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抗器工艺缺陷引起再生能装置故障停机原因分析
2021-05-31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市361000叶中桉
(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市,361000)叶中桉 袁 俊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对列车进站刹车制动电能再次吸收利用的装置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作为再生能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35kV能馈变压器低压侧的的交流滤波电抗器,对绝缘水平要求较低,存在一定的隐患和缺陷。本文主要对再生能装置的交流电抗器绝缘结构设计、工艺进行研究,指出引起再生能系统故障的问题所在,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为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1 事故起因
2019年10月24日,某地铁公司中央级PSCADA报:某35kV牵引变电站负极柜“再生能馈装置框架泄露保护电流型I段动作”、“再生能装置联跳信号动作”,再生能馈系统故障停机,35kV 331开关、DC1500V203开关跳闸。故障造成该35kV牵引变电站再生能装置退出运行。
2 35kV变电所保护动作情况及故障现象分析
2.1 变电所保护动作情况
现场查看站级PSCADA事件记录,显示再生能馈装置框架泄露保护电流型I段动作,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电流II段、III段动作。查看再生能装置框架断路器事件,再生能装置B相变流器柜框架断路器电流速断保护(I保护)动作,故障电流4895A,框架断路器故障电流即为电抗器对铁芯放电电流,故障电流通过框架流入接地网,此故障电流远大于框架泄露保护电流型I段整定值80A,再生能馈装置框架泄露保护电流型I段动作正确。
现场轨电位装置显示故障时候最大对地电流为负3 000A,由于故障时刻再生能装置主回路对地(框架)放电,地电位抬升,导致钢轨电位限制装置晶闸管导通,地瞬时向钢轨反向放电电流达到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电流II段、III段定值,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正确[1]。(详见图1)
图1 再生能装置故障波形
再生能馈装置电流型框架泄露保护跳闸逻辑如图2所示,故障后实际跳开35kV331开关、DC1500V203开关,再生能装置故障停机,与保护跳闸逻辑一致,保护动作出口正确。
图2 再生能装置电流型框架保护跳闸逻辑
2.2 设备故障现象及检查
交流电抗器安装于再生能装置交流侧,主要用于逆变后的交流滤波,再生能装置一次原理图如图3所示。2号线再生能装置交流电抗器为某公司生产的L635A714uH-1PH(SL)型产品,额定电感为714uH。(详见图3)
图3 再生能装置一次原理图
现场查看再生能装置交流侧故障波形,故障时刻B相电压达到峰值,可判断为B相正常工作电压幅值达到了空气间隙击穿的临界点附近,累积至故障时刻空气间隙完全击穿发生故障,引起保护跳闸[2]。
现场检查再生能装置B相变流器柜交流电抗器铁芯发现放电痕迹,且B相(故障相)电抗器靠铁芯侧第一层绕组较其与铁芯间用于绝缘的环氧绝缘布高2mm,其余正常相电抗器环氧绝缘布均较绕组高约2mm;另一方面,电抗器第一层绕组与铁芯之间两侧均加装有绝缘挡板,以提升绕组与铁芯间的绝缘性能,但同型号电抗器接线端子排侧均未加装绝缘挡板,因此故障点处第一层绕组高出部分与铁芯之间仅依靠空气间隙绝缘,现场测量第一层绕组高出部分与铁芯之间的间隙为8mm,小于GB/T 21413.1-2008中要求的DC1500V裸带电体与地之间的最小空气间隙14mm。(详见图4)
图4 B相变流器柜交流电抗器故障点
现场对再生能装置交流侧三相电抗器进行了主回路绝缘、电感测量、耐压试验,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3]。
表1 再生能交流电抗器检查结果
根据再生能装置现场测量结果,A、B、C三相电抗器电感均在误差允许范围(5%)内,三相电抗器不存在匝间短路故障;A、C两相电抗器主回路对地绝缘(铁芯通过框架接地,即为对铁芯绝缘)>10GΩ正常;B相电抗器主回路对地绝缘为20MΩ,且耐压值不达标。
3 优化设备生产制造的设计工艺及验收标准
3.1 优化设备生产制造设计及工艺要求
对产品设计进行变更,在交流电抗器线包与铁芯之间,加一块1.0mmGP0-3绝缘板,使铁芯与最里层纸之间,再多一层绝缘[4]。要求生产单位对电抗器装配过程中进行工艺变更,需将线包最里侧纸使用胶布完全固定后,再撑“L型撑条”,撑条撑完后,再将固定用的胶布去除,防止绝缘纸下滑。(详见图5)
图5 变流电抗器绝缘设计及制造方案
3.2 提高设备验收检查标准
增加绝缘部件爬电距离的检验项目。外观检查是否加装绝缘防护板。电抗器线包里层绝缘纸与铝箔之间的错位必须高于7mm以上[5]。
4 结论
近几年,再生能装置在轨道交通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部分设备元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且制造工艺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通过此次对交流电抗器主绝缘设计的研究分析,其设备制造工艺质量将直接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应该对再生能装置交流电抗器的绝缘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增加相关现场验收检查手段,及时发现问题,才能保证设备的运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