就像有的妈妈看不得孩子哭泣,因为她无法面对孩子的脆弱。可哭泣,恰好是孩子消化自己受伤的一种方式。

你们都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你也可以选择对方更重要而留下来,但无需因为“离开了,我就不是个好人了”这样的想法产生的歉疚而留下来。

那么,如何做到以上这4点呢?你需要掌握以下3个核心感觉:

1.界限

我能为自己负责,并且相信你能为自己负责。我尊重自己,同时也尊重你,我相信我们两个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好自己的人。界限,是对彼此最大的尊重。

而心智不成熟则是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这是陷入婴儿的状态—我想要个妈妈。

2.高自尊

我不想的时候选择拒绝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疲惫的时候选择不付出,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脆弱的时候选择需要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我选择先照顾自己的时候离开你,我这个人依然是好的。

我优先照顾自己,但这不代表我是坏的、自私的、无情的人,我依然知道,我是个很好的人。

3.看到选择

我知道我是在做出自己的选择。我可以选择保持原来的样子继续付出和忍让,我也可以选择不这么继续委屈自己,但这都是我的选择。当然,我也可以有新的选择。

跟以前不同的是,我以前觉得,不得不这么做;现在我知道,我可以不这么做或继续这么做。无论怎么选,我都可以也必然要为自己负责。

当你掌握了这3个核心感觉,你就能做到前4个表现。当你有那4个表现的时候越来越多,你就可以知道,你做了很多心灵成长的努力,真正有了效果。那么,恭喜你,你又成长了一些。

猜你喜欢

个人成长心智深情
虎啸声声,寄爱国深情
深情
艺术与优雅的邂逅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
让学生的基础心智在课堂中成长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电影《天堂电影院》拍摄手法及情感主题浅析
人才密集型行业中的制度建设与个人成长的关系研究
浅谈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