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的美国大爷,专挑中国选手“痛点”
2021-05-30严珊珊
严珊珊
“认识Randy10个月,从第一次见面蹲下来给我系鞋带,到现在的奥运会第五,一个伟大的教练,是他让我重新有了梦想。”8月3日晚,跑出东京奥运会田径女子800米第5名的王春雨,在微博发文感谢她的外籍教练兰迪·亨廷顿(Randy Huntington)。
这位68岁的美国传奇教练,2013年加入中国田径队,本来只是跳跃组教练,但他对每个项目都很关心,总给短跑组提意见,后来直接成了苏炳添的主管教练,又于东京奥运会开幕前10个月开始“远程指导”王春雨的训练和比赛。
东京奥运会上,他的两位中国爱徒,三天之内先后帮中国田径创造了短距离跑和中距离跑的新历史。
帮助苏炳添打开10秒大关
1982年,兰迪从美国俄勒冈大学运动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在来到中国之前,兰迪曾在美国和韩国执教,门下有多个得意弟子,最著名的两位是前男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班克斯和男子跳远现世界纪录保持者迈克·鲍威尔。
2013年,在中国田径队的“走出去,请进来”政策下,这位传奇教练以外教身份走进了中国田径队。
“他对任何一个项目都很关心,都很愿意去指导运动员训练。”中国田径名宿邹振先评价兰迪是一个“多事的老头儿”,在他眼中兰迪总是在田径场里不停地跑来跑去,一会儿给跳远组的队员们设置起跳点,一会儿又跑去短跑组提提意见。
“我喜欢教很多田径项目,我不喜欢仅仅局限于一种项目,我的思想会在不同的项目中得到不同的灵感。”兰迪曾这样解释他的“兼职”。
2014年,兰迪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测试和数据分析,指出苏炳添之前的百米技术存在节奏感缺失的问题——起跑转平跑很快,但在50米至60米时就容易节奏混乱,力量和速度逐渐下滑。在兰迪的建议下,苏炳添改变了起跑器上双脚的位置,并調整了自己的起跑脚。这样的细节变化让苏炳添得以将最高速状态保持到后半程,也推动了他的第一次蜕变。
2015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美国尤金站比赛中,苏炳添跑出了9.99秒的成绩,首次打开了10秒大关。
“他给我们的训练带来了很大帮助,首先是关于速度的概念;其次是节奏的变化。”苏炳添坦言,自己的突破离不开兰迪的指点。
2017年,由于苏炳添缺少教练帮助其日常训练,兰迪用他在中国执教的休息时间,帮助苏炳添进行训练,成了他的主管教练。随后,兰迪对苏炳添的技术、力量和体能进行了科学而客观的评测,帮助他改变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和脚掌落地后的发力方式,带来的成绩进步也很明显。
2018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上,28岁的苏炳添跑出了9.91秒的成绩,追平了卡塔尔归化选手奥古诺德保持的亚洲纪录。
2019年,30岁的苏炳添因为腰伤,无奈暂别赛场近18个月。这期间,兰迪一边利用关系专门到瑞士找到了费德勒的医生来帮助苏炳添治疗,一边利用更加科学的手段不断帮助他打磨各项技术细节。
在兰迪和整个教练团队的帮助下,苏炳添的状态恢复得不错,也为32岁的他能在东京奥运会百米短跑半决赛中创造9.83秒的新亚洲纪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兰迪相信我”
北京时间8月3日晚,26岁的安徽姑娘王春雨在东京奥运会田径赛场用时1分57秒第5个冲过终点,刷新了女子800米跑中国选手的最好成绩,也为中国场地中长跑翻开了历史新页。
“当别人都不相信我可以做到的时候,兰迪相信我,”赛后采访时,提到这位帮助她树立信心的外教,王春雨哽咽了,“他一直鼓励我,在他的心里,他觉得我可以战胜里面任何一个人。”
“也许别人觉得这个老头心很大、很自大,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教练,他很了解他的队员,所以我很相信他,这十个月他帮助我的东西太多了。”
王春雨说的“自大”,是兰迪非常希望中国选手拥有的自信。
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兰迪就表示,中国选手已经准备充分,只是缺乏足够的自信。
所以,引导中国选手调整心理,是兰迪工作的重点之一,他希望帮助中国选手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比赛和训练。
“体育心理学很重要,大家都用它来引导运动员面对各种压力、伤病,如果我们想往前更进一步,变得更强大更自信,必须做出改变,找到沟通的渠道。如果中国运动员想成为世界顶尖运动员,他们必须有那种渴望,有追求这个高度的心,才能达到这种水平。”
800米是一个对速度能力和有氧能力要求都极为苛刻的项目,王春雨能成为这个项目的中国绝对实力一姐,除了她个人的坚持和努力,教练团队的指导,确实离不开兰迪的帮助。
按照王春雨的说法,兰迪不能算是她的主管教练,只是通过“远程指导”帮她安排训练计划和改善个人能力。作为苏炳添的主管教练,兰迪10个月前才开始指导王春雨的训练和比赛。
但正是这10个月的指导,帮助王春雨完成了蜕变。
如今,是兰迪加入中国田径队的第8个年头,这段执教岁月,也是他职业社交网站的主页上,离开美国后最长的一段工作经历。
从刚来中国时感叹“任重道远”,到如今目标正在慢慢实现,这位68岁的美国名教头,陪伴中国跳远、短跑和中长跑项目走过了巨变的8年。
(蔡忆彤荐自《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