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融合

2021-05-30王丽

语文建设·上 2021年2期
关键词:汉语言汉语协同

王丽

书名: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郭锦桴

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年

ISBN:9787100067393

定价:62元

汉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如今,汉语言文学已经发展成一门专业的学科,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语言文学知识,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诚然,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那么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又是如何协同发展的?郭锦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极其丰厚,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力量来源,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精神基础。由他所著的《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以汉语为切入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了深入探析,通过对汉语的介绍引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对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协同融合进行了研究,对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展示了汉语言文字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紧密关系及其所表现出的特征,同时具体论述了其中蕴含的精髓。该书共由十八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自序,主要是对汉语的起源、发展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总体介绍。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之上,更为详细深入地介绍了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分别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语言迷信的角度入手,探讨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阐述汉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的承载作用;作者认为在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汉语逐渐走向有序规范,进而能够更加有力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第六章至第十章主要围绕不同文化取向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展开,阐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制度文化、民族文化、意识等文化取向都会对汉语的发展产生影响;此外,佛教文化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社会交际文化推动汉语走向文明,地域文化使汉语更加亲切生动,外来文化增加了汉语的包容性。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出发,展现了汉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协同融合;作者认为汉语色彩词的表述特点契合了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为传统文化增添了一抹与众不同的色彩,而汉语数词的多样性则为中国传统文化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此外,汉语博大精深的引申意味充分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性,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感更加强烈。第十四章至第十八章从成语、姓名、地名、親属称谓、古代官称谓的角度,阐述了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协同融合的。不难看出,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变化,在协同融合中推动着中华文明走向进步、走向更远的未来。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用不枯燥、不肤浅、不生涩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汉语的魅力,让读者体悟到语言学习的乐趣。通过阅读这本“语文小百科”式的书,能全方位提升读者的语文水平,让读者深刻了解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汉语的发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汉语言汉语协同
学汉语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