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起飞
2021-05-31郭鹏
郭鹏
近日,为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为和市场秩序,保障再制造产品质量,推动再制造产业规范化发展,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
何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再制造,是指对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旧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质量特性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的过程。
《民生周刊》记者采访了北京、黑龙江、辽宁、安徽等地的一些私家车车主,多数受访车主表示,愿意接受再制造零部件产品,因为,除了价格要比新品便宜外,如果规范生产,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应该能得到保证。
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起步晚、起点低,上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引进欧美汽车制造技术和汽车维修保养模式,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逐步进入我国。
原机械部等部门批准设立我国第一家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企业,开启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探索之路。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表示,发展再制造产业,推广使用再制造产品,是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有研究机构测算,相比于制造新品,再制造产品不仅可降低成本50%,还能节能60%、节材70%,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
这名负责人还指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再制造产业的重要构成。
事实上,我国汽车生产销售量连续多年居全球首位,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促进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汽车售后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根据行业协会测算,2020年全国汽车售后市场规模达到1.6万亿元,其中售后维修市场规模约为6770亿元。
而从国际发展规律看,再制造零部件在售后维修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欧美等国再制造产品在汽车售后市场占比均超过70%。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所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秘书长谢建军看来,暂行办法是业内“期盼已久”的。
“我国终于有了属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规章制度。这不仅在我国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行业规章,而且在全世界也是唯一一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的规章制度。”
谢建军表示,暂行办法的发布必将对汽车行业乃至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正规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暂行办法的发布实施吹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腾飞的号角。”
《民生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里也已明确要“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这也使得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更加被市场看好。
公众消费意识待转变
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已达成共识的是,2020年,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
去年9月1日,《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支持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提出“拆解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具备再制造条件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出售给具备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过再制造予以循环利用”。
这一重要举措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受到社会各方面空前关注,与此同时,国内再制造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再制造成为汽车售后市场和资本市场追捧的新热点。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行业管理一直缺少明确的法规和管理要求,造成企业无章可循,市场监管缺失,行业发展遇到障碍。
“及时发布暂行办法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我国汽车制造产业和巨大的汽车存量市场实现可持续低碳循环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谢建军说。
为促进行业健康發展,暂行办法明确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指导和协调部门,明确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商务等部门的监管责任,明确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应遵守的管理要求,企业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报废汽车五大总成交售等方面都将有规可循,从根本上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的情况出现,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暂行办法共包含8章、36条,对再制造企业规范条件、旧件回收管理、再制造生产管理、再制造产品管理、再制造市场管理、监督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暂行办法重点突出了要求再制造产品严格对标原型新品、规范再制造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再制造产品应用的措施等方面。
暂行办法对再制造企业生产行为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规范,包括旧件检测鉴定能力,拆解、清洗、制造、装配、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相关废物处理环保要求等,以保证再制造产品质量。
但黑龙江的私家车主林森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再制造零部件毕竟是二手物品,即便质量有保障,还要看价格比新品便宜多少,如果相差不大,他宁愿选择多花一些钱购买新品。
对此,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强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涉及环节和主体较多,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化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公众消费意识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