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化林地整治路径探讨
——以定边县盐场堡镇周台子村项目为例

2021-06-01孙书伟

南方农机 2021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区田块田间

孙书伟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0 引言

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保障基础在于土地,近年来,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降低,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再新造耕地。我国于2017 年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3 号),提出将退化林地资源开发纳入占补平衡工作中,拓宽了新的开发渠道[1-2]。退化林地资源是一种具备可开发条件的耕地后备资源,退化林地整治是我国进入新时期后,自然资源部为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提出的一项新政策,有力地保障了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战略目标,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土地整治事业的进程。何振嘉[3]对退化林地的开发条件和实施流程做出了详细说明,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杜宜春等[4]提出了利用遥感影像界定退化林地资源的方法,具有高效、便捷的使用价值。吴得峰[1]研究了我国陕北风沙草滩区靖边县残次林地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效益,结果表明,残次林地土地整治开发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在陕北榆林市定边县盐场堡镇周台子村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必要建议,以期为退化林地土地整治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1 研究区简介

项目区位于定边县西北部,距离盐场堡镇18 km处,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34′24.72″~107°36′56.12″,北纬37°43′12.42″~37°44′59.33″之间。属三省交汇处,307 国道、靖王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2018年盐场堡镇粮食播种面积达0.5万hm2,瓜菜播种面积0.12万hm2,油料面积0.04万hm2,粮食总产量达到1.5万t,生猪饲养量达到3.25万头,羊子饲养量12.6万只,家禽饲养量8.56万只,人均可支配收入12 120元。项目区海拔1 302 m,据定边县气象站1987—2013年的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气温9.0℃,七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约23.0℃),平均日较差在10.3℃~14.9℃之间,气温分布为北高南低,年极端最高气温37.7℃,年极端最低气温-29.4℃。无霜期141d、绝对无霜期110d。

项目区光照充裕,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 743.3 h,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37.37 kcal/cm2,大于0℃的年平均积温为3 566℃。项目区水、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未侵占生态红线、未侵占林业天保林图斑、未侵占水源保护地红线,项目区村组民风淳朴,群众实施积极性较高,外围施工保障环境较好,对于土地开发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保障。通过将项目区范围内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在原有村民自行开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相关规范和榆林市占补平衡项目有关规定要求,通过“缺啥补啥,查漏补缺”的方式一次性投资整合,提高为稳产、高产的良田,通过对各项目区四大单位工程的现状进行评价,在现状基础上提质、改造,确保新增耕地达到土地开发的要求。

2 土壤适宜性分析

2.1 耕种条件分析

项目区属风沙草滩区,地表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和沙土。根据《陕西榆林地区地理志》该类沙土的有机质含量2.00 g/kg,碱解氮含量9 mg/kg,有效磷含量7.2 mg/kg,速效钾含量44 mg/kg。其风沙土的特点是:疏松易耕,通气透水,土温易升高,利于作物生长。但同时易风蚀,蓄水保肥力差,有机质含量低,受干旱、脱肥威胁。根据《定边县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2018 年),项目区周边现有旱地国家自然等为14 等,国家利用等为14 等,国家经济等为13 等;现有水浇地国家自然等为13 等,国家利用等为12 等,国家经济等为12 等。据调查,定边县已开发的水浇地,马铃薯年产量平均达到3 700 kg,高产田亩产达到5 000 kg;玉米产量平均达到700 kg,高产田亩产可达到1 000 kg。风沙土经过改良在有灌溉条件下可开发为优质高产基本农田。该区域有充足的光、热资源,具有较好的耕作气候,据榆林市土壤肥料监测站测试表明,项目区改良后的土壤经过熟化,结构合理,养分基础好,可变为优质高产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潜力巨大。

2.2 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项目区交通有一定基础,定连路、307国道穿过项目区,距离乡村公路0.5 km,村组道路已基本通到项目区。随着土地开发改造和耕地面积的增加,对道路建设有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便于集约化生产经营,方便农业生产、村民生活、农产品外运,需在项目区内按土地开发项目标准新修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因项目区内部已为农民自主开发的耕地,少部分区域基本已经完成机井建设,并采用滴灌或者漫灌方式进行灌溉,还有绝大部分区域原来机井运行多年失修,基本接近报废不能用,需进行新打机井建设。通过对项目区现状灌溉设施进行实地调查,项目区单井出水量20 m3/h,电力配套较为完善,只有极少部分井电力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为漫灌和滴灌,基本满足农作物灌溉水源需求;但由于机井多为村民自行修建,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布局上不科学、不系统,附属设施不够齐全且部分设施年久失修或者已老化。为进一步完善项目区灌排设施,对于现有灌溉设施,结合村民意见,确定项目灌溉与排水工程,在现有工程基础上进行整修,完善配套设施,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对于无灌排设施或灌排设施不足的地块,通过新打机井,配套灌溉设备,完善项目区现状灌溉设施。

2.3 项目区农业生产与产出评价

项目区多为退化林地,需配套完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设施等工程。经项目实施后可逐渐具备土地生产能力,形成经济效益。根据项目区民意调查和定边县当地气候、土壤等特征,项目完成后,种植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和向日葵为主,少部分地块种植辣椒、萝卜,亩均粮食产量可达到旱地700 kg/亩、水浇地900 kg/亩。表1为农业生产分析评价表。

表1 农业生产分析评价表Table 1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able

3 工程规划内容

3.1 土地平整工程

以水资源定规模,以现状地形布置方田,在预留必要的生态防护林用地、农田道路用地、生产服务管理用地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优化建设方案。

田块布局:根据项目区可开发利用土地形状,结合灌水方式进行比选。

方案一:设置大田块,规划田块为方形,优点是符合大规模种植,利于机械化作业,缺点是水浇地利用率较低,防风林网布设密度小,防风能力较弱。

方案二: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结合灌溉系统、道路、防护林进行田块分隔,田块控制采用中、小田块,划分灌区。优点是土地利用率高,作物轮作方便灵活。缺点是田块大小不一,没有方案一美观。

方案一移动土方量较大,工程造价高,防风效果差;方案二移动土方量小,工程造价低,防风效果好,土地利用率高。确定选用方案二。

3.2 灌溉与排水工程

3.2.1 水源工程

该区域灌溉打井取水分两种方式。

方案一:打多管井,开采浅层地下水,打井深15 m~25 m,出水量约20 m3/h 左右。优点是施工简便快捷,造价较低;缺点是出水量受水位变化影响很大且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方案二:打机井,开采地下水,根据近年来当地打井经验,打井深100 m~300 m,出水量可达20 m3/h以上。优点是出水量有保障,使用寿命长。缺点是与多管井相比,成井造价较高。

方案一出水量没保证,造价低;方案二出水量有保证,技术可行,但造价偏高。为确保工程生产用水有保障,且不造成整体地下水位下降,确定选用方案二。

3.2.2 输水工程

根据该项目区初步确定的建设规模,立地类型以及基本农田类型,和该项目区初步确定的建设规模,该区输水灌溉方案有两种。

方案一:采用渠道输水,建设以漫灌为主的水浇地。其优点是符合传统耕作方式,施工技术含量低。缺点是渗漏蒸发严重,效益不高,运行周期短,投资较大。

方案二:采用暗管输水,辅以滴灌,其优点是建设方案简便,施工进度快,节水节工,效益高,使用寿命长,是国际社会农业灌溉发展的必然,是一种经济合理的灌水方式,为群众所喜爱。

经过方案综合比选,确定选用机井提水、暗管输水、辅以滴灌,不具备灌溉条件的整治为旱地。

3.2.3 喷微灌工程

根据该项目区初步确定的建设规模,立地类型以及基本农田类型,该区灌溉方案有:小畦漫灌、圆形指针喷灌机灌溉、半移动式喷灌、滴灌、摇臂喷头灌溉等多种形式。

方案一:小畦漫灌的方式适合于大多数中国农民,田块划分到户。由于田间限制,畦田的大小、方向都随着地形变化,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亩均投资短期内较低,只涉及人工费,但是现在劳动力紧缺,而且产量提升空间有限。

方案二:圆形指针喷灌,该喷灌形式是目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一次性投资较高,但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灌溉喷洒均匀,产量提升空间大,分摊到使用年限内亩均投资较低。但是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方案三:摇臂喷枪灌溉,目前单喷枪的控制面积为2.5亩~3 亩,出口水流较大,适合高杆抗倒伏作物,不适合马铃薯等,同时需要配套的水泵功率较大,配电负荷大。

方案四:滴灌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灌溉形式,适合各种作物、树木,使用成本低廉,节水效果最为显著。但是管理维修耗费人力,相比圆形喷灌来说,增加数倍人力。

本工程充分调查了各种灌溉方式,各有利弊,最终选用滴灌灌溉。这种方式是榆林市风沙草滩区近几年实施土地项目以来最能体现高标准、现代化同时不撂荒而且有经济价值的组合方式。项目的投资情况相差并不是很大,当地农民也愿意接受。

3.3 田间道路工程

依托现有道路,按照生产需要结合项目区实际田块划分布置项目区的田间道路。路基和路面是田间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道路工程规划时,要遵循“路行田块间,田在路两边”,节约道路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项目区现状路连接项目区与居民点,可以满足田间道的功能要求。因此,田间道主要依托现状路进行布置,生产路尽量垂直田间道布置。

3.4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农田防护工程规划要根据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防护林应遵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规范进行。项目区地处风沙滩区,风沙较多。因此,要结合田间道路布局,在田间道两侧设置防护林带,农田周边设置扰动区,各田块之间设置田坎和取土场地,将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体系。

猜你喜欢

项目区田块田间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