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2021-06-01刘万莲窦伟光潘志祥
刘万莲 窦伟光 潘志祥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属于冠心病严重类型之一。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该病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老年人数量占比越来越高,心血管意外事件成为了首要致死原因[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这类患者情况一般较为严重,并且急性发作后患者会经历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少至数月,多至数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为避免患者术后由于血栓脱落等导致冠状动脉无复流情况,需在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积极开展抗血小板治疗[2]。因此,需为患者选择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式。本文选取本院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观察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1 月本院88 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 例。对照组男25 例,19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9.82±5.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1 h,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5.38±2.27)h;其中13 例 回旋支病变,11 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0 例前降支病变。观察组男23 例,21 例;年龄62~79 岁,平均年龄(69.23±5.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10 h,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5.11±1.93)h;其中12 例回旋支病变,10 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2 例前降支病变。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0.3 g 口服;替格瑞洛片(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30020)180 mg 口服。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治疗,术中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328)10 μg/kg 经指引导管向病变血管注入,注射时间在3 min 左右,然后持续静脉滴注,0.15 μg/(kg·min),应用24~36 h;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替格瑞洛片90 mg,2 次/d 口服,治疗12 个月。术后进行随访,以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TIMI 血流分级及TIMI 心肌灌注分级情况、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TIMI血流分级和TIMI 心肌灌注分级分为0~Ⅱ级、Ⅲ级。心功能指标包括LVEF、LVEDD、E/A 值。并发症包括皮肤黏膜出血、其他部位出血。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寒战、轻微发热、恶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IMI 血流分级及TIMI 心肌灌注分级情况对比 观察组TIMI 血流分级Ⅲ级占比为93.18%,TIMI心肌灌注分级Ⅲ级占比为88.64%,均高于对照组的75.00%、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TIMI 血流分级及TIMI 心肌灌注分级情况对比 [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LVEF、LVEDD、E/A 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情况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该病会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等病变,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出现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进而出现血栓,导致冠状动脉闭塞、狭窄等,最终造成心肌缺血、梗死,这类情况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该病分为两种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危害性相对较小,但是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就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并且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4]。在冠心病治疗中,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根据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等给予药物、外科、中医、介入等治疗,一旦患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就需进行急诊处理,常用方式有介入、溶栓等[5]。当前,介入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效果较好。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介入治疗方式也有了较大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介入治疗内容。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IMI 血流分级Ⅲ级占比、TIMI 心肌灌注分级Ⅲ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LVEF、LVEDD、E/A 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替罗非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心肌组织血液灌注有良好效果,且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利于其心肌血供的恢复,但是由于术中的一些机械扩张手段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血小板活化聚集,引发各种并发症,血液无法供应心肌缺血区,出现无复流现象,且临床发生率较高[6]。因此,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就是避免术后形成微循环栓塞,并且有效恢复缺血心肌组织血液灌注。临床常给予患者抗血小板制剂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仅能在血小板聚集的某一个环节上发挥作用。临床常采用药物联合应用抗血小板制剂预防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但是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性,并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还需进一步明确[7]。作为一种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该药对血小板激活及聚集具有抑制作用,进而使患者病变部位血管负荷明显减轻。并且该药对内皮细胞紊乱能发挥较好的改善作用,采用介入术后能改善梗死血管的血流。同时,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血管TIMI 血流分级,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的发生,术后应用能避免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血管事件发生率[8]。有学者[9]认为,替罗非班与很多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药物如软骨素、维生素A、阿加曲班等,食物如茴香、芹菜、辣椒等,如果用药期间与以上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会加大出血危险。介入治疗时会使用肝素,并且会联用药物,对于老年患者来讲,由于其合并多种疾病,身体素质较差,在临床用药时需要更加重视用药安全性,因此,不仅要重视药物对病情有利的方面,还需考虑药物的不良影响[10]。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能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灌注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应用可靠性高,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