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地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以社工专业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为例

2021-06-01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工第二课堂协同

张 潇 颖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州 350108)

为了满足社会工作应用型人才需求,2015年起国内各高校开始尝试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引入“现代学徒制”[1]。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开展现代学徒制下的社工人才培养已有一定阶段性成果,许多学者虽已关注到其对解决专业化和职业化脱节的重要作用,但是可操作性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还存在配套政策不健全、教学体系设置不完善等问题。社会工作不同于传统工科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除了关注实践性和应用性之外,还将专业价值伦理和专业认同感看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一、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教学改革新趋势

2018年7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指出,需深入挖掘第二课堂育人价值、提升育人实效,逐步完善第一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模式[2]。第一课堂指传统意义上制度化的育人场所,按照研究制定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分阶段有目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将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通过系统的课程或实践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活动[3]。第二课堂则是在第一课堂之外的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育人阵地,学校制定机制,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在共青团引领下深化育人革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综合实践素质、社会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课外活动体系[3]。

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要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4]。在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基础之上,打通第一、二课堂协同育人的节点,基于培养高素质强技能优服务社工人才的工作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立足理论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培育的德行品格和核心能力直接对应职业环境和岗位能力,构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创新体系,真正实现“一专多能”的 T 型社工人才向“多专多能”复合型社工人才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现状

(一)两大课堂育人实践分离性

高职院校第一课堂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阵地,一般情况下由教务处负责统筹安排,各系部根据专业情况规划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各类文体活动、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等,主要负责部门为学生处、团委等学工部门。由于第二课堂建设的灵活性和特殊性,其育人成效根据各高职院校的认知定位、体制机制和实施主体的不同呈现巨大差异。不成体系的第二课堂,不仅无法起到第一课堂的补充作用,还容易流于形式,学生疲于应付,最终淡化其立德树人的功能内涵。两大课堂发展速度和体系规模的落差使得彼此的推广应用存在分离的现状,如何真正实现协同育人实践,将科学、技能、职业知识和德育、美育、人文、创新等素养耦合培养,弥补落差断层,建立各要素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成为了协同育人困境的突破点。

(二)两大课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实践中有限教育资源的冲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政策和物质资源。高职院校本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职能,第一课堂作为庞大的教育体系仍旧保持着自己的发展惯性,政策和资源投入的天平依然向其倾斜。学校教学场所和设施大多为课堂教学配置,使用上保证第一课堂需求优先原则,形式内容更丰富自由的第二课堂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

二是教师人力资源。在协同育人的探索实践下,虽然两大课堂的部门归口不同,实际教育的实施主体仍然一线教师。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实践指导等工作之余,还要参加大量的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带赛竞赛、社会服务等育人任务,无形加强了专业教师育人的权重和工作量。第二课堂育人效果难以量化,完成教学任务比立德树人更容易实现,大部分教师喜欢课堂教学而不愿意参与到高投入低回报的第二课堂中。

三是学生资源。第二课堂参与主体多为低年级学生,毕业生因需完成论文、实习、升学等任务降低了投入时间和参与度。低年级学生在第二课堂参与实践中存在马太效应,能力强素质好的尖子生自我效能高,在兼顾课业之余积极投入到各类活动型、竞赛型、学习型项目,其他大部分学生自发性和卷入性低,倾向选择参与类活动。

(三)两大课堂保障体系不协调

一方面,由于归口不统一,两大课堂的顶层设计是彼此独立互相补充的,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并行育人的作用,但也呈现了融合性不强、互促性不足的情况,两大体系运行中有可能出现协调失灵的情况。另一方面,第二课堂“重过程轻结果”,使得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评价体系精细化和过程量化等关键问题难以与第一课堂平衡协同,制约了育人效能发挥。

三、基于校地联合培养现代学徒制的两大课堂教学改革路径构思

(一)一条主线

M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校地联合办学开展社会工作“现代学徒制”,为社区基层培养具有社会工作价值伦理和专业技能、能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以此为教学改革主线,校方制定培养方案承担校内教学工作,政府建设创新治理的社区管理架构提供实践场域支撑,社区师父与学生结对签订师徒协议。三年师徒关系是以“4+1+1”实践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即1-4学期在校内完成主要理论课程的同时,在师父指导下完成短期社区认知实践,第5学期师徒配合完成顶岗实习,最后一学期根据订单方向进行毕业实习选定就业方向。(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校地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图[5]

(二)双课并进

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和发展,其二者的育人目的是一体两面的。打破课堂界限,实施双课并进的教学实践是推动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进程的必然需求。一是育人主体并进,共青团服务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学生翻转成为育人主体,改变专业教师和团学工作者各自为战的育人局面;二是育人要素并进,将第一课堂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职业核心能力教学等与第二课堂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等各要素融合,探索内容契合点增强育人纽带;三是育人方法并进,项目式教学、以赛促学、传帮带等方法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水平。

(三)三个梯度

两个课堂的性质自然分化出其不同的教育特性,第一课堂是计划下的显性教育,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使得教学内容更加潜移默化,教学成果也具有隐含性。将社会工作者所需的职业能力和价值伦理通过双课并进协同育人的教学线分成三个梯度获得,实现从隐形积累成就显性能力、从学徒到职业人、从专业认知到专业认同的人才培养过程,最终实现毕业无缝上岗。(如图2所示)

图2 双课并进协同育人的三梯度教学线

四、基于社会工作现代学徒制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与做法

(一)统一育人理念,统筹制度保障机制

基于校地联合的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改革侧重学校与地方的深度融合,共同参与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校地双方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学校育人团队在育人理念上达成一致,平衡好理论教学、企业跟岗实践、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避免教学、实践和课外活动互相的挤压和冲突,着重落实学生“多专多能”的职业能力培育的教育理念。首先,需要高职院校统筹制度保障,教务处、学工、团委等部门认识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一体两面,打破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的壁垒,建立行之有效的完备育人机制。其次,行政部门让渡部分权限二级管理,系部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特色,在原有教学计划、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上做评价体系修改,充分考虑学徒制成长过程,立足“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工匠精神”多维评价要素,采取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并重的衡量标准。最后,强调现代学徒制第一课堂实践内容与第二课堂素质发展的内容耦合,将社工专业两大课堂人才培养互补相切功能转变为融合相交效应,兼容并蓄,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师生在两大课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二)立足专业建设的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内容重构设计

本着“一条主线,双课并进,三个梯度”的社会工作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路径构思,通盘考虑两大课堂的共融可能性和各自特点,处理好学生职业培养和人文素养的关系,紧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设计、改造、丰富第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主动性把理论技术学习、实践锻炼、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两大课堂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如图3所示)

图3 社会专业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内容耦合重构设计图

1.现代学徒制实践协同社会服务

根据“一条主线”中“4+1+1”师徒实践培养思路,学生在师父指导下开展认知和顶岗实习,社区工作站和社工机构提供了社会服务的平台,学生通过认知实习与社会服务一线机构建立紧密联系,深化了解社会服务对象需求,进而链接资源设计服务方案,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和高校志愿者开展社会服务实践项目等。学生在学徒制中训练了对于不同服务对象的理论认知和职业能力,在第二课堂上提升了自己的参与角色,利用专业所长从活动参加者成长为活动引领者,提高了第二课堂服务育人的卷入程度,能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抱着“拿了学分就行”心态。于此同时,暑期与学工部门合作同团学干部一起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促进专业间的交流,拓展知识广度。

2.“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协同创新创业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即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前期基础教学环节结束后设定项目式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翻转学习场景沉浸实践情境,让学生边学边做,侧重体验式教学以及着重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小组工作》课程,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所在社区的居民需求设计小组计划书,以团队协作形式在社区开展活动,完成前期招募、中期实施、终期结案等各项工作,项目式推进任务进度掌握职业技能。同时邀请行业一线工作者入校开展“社会工作工作坊”,分享青少年、老年、临终关怀等不同领域的实务工作经验。学生在此体系下沉淀的服务方案和经验总结经进一步提炼可参加创新创业、“挑战杯”、“互联网+”等大学生竞赛,进一步让学生在实践中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用创新能力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全方面发展。

3.职业能力培养协同社团活动

首先,以人为本,依据学生自主想法推动组建社会工作服务队,在校团委注册成立校园社团,以社团文化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开展第二课堂校园活动,如国际社工日游园会、社工宣传周海报大赛、人文四月天、沙龙讲座等大型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小范围内选拔精英团队训练参与专业技能竞赛、方案设计大赛、公益创投项目以及行业协会开办的各类赛事。

4.专业素养内化协同成长履历

社工专业教育的难点在于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的内化以及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其与第二课堂立德树人任务有共通之处。其一,依赖学生基础素质素养,同样的培养方式作用在不同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其二,学生成长线慢,意识形态的植入和内化最终达成学生知行合一的改变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在当前互联网信息爆炸多元价值共存的时代;其三,教学效果隐性且难以量化。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不断完善,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协同第二课堂成长履历,构建量化的评价体系,将隐性教育显性化。在此现代学徒制培养下的社会工作人才有较强的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能为社区和社工行业输价值粘度高、岗位流失率低、专业素养强的职业人才。

五、实践成效

(一)两大课堂协同优化育人环节

融合社工专业特色的两大课堂协同育人实践突出了育人过程的连续性、互补性、和互促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两大课堂育人环节中协调不均、衔接不畅、各自为战、脱节断层等难点,解决了“育才”和“育人”兼容的问题,增加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倒逼学校教务、学工、思政等部门进一步树立合作意识,加强工作统一构建的格局,强化联系沟通,形成合力。

(二)两大课堂协同提升育人水平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双课协同育人,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外的技能,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和职业能力,育人方法上实现了多样性、创新性和有效性。能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兴趣不足、主体参与性不强、育人效度不深,受益面过窄、育人效果欠佳之情况。能够培育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工匠精神”的三维社会工作人才,提升核心职业竞争力和核心职业实务能力,为落实“三全育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与校地合作

校地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力求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衔接职业岗位,毕业无缝融入社会成为应用型人才,搭建了学校与地方合作的“桥梁”,两大课堂协同育人改革可以说是进一步加固了“桥梁”,重构教学体系,活化校地双方资源流动。学生在校持续实习毕业即可就业,既解决社工人才短缺问题,又攻克了“留人难”的困境,还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带入专业化职业化轨道,开拓了校地合作“师带徒、老带新、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新局面。

猜你喜欢

社工第二课堂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A Social Crisis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青春社工
01—02合刊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