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甘薯市场与产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1-05-31山东农业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鲜食甘薯淀粉

山东农业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

中国是全球主要甘薯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山东农业大学调研组对近年我国甘薯市场形势和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我国甘薯种植主要集中在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四川、广西、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等省市。考虑气候条件、生态、行政区划、栽培面积、种植习惯等,一般将甘薯种植区划为三大区,即北方薯区、长江中下游薯区和南方薯区。

除有少量企业或园区规模种植外,我国甘薯大多以小而散的农户种植为主。生产组织模式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其他经营模式为辅。

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甘薯种植分布广泛,种植总面积相对稳定,主产区相对集中,种植面积和产量始终稳居全球首位。2017年以全球36.7%的甘薯种植面积贡献了63.8%的产量,总体种植规模和产出水平均居世界第一,单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7倍。

从生产状况看,2014年至2018年,甘薯年产量呈稳步增长态势,保持在7000万吨以上;从消费情况看,甘薯消费结构继续向饲料占比减少、鲜食和加工占比增加的趋势发展,特别是以薯脯为代表的健康辅食消费量逐年上升;从市场运行情况看,甘薯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价格波动风险低,市场稳定性较好;从出口情况看,近5年中国甘薯出口贸易量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出口规模居全球前列。

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固定观察点2017年调查,我国鲜食型、淀粉型和紫薯型甘薯的种植面积比例大约为48∶47∶5。各地区甘薯类型差异明显,南方薯区以鲜食型为主,鲜食型和紫薯型占比约68%和21%,淀粉型占比僅10%左右;而长江中下游薯区淀粉型比例则超过50%;北方薯区淀粉型与鲜食型占比大体相当。

甘薯加工大部分用作薯脯、薯片、烤红薯等传统加工,目前出现了发酵法和酶法等新的加工方式,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甘薯茎叶除作饲料之外,也具有药用价值。

流通渠道和方式:

薯农—加工企业。此类方式主要以淀粉型甘薯为主,薯农收获后直接将甘薯卖给加工企业,约占淀粉型品种的95%以上。

薯农—经纪人—加工企业。薯农将生产出来的甘薯通过甘薯经纪人卖给企业进行加工。这种形式在甘薯主产区,特别是加工集中区较常见。

薯农—网络零售商—消费者。网络零售商指网上商城、大型电商。农民将甘薯出售给网络零售商,零售商将甘薯加工成产品后通过零售商或其他渠道供应给消费者。

中国甘薯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少量进口来源于韩国、泰国、加拿大等。2010—2014年,从印度尼西亚的进口量占比保持在70%以上。近两年,美国对中国甘薯出口量显著增加。中国甘薯主要出口中国香港、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德国、荷兰、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出口额前10的主要国家和地区。2019年中国出口甘薯(包括甘薯干、冷或冻甘薯、鲜甘薯等)共计3971.8万公斤。

甘薯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价格将进一步提高。鲜食型甘薯品种种植面积略有增加,淀粉型品种略有下降,总体种植面积相对稳定。受国家粮补政策、市场价格影响以及消费需求拉动,预计甘薯种植面积短期内将保持稳定。随着保健意识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甘薯新品种和加工品类的多样化,预计甘薯价格将进一步提高。

产业区域布局渐趋形成,区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甘薯产业将逐步向优势区集中,发展形成北方淀粉和鲜食用甘薯优势区,西南加工和鲜食用甘薯优势区,长江中下游食品加工和鲜食用甘薯优势区,以及南方鲜食用和食品加工用甘薯优势区。

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将显著提高。随着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及生产企业的发展,甘薯生产、加工及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甘薯产业结构和组织化程度也将显著提高。

甘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面临的风险

当前甘薯产业存在盲目性,生产经营风险高。甘薯深加工水平整体较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特别是品种更新慢,新产品研发力度不足等问题突出。

病虫害成为制约甘薯生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黑斑病、疮痂病、根腐病及薯瘟病等有蔓延趋势,危害大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病虫害成为制约生产的重要因素。

品种更新慢,制约加工业发展。虽然我国培育出了一些适合于不同加工用途的甘薯新品种,但推广速度慢,适宜加工的鲜食型甘薯品种少、品质差,制约了加工业发展。

新产品研发力度不足,企业品牌意识不强。甘薯加工主要以淀粉加工及粉丝、粉皮等传统食品为主,技术含量低,初加工产品占比高,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产业链有待进一步优化。

甘薯连作生产导致产量和质量风险加大。我国甘薯主产区相对集中,连作面积和连作时间日趋加大加长,甘薯产量不稳,质量下降。

种苗繁育质量参差不齐。薯农自繁自育种苗,导致品质下降,存在品种种性退化、病毒病感染严重、繁育技术落后、薯苗弱小等问题。

政策措施建议

加强甘薯育种,充实甘薯技术和人员培训。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究,积极选育适宜各地的甘薯新品种,促进品种多样化,推进育种进程。充实基层农技人员,提高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户种植管理能力和效益。

加强设备研发,促进产品深加工。通过加工与贮藏保鲜技术升级和相关设备研发,提高现有产品的科技含量,尽快扭转甘薯深加工技术落后的局面。

纳入良种补贴范畴,推进甘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农民种植甘薯的经济效益高于常规农作物,且甘薯多分布在丘陵山区,不与粮争地,是脱贫致富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消费者喜爱的健康保健食品,建议纳入良种补贴范畴。

建立高效的甘薯产业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大数据运行机制和高效的大数据服务模式,定期发布甘薯价格、市场供需和进出口贸易等产业信息,提高产业信息服务能力,确保甘薯产业健康、高效及可持续发展。

(报告撰写人:张超,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柳平增,山东农业大学农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猜你喜欢

鲜食甘薯淀粉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MMT/淀粉-g-PAA的制备及其对铬(Ⅵ)的吸附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蕉藕淀粉与薯类淀粉特性对比研究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