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21-05-31张静
张静
[摘 要]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巨大变革,语文教学亦然。传统教学课堂中很多难以完成的目标,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变得轻而易举,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是有其必要性的。阅读一直是中职生最薄弱的环节。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难以理解文章情感,一直是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分析信息化手段在小说和散文阅读方面可以帮助师生解决的阅读难题,具有现实意义。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运用这些先进的手段时存在误区,教师应该把握好“度”,不可一味依赖。
[关 键 词] 信息化手段;小说阅读;散文阅读;误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5-0148-02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变革条件。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语文课堂不再只有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的新内容渐渐涌入。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最大效益,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成为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必要性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既要通过阅读活动理解材料的内容和情感,又要掌握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中职生的文本阅读,尤其应该把握文体的基础要点。阅读是中职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运用信息化手段让阅读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是极其必要的。
就教师而言,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分析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它还可以将零散的材料集中起来,提高预习、课堂以及课后的教学效率。可以说,大大拓展了课堂教学。
就学生而言,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以及辅助手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每种文体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体特征并进行阅读理解和感悟。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小说阅读
小说相对于其他阅读文体来说,比较受学生的喜爱。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细致入微的环境描写。普通的讲解,只能让学生浅尝辄止,而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却可以让小说阅读更加生动且有趣味。
1.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小说线索,掌握情节,增强整体感知
普通的小说阅读课,教师一般会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文章,搜罗背景资料等,让学生上课时对小说内容有简单的了解。但是这种预习目的性不强,效果往往也不理想。许多学生对小说阅读仅停留在阅读故事情节上,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赏小说。
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师可以提前将一些背景材料、课文相关知识以及预习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发布在相关网站上,学生只要打开网站浏览学习即可,省去搜罗无关信息的时间,并且更具有针对性。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需要讲解的背景知识相当多,人物关系相对复杂,人物性格也不好把握。如果只是利用课前几分钟做简介,学生很难体会《红楼梦》的价值以及人物的丰富性格。教师提前将这些材料上传至平台,学生点击阅读并完成相关练习,这样也可以起到巩固作用。
2.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人物情感以及形象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阅读的关键在于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这往往是小说教学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在阅读小说时仅停留在故事情节层面,难以真正把握人物形象。例如《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小说分为四个场景,许多学生不感兴趣,因为故事“不够精彩”,只有“吃面”。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微課的形式将母子三人以及老板夫妇二人四次吃面时的场景制作成动画效果,为学生解读人物形象营造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受到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
3.可以更好地展现小说的环境特征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让课堂的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小说的环境经常不被学生关注,中职生缺乏阅读的基础知识,他们对阅读提不起兴趣。环境是小说里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传统课堂中,环境的赏析也经常只是为了衬托人物而已。但是经典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这点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加入,使原本复杂难讲解的环境变得鲜活起来,例如《永远的蝴蝶》这篇凄美的小说,它的故事情节被淡化,更多的是对环境和人物心情的渲染。信息化手段可以让环境动起来,而不只是想象。在视频和动画以及音乐的共同作用下,许多学生听到那一声凄厉的刹车声,都禁不住唏嘘,甚至有的学生忍不住掉下泪。这些都是单纯的教师讲解难以达到的效果。有些诗化小说,如《荷花淀》《边城》等,环境与人物息息相关,因此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为学生创设情境,在这些小说阅读教学中尤其关键。
(二)散文阅读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以记人叙事、咏物抒情为主的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文学体裁。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散文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体会散文之美。
1.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语文课堂上,无论是哪种教学模式,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手段,最后的落脚点都应该落实在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上。但是,在中职校甚至是普高校,“读”的能力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其实,“听、说、读、写”能力不是孤立的,是息息相关的。读书的能力对其他能力影响甚大。读不好,说不好。因此,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更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信息化环境下,读书不再是像以前一样只有领读、齐读等方式,学生可以利用读书软件,如“为你诵读”等,进行对比朗读。利用软件朗读,有范读,有配乐,可以录制,可以打分,大大提高了朗读的效率。
在教學《荷塘月色》这一经典美文时,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完成朗读作业,记录在朗读软件上,发送到班级群里,学生可以点击同学的朗读音频,听听别人的朗读,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课堂上,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范读视频,音像结合,学生在舒缓音乐的感染下,看着眼前静静的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叶子和花上,听到蛙鸣和蝉叫,很容易沉浸其中。教师讲解完毕后,再布置朗读作业给学生,学生二次朗读,比第一次加入了更多的情感,读起来也更有韵味,朗读软件会对每次朗读水平以及字的发音进行打分,这不仅延伸了课堂,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对散文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2.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散文丰富的情感,提高审美水平
散文最大的魅力就是语言,在看似散乱的文字中隐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散文不像小说有情节,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提高其兴趣。但是散文的情感教学是难点,传统教师往往是通过设疑问来步步引导,实际上很多时候是教师迫不及待说出了答案,而不是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出来的情感。
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作者写景抒情的方式,解决重难点,从而感受文中的情感。在教授《我的空中楼阁》时,在超星学习通的帮助下,让学生快速回答文中写景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即刻做出评价反馈。这一课文,作者的写景手法和写作层次是一个教学重点,只有在理解了文本基础上才有可能去理解文本的情感。本人所教学生是幼教专业,学生的绘画水平较高,于是在上课前要求学生简单勾勒山上小屋的形态,拍照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多数学生画得都是不同的,学生之间开始交流,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这样课堂上教师只要稍微讲解文章层次,学生对照自己所绘制的图画,看看自己是从哪个角度绘画的,这个重点就解决了。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视频,空中楼阁的美以及万家灯火的喧嚣,在强烈的对比下,作者的情感呼之欲出。
学习《做个唐朝少年郎》这一课文时,教师布置每个小组收集关于唐朝的相关信息,分为不同板块,如服饰、经济、建筑、文学成就等,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配上积极昂扬的乐曲,让我们感受到唐朝的开阔和意气。在解读作者的情感时,学生可以就自己手中的材料和学生展示的材料获得理解。
散文是美的。文字美可以通过朗读来获得,情感美可以通过外在的视觉感受去激发理解和体会。在信息化手段的帮助下,解放了教师的语言描绘,解放了学生的想象力,使散文阅读真正变成美的教育。学生在学习散文过程中,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信息化手段运用的误区
阅读课远不止小说阅读和散文阅读,这里阐述的是本人在运用信息化手段过程中,最为受益的两个方面。它可以优化课堂,增进师生的互动交流,可以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等。作为一名中职校的年轻教师,近几年发现信息化手段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便利甚多。这种便利不仅是阅读课上,对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更无需赘言。
但是,语文是一门需要理解和体会的课程,是美的历程。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学生是否会被信息淹没?是否会懂得辨析?是否真的受益?这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语文教学的魅力是什么?大概是像《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师生交谈的语言魅力。信息化大环境下,语文教师不可一味地依赖各种多媒体手段,而忽略了专业素养的提高。制作微课、小视频的能力只是语文教师能力的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教师的语文素养才是。因此,语文教师不可成为多媒体播放的遥控器。任何教师都应该谨记教学手段只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1]宋明达.多媒体技术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8).
[2]郭利民.多媒体技术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文化教育,2013(6).
[3]郗志丽.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下旬刊),2009(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