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誓动作对大学生诚信认知和诚信感的影响
2021-05-31陈璐吴继霞万旻
陈璐 吴继霞 万旻
摘 要 從具身认知的角度探索了中国文化中的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做出宣誓的动作后,是否会影响大学生被试的诚信感。结果发现:(1)被试看到做宣誓动作的人会更容易联想到这个人具有诚信的特质;(2)做出宣誓动作后的被试能够体验到更高的诚信感。结论: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连结,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增强个体对诚信的体验。
关键词 宣誓;诚信感;具身认知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5.006
1 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2006)对 “诚信”一词的解释是诚实,守信用;人应当以诚信为本。这两层含义都说明了诚信这一特质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是一个道德范畴的概念。吴继霞(2009)从人格心理学这个角度界定了诚信的概念,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在一定关系中表现出的以诚实、信用、信任为核心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将“诚”与“信”放在一起论述,而西方文化中则没有对应的可以完整表达中国文化中“诚信”的词。
从词汇范畴看,诚信是道德的下位概念,是道德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概念正备受关注。阎书昌(2011)第一个提出了“具身道德”这一概念,它是指身体的感知和运动经验会影响道德认知和判断,他认为这是具身认知的内容之一。随着具身道德研究的推进,国内也有研究者开始从隐喻的角度着手,对诚信概念进行研究。王可(2015)验证了大学生在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面都存在诚信概念明暗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并发现相较于偏亮的电脑屏幕,实验材料呈现在偏暗屏幕上时,被试对不诚信行为评价更低;面对两难抉择时,自我态度是更倾向于选择不诚信行为。许劼(2017)验证了诚信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具有稳定的心理现实性,并且证实了诚信认知会产生与隐喻映射方向一致的知觉偏移效应。
除了研究与道德隐喻相似的诚信隐喻外,国外学者也从具身认知的视角来研究诚信概念,主要集中在身体动作对诚信的影响。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会受到身体移动(e.g., Mussweiler, 2006; Strack, Martin & Stepper, 1988)、 手势(Schubert, 2004)、 姿势(Chandler & Schwarz, 2009)、面部肌肉收缩(Parzuchowski & Szymkow-Sudziarska, 2008; Strack et al., 1988)、手臂移动(Frster & Strack, 1997; Schnall, Benton, & Harvey, 2008a, b)和头部移动(Loetscher, Schwarz, Schubiger, & Brugger, 2008)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不同的身体姿势会对诚信产生不同的影响。按照是否具有意义性可以把身体姿势分为无实际意义和有实际意义两类。Yap, Wazlawek, Lucas, Cuddy和Carney(2013)研究了一种无实际意义的姿势,他们发现做出扩张的身体姿势相较于紧缩的身体姿势会让被试表现出更多的不诚实行为。有实际意义的身体姿势通常是后天逐渐习得的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姿势,这些姿势往往存在文化和地域差异,其中有些带有宗教的意义(肖湘伶,2017)。如 Parzuchowski 和 Wojciszke(2014)通过四个实验证实了在波兰文化中“把手放在心上”(hand over heart)的动作与诚实概念相关联,不仅被试看到做出这样动作的人会认为这个人更能被信任,被试自己也会因为做出了这个动作而表现得更诚实。
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与波兰文化中“把手放在心上”这一短语相同的表述,因此这一动作在中国人身上可能就不会表现出相似的效应。阎书昌等人采用Zhong和Liljenquist(2006)的范式,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用中文材料进行研究,却并未发现在中国人身上发现相同的“洗手减轻罪恶感”的效应,说明了具身道德研究的跨文化一致性问题值得探索(阎书昌,2011)。据此, 我们不得不思考, 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下, 中国人的诚信会受到什么样的身体动作或姿势的影响呢? 冷洁和吴继霞(2018a)认为出自成语“扪心自问”的“扪心”是一种反思诚信的肢体动作,她们发现“扪心”动作作为中国人表达真诚和诚实规则提醒的伴随肢体动作,能够抑制大学生考试的作弊倾向。
宣誓动作是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代表诚恳、保证内心忠诚的一种象征性动作。宣誓是指参加某一组织或担任某一职务时,在正式场合、正式的仪式下当众说出表示忠诚和决心的话。宣誓的动作作为宣誓仪式中一种较为固定的动作形式的符号,在当今社会被普遍运用,从学生的入队、入团、入党宣誓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入职宣誓,都有这一动作的出现。
谈壮壮(2016)认为诚信感是个体在做出诚信行为后产生的心安的内心体验,是个体在诚信情感体验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质。大学生诚信感在行为中主要体现在对待学业、对待他人和对待社会三个方面。高诚信感个体倾向于在这三个方面均表现出诚信行为;当自己无法诚信或者看到他人做出不诚信行为时会有强烈的内心体验; 这种体验可能是持久稳定的,而并非当行为停止了就消失。身处学校与社会之间变革环境下的大学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在利益、诱惑面前,有时候会难以坚定信念,导致失信现象频现。因此,本研究想要探讨,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宣誓的手部动作是否能影响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1将在以往具身道德和诚信隐喻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宣誓动作是否在无意识层面与诚信概念有关联;如果研究1的结果表明宣誓动作能够激活被试头脑中的诚信概念,那么研究2将进一步考察当被试做出宣誓动作时,这种联结能否影响他们的诚信体验(即诚信感)。我们的假设是: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连结;做出宣誓动作的大学生被试会比不做动作的被试有更高的诚信体验。
2 研究1: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的关系
2.1 被试
随机选取某高校120名大学生(M=20.7, SD=0.89),其中男生43名,女生77名,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实验结束后,剔除1名未完整完成问卷的男性无效被试。
2.2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看到的不同图片(宣誓动作、举拳动作、无动作),因变量为被试写出的特征词。
2.3 研究工具
邀请一名五官端正、身材适宜的男生,身着中性的格纹衬衫在专业的照相馆拍摄图片材料。拍摄后由照相馆的专业人员对不同动作的照片进行调整,保证照片背景、光线一致,人物大小在图片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接近。实验组被试看到的是宣誓动作照片(右手握拳,举起,对着太阳穴)。由于被试对他人的诚信印象也可能来自这个人的样貌(Todorov,2011),同时Frster 和 Strack(1997)、 Priester, Cacioppo和 Petty(1996)发现向手臂的内弯动作会引起一种广泛的积极情感,因此本实验中为了排除手臂内、外弯的干扰,设置了两组对照组,分别是右手举拳抬起、上臂和前臂呈90度角(举拳动作)和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无动作),最终获得如下图所示的三张图片作为实验材料。
2.4 实验程序
本实验范式改编自Parzuchowski和Wojciszke(2014)。邀请被试进行一个关于对他人印象的实验, 所有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 每一位被试会看一张图片,然后在图片下方写出首先想到的描述这个人的五个特征词。实验结束后,感谢被试参与并询问关于实验目的的猜测,随后给予被试礼品。
2.5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595个描述词根据实验目的分为诚信词、干扰词和无关词三类。诚信词是指与宣誓动作有关的诚信特质词语;干扰词是指与宣誓动作有关、但不属于诚信范畴的词语;无关词是指与宣誓动作无关、只是描述人的词语。
其次,初步筛选和分类后进行专家效度檢验,共邀请5位心理学专家对初步分类的14个诚信词、15个干扰词和17个无关词进行了审核、建议和修改,结果如表1所示。
由于本组数据任一期望频数均大于5,因此可以进行3×3卡方检验。
2.6 结果
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χ2=37.99, p<0.001,说明对应三种不同动作(举拳、无动作、宣誓)的图片,被试对不同动作的描述词关联紧密,且效应检验显著(Cramers V=0.18 , p<0.001, Cohens d=0.56)。
对卡方检验的结果进行事后多重比较,调整后的标准化残差表明,在被试分组中,只有宣誓动作组更倾向于使用诚信词来描述照片中的人物,而无动作组更倾向于使用无关词来描述照片中的人物。宣誓动作组被试使用的无关词标准化残差为负值,说明该组被试更不倾向于使用无关词来描述做出宣誓动作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宣誓动作组中,使用干扰词的频数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实验表明,仅仅是看到做出宣誓动作的人,就会使人们更容易地联想到诚信特质。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换言之,宣誓这一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具有自动化的联结,而举拳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没有明显的自动化联结,因此研究2只将对照组设置为无动作照片。
3 研究2:宣誓动作对大学生诚信感的影响
3.1 被试
随机选取某高校120名大学生(M=21.3 , SD=1.02),男、女生各60名,所有被试均为右利手。被试均没有参加过实验1的实验。实验结束后,被试可以获得5元的报酬。发放大学生诚信感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3.2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被试看到照片后做出的不同动作(宣誓动作vs无动作),因变量为被试在大学生诚信感问卷上的得分。
3.3 研究工具
诚信感的测量采用谈壮壮(2016)编制的大学生诚信感问卷,共12题,包含三个维度,分别为学业诚信感、人际诚信感和社会诚信感。该问卷采用六点计分方式,正向题按1、2、3、4、5、6计分 反向计分题按6、5、4、3、2、1 计分。总分越低表示诚信感越高。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三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学业诚信感0.68,人际诚信感0.60,社会诚信感0.65;效度方面总问卷及其所属三个维度的模拟合指数均表现较好,模型不拟合指数RMSEA小于0.08,处于相当低的水平,能够作为反映大学生诚信感的有效工具。
3.4 实验程序
所有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每个被试单独施测。要求被试在阅读完指导语后,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做出所看到图片的相应动作(宣誓动作或无动作),然后完成大学生诚信感问卷。
3.5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经审核后在Excel表中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
3.6 结果
首先,对所有有效被试在大学生诚信感的三个维度上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3所示。
从整体看,宣誓动作组被试的总分显著低于无动作组被试的总分(p<0.01),即诚信感显著高于无动作组被试。从具体维度上看,宣誓动作组被试在社会诚信感和人际诚信感得分上均显著低于无动作组(p<0.01),而宣誓动作组的学业诚信感得分虽然略低于无动作组,但此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对大学生诚信感的性别差异和家庭经济状况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论在诚信感总分还是具体维度分上,被试的性别或家庭经济状况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4 讨论
4.1 宣誓动作对诚信的预示作用
研究1发现,即使被试没有被告知“手握拳、举起、对着太阳穴”这个动作的名称和意义,也可以激活被试头脑中与宣誓和诚信有关的概念,从而推断做出这个动作的人会具有更多的诚信特质,也就是说,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内隐联结,研究1的假设得到了验证。这与Parzuchowski 和 Wojciszke(2014)实验一的结果是一致的,在波兰文化中“把手放在心上”的动作能够激活波兰人对诚实的概念。这说明了相似的具身效应可能在不同文化中(如波兰和中国)是由不同具身线索(如“把手放在心上”和“手握拳、举起、对着太阳穴”)所引发的,这一研究结果丰富了具身道德的跨文化研究成果。不同文化对道德范畴下的概念的理解可能是不完全一致的,例如Parzuchowski和Wojciszke研究的是“诚实”(honesty),而研究1中研究的是中国人常说的“诚信”(interity),这也证明了具身道德的研究需要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考量。研究结果与冷洁和吴继霞(2018a)发现“扪心”肢体动作有诚信的提示作用相仿,“扪心” 动作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诚实、真诚和诚信,强调“所说的内容是真实的”,而本研究中的宣誓动作由于产生的场景是正式的仪式,因此更多的是激活被试对诚实守信的责任感,这两个结果愈加证明了中国人的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是值得单独研究的。冷洁和吴继霞(2018b)认为,认知和身体及其状态是互相内嵌和相互影响的,认知依赖于身体及其运动系统而达到表征目的,承载身体及其状态影响效应的认知也会引发相应的行为。因此,可以认为,未来的研究要想进一步探索宣誓的动作能否影响个体诚信行为的前提是这一动作能够激活人们头脑中对诚信的认知,而研究1已经证实,宣誓的手部动作能够触发人们头脑中对诚信概念的认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被试的描述词中出现了不少如“爱国”“刚正”“严肃”“有信仰的”等词语,它们既不是与诚信概念有关的,也不是一般的中性词,这是因为宣誓这一动作通常发生在正式、庄严的场合下参加某一组织、活动或担任某一职务时,因此宣誓的动作通常会被看作是庄严肃穆的象征,是履行承诺、践行正义的姿态。
4.2 宣誓动作对诚信感的提升作用
研究2的结果表明,自身做出宣誓动作的大学生被试比不做动作的被试有更高的诚信体验。大学生的诚信感越高,说明做出不诚信行为时他们会有越高的情绪唤起(Vrij, Granhag & Porter,2010),因此,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帮助大学生在面对不诚信行为情境时体验到更高的情绪唤起,并进而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诚信行为,如高诚信感的被试在自己收益较低的时候更倾向于诚信(谈壮壮,2016)。
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业诚信感这一维度得分较低的结果与之前研究有相似的地方。谢守成、王茂胜和吝莹莹(2008)对武汉地区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学术不诚信。从研究2的结果来看,做出宣誓动作的被试得分略低于不做动作的被试,虽然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水平,但可以认为,宣誓动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被试在学术诚信方面上的情感体验,但并不一定会影响他们的诚信决策(谈壮壮,2016)。
此外,本研究中发现诚信感的三个维度在性别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薛静华(2011)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薛静华发现大学男、女生在诚信心理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生问卷总得分明显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问卷维度划分不同导致的。本研究使用问卷维度划分较广,也比较社会化。在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经济状况较差的诚信感得分在三个维度上均为最高,经济状况较好的诚信感得分在三个维度上均为最低,但都没有显著差异,这与之前的研究相一致(薛静华,2011),究其原因可能与所受家庭教育、父母文化水平等有关。
4.3 研究意义与局限
研究发现宣誓动作可以激活被试对诚信概念的认知,并且当被试自己做出宣誓动作后,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诚信体验。这提示我们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诚信教育时,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字信息传递和榜样学习的方式,还可以引入具身认知的方式,通过发挥身体的主体性来激活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唤起对诚信行为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做出诚信行为的倾向性,因为身体状态会引起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對人们的诚信态度和行为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冷洁,吴继霞,2018b)。
尽管本研究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首先大学生被试的取样主要集中在苏州地区,对于全国的大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代表性,因此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其他地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其次,研究1仅从简单的无意识层面发现了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的关联,尚未进行更深入的验证,今后的研究可以从这一方面继续完善。
5 结论
(1)宣誓动作与诚信概念之间存在无意识的自动化联结;
(2)做出宣誓的动作能够提高个人对诚信的体验。
参考文献
冷洁, 吴继霞 (2018a). 扪心”肢体动作抑制大学生考试作弊倾向. 教育教学论坛, 49, 103-106.
冷洁, 吴继霞 (2018b). 诚信道德受具身认知机制约束. 中国社会科学报.
谈壮壮 (2016). 大学生诚信感及其在决策中的特点: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师范大学.
王可 (2015). 大学生诚信概念的隐喻表征及明暗隐喻对诚信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吴继霞 (2009). 诚信品格的养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肖湘伶 (2017). 具身视角下宣誓姿势对评价与预测他人道德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谢守成, 王茂胜, 吝莹莹 (2008). 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制度建设. 当代青年研究, 3, 45-50.
許劼 (2017). 诚信概念的轻重隐喻表征.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大学.
薛静华 (2011). 当代大学生诚信心理状况性别、城乡差异调查分析. 中国成人教育, 9, 115-116.
阎书昌 (2011). 身体洁净与道德. 心理科学进展, 19(8), 1242-124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音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05).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174.
Chandler, J., & Schwarz, N. (2009). How extending your middle finger affects your perception of others: Learned movements influence concept accessibi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1), 123-128.
Frster, J., & Strack, F. (1997). Motor actions in retrieval of valenced information: A motor congruence effect.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85(2), 1419-1427.
Loetscher, T., Schwarz, U., Schubiger, M., & Brugger, P. (2008). Head turns bias the brains internal random generator. Current Biology, 18(2), R60-R62.
Mussweiler, T. (2006). Doing is for thinking! Stereotype activation by stereotypic move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 17-21.
Parzuchowski, M., & Szymkow-Sudziarska, A. (2008). Well, slap my thigh: Expression of surprise facilitates memory of surprising material. Emotion, 8, 430-434.
Parzuchowski, M., & Wojciszke, B. (2014). Hand over heart primes moral judgments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38(1), 145-165.
Priester, J. R., Cacioppo, J. T., & Petty, R. E. (1996). The influence of motor processes on attitudes toward novel versus familiar semantic stimuli.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 442-447.
Schnall, S., Benton, J., & Harvey, S. (2008a).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2), 1219-1222.
Schnall, S., Benton, J., & Harvey, S. (2008b). With a clean conscience: Cleanliness reduces the severity of moral judgm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 1219-1222.
Schubert, T. W. (2004). The power in your h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bodily feedback from making a fis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6), 757-769.
Strack, F., Martin, L. L., & Stepper, S. (1988). Inhibiting and facilitating cond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A non-obtrusive test of the 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 768-777.
Todorov, A. (2011). Social neuroscience: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pinnings of the social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rij, A., Granhag, P. A., & Porter, S. (2010). Pitfalls and opportunities in nonverbal and verbal lie detec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1(3), 89-121.
Yap, A. J., Wazlawek, A. S., Lucas, B. J., Cuddy, A. J., & Carney, D. R. (2013). The ergonomics of dishonesty: The effect of incidental posture on stealing, cheating, and traffic viola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11), 2281-2289.
Zhong, C. B., & Liljenquist, K. (2006). Washing away your sins: Threatened morality and physical cleansing. Science, 313(5792), 1451-1452.
Abstract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wearing a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tegrity i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 cognition and further explored whether the swearing action would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integr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ubjects who saw a persontaking the oath posture were more likely to associate this person with integrity; (2) the subjects who took the oath posture could experience a higher sense of integrity. Conclusions: there is an unconscious automatic link between the oath a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integrity, and making the oath action can enhance personal sense of integrity.
Key words: oath; sense of integrity; embodied 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