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语境下开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2021-05-30郑昀徐林祥
郑昀 徐林祥
【摘要】“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承担着弘扬与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功能。与其直接关联的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单元选文多数存在增删修改,有鉴于此,本文引入真实语境建构模型,在原稿与选文并存的共时语境中,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选文文字改动对彰显作品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开辟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的新路径。
【关键词】真实语境,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深度理解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隶属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程,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三个学习任务群一起,成为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阶段的课程内容。高二学段的研习强调问题导向与任务驱动。在2020年统编语文教材国家级示范培训第二期讲座中,尤炜围绕“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教学思路与建议,提出“整合式研习”的教学理念,认为相比必修阶段大单元、大任务的教学,选择性必修阶段的研习应控制篇目的数量,更注重“联系的发现和规律”,要由点到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组织主题学习单元。主题可以包括“战火中的情感与诗意”“革命意志与斗争智慧”等,可以开展跨媒介语文学习活动,比如对比革命题材长篇小说及其电视剧、电影改编作品,研讨改编得失。以上建议虽是个人化的、简练的,但对研习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至今,学界针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研究成果有期刊论文十八篇,硕士学位论文九篇。其中,在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教材出版并进入分批实验(2020年秋季)后发表的成果仅有六篇,皆为期刊论文。现有研究显示,论者普遍关注到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实施难度,但尚未出现针对与该任务群直接相关的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涵盖的选文解读、研习任务设置的成果。本文将立足教材实际,对相关问题展开探索。
一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共有十一篇选文,文体多达七种,涵盖开幕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回忆录(《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纪念性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报告文学(《包身工》)、小说(《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两个单元在各自单元导语的第三段,提出了单元核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核心任务是:“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作品内涵,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获得崇高的体验;把握不同体式作品的风格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核心任务则是:“深刻认识革命历程,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两个单元核心任务的设定都在提示我们:体式特点的审美鉴赏与革命文化内涵的理解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两个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都各自设置三个分任务,对单元核心任务进行了分解。比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研习任务第二题,先指出该单元的作品兼具抒情与理性思考,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选文进行小组研讨。再如,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单元研习任务第二题,先表明《包身工》选取的人物、事件、环境都是真实的,但同时又运用了塑造形象、营造气氛等多种文学手法,兼具新闻性与文学性,再要求学生围绕该点写一篇札记;第三题则要求学生选择《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党费》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说说人物典型性体现在何处。这些问题都是单元导语明确要求学生探索的不同体式作品创作风格的进一步细化。而两个单元的学习提示已经为师生提供了一些完成上述任务的“现成话语”。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学习提示指出,该文注重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且重视“以言见人”,用人物话语深化思想内涵。这一提示正是对该单元研习任务第二题提到的选文兼具抒情与理性思考这一特点的阐释。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包身工》一文的学习提示,点明作者通过真实再现包身工的恶劣生存环境,能够突出帝国主义对包身工的残酷迫害,而大量的细节描写也能激发同情。针对《荷花淀》等三篇小说的写作手法,编者也同样在学习提示中列举出水生嫂的动作、神态描写,强调细节的作用。此外,学习提示提供的这些现成话语是陈述性的,是结论,也是学界的公论、定论,教师如果不为学生的研习发掘更多的资源,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深度。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拉近当代学生与革命传统作品的心理距离,教师往往从课内外寻找更多的革命传统篇目,或查找大量文献,寻找其他有关评论,甚至过度依靠实地探访,以期设计出让学生“动起来”的深度活动。相应地,溢出语文学科认知情境、超出有限学时的现象由此产生。而这些现象在近几年相关研究论文呈现的实证研究与教学实践中,也确实存在。
二
发现新的联系与新的规律,需要新的文献,以及新的语言事实。要做到这一点,又不至于让研习篇目数量无限增多,就不能只见“任务”“活动”,而不见“情境”。“情境”一词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出现三十三次之多。与同样高频出现的“任务”“活动”一起,被称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支点。要设置出有效的、有意义的,又有挑战性的研习任务,仍然不能忽略“情境”这个重要依凭。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境”的诸多表述中,“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即“真实语境”,被用于课程性质及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笔者认为,真实的语境之“真实”指向客观存在性,具體来说,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以及汉语语体、文体鉴赏、创造规律(概称为“规则、规律”)是客观存在,语言运用活动及其产物同样是客观存在。通过引入索绪尔“共时”“历时”语言观梳理其互动关系,真实语境的呈现状态可描述为四个维度。(见图1)第一与第二维度是共时语境和历时语境中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以及汉语语体、文体形式审美规范对语言运用的制约作用,该作用是稳定的、普遍的;第三与第四维度是共时语境和历时语境中语言运用活动及其产物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规则以及汉语语体、文体形式审美规范的能动作用,该作用是变化的、特殊的。“共时”强调“共存”,“历时”强调时间因素带来的演进。
四个维度循环往复,为探寻选文内在的联系及创作规律提供了多种可能,并最终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协同培养。
结合以上真实语境的生成路径,反观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所有选文,显然,选文本身并不存在难以理解的语言规则。特定文体审美规范对选文创作的制约作用,或者说选文创作对特定文体审美规范的顺应的能动作用,也都有助读系统提供的现成话语可以使用。从助读系统来看,编者的重点放在阐释选文内容上的共性与形式上的个性,此时,教师要设置彰显语文学科特性的有深度的研习任务,就需要着重关注选文在共时语境或历时语境下,对特定审美规范的发展性、超越性。也就是说,需要能够发掘选文经典价值的研习任务。教师建构学习情境的出发点转化为:建立有助于学生探索选文创作如何丰富、发展特定文体审美规范的共(历)时语境。
深度揭示选文在创作层面的积极的修辞功用,需要在互文对比中实现。但是,经典选文看上去天衣无缝,难以看出选文的典范性,又因选文文体多样,在单元内部或外部都难以建立深入研习的参照系。笔者考察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全部选文的课下注释第一条,发现十一篇选文中有六篇选文在收录进教材时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改动。通过注释可以发现,这六篇选文选人时,有的有删节(《长征胜利万岁》),有的略有改动(《别了,“不列颠尼亚”》《党费》)或有改动(《荷花淀》),有的有删节也有改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包身工》)。鲁迅认为,已有定评的作家的作品,表明的是“应该怎样写”,读者不易领悟。只有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才能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要知道“不应该那么写”,就要从未定稿本中去学习,这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法。改动前的原文,其实就相当于“未定稿本”。教材编者的改动相比原文是否对文本经典意义的发挥更有帮助,这是一个既能拉近学生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距离,又能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研习任务。
如何让这一研习任务更好地由点及面?这需要用更大的项目来统摄。前文提到的“战火中的情感与诗意”“革命意志与斗争智慧”等专题名称,虽然可以统摄这种研习任务,但这些专题名称更关注内容这个“面”,未突出形式这个“点”。站在更宏观的历时视角,这些反映革命胜利、国家解放、百年历程的篇目,同时也是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艰苦斗争,在走向民族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不断奋进的作品。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强调,要“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要“深刻认识革命历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选文文字改动对彰显作品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设置专题,建构语境,引导学生比对选文与原文的差异,进行深度研习。
三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六篇选文及改动前的原文,属于多版本共存,形成共时语境。从选文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时间跨度来看,六篇选文反映的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在进行版本异文的比较时,师生尤其要关注那些对于突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光辉形象,具备积极修辞功能的改动。
写作于1936年的《包身工》的作者夏衍,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开展工人运动的中共地下党员。他从当时日本殖民者在上海开设的纱厂中,获取大量真实素材,创作出了这篇反映被帝国主义及其帮凶压迫、残害的“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报告文学。被收录进教科书时,该文也是所有六篇选文中文字改动数量最多者。笔者对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夏衍选集》下册中的原文进行统计,发现改动多达三百多处。
首先,《包身工》距今已经有八十五年的时间跨度,真实、准确仍是报告文学的第一生命。编者改换了语法不符合当下使用习惯的字词,如把所有原文中用来表示“相似”“好像”的“象”替换为“像”;把所有的“除出”换为“除了”;把定中短语中的“地”换为“的”,把带有方言色彩的“白相人”改作“流氓”等,把看守工厂的“印度门警”改为“红头鬼”(包身工口中的印度门警)。再如,文中表现包身工清晨在混乱环境中吃粥的场景,原文中“十几只碗,一把竹筷”,选入课本时被改为“几十只碗,一把竹筷”,就是为了与作者记录的“带工”管理的包身工少的也有“三十五十”这一数据相符。
其次,有的修改一方面凸显了压迫者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突出了以“芦柴棒”为代表的沦为包身工的农村女孩的苦难命运,同时赋予作品更高的文学价值。这种对比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细节的真实和作者对现实的理性思考。如作者描写带工老板言语辱骂试图与家人通信的女工:
【原文】揍死你,给大家做个样子!
谁给你写的信?讲,讲!
【课文】揍死你,给大家做个榜样!
信谁给你写的?讲,讲!
“榜样”有更强烈的讽刺意味,“信谁给你写的”相比“谁给你写的信”,尽管只是语序的调整,但改后语气更强,更能突出带工老板残暴的嘴脸。
再如,《包身工》原文通过记录、描写包身工们晨起、上工时的状况,已经充分渲染出引人同情的氛围,编者直接在原文提出音响、尘埃、湿气等包身工面临的三大威胁后,删去三大段细致介绍恶劣环境的语段,更有助于氛围的凝聚。
编者將作者饱含深情的议论也作了修改,有的删改幅度较大,举例如下:
【原文】在这千万的被饲养者的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希望……
【课文】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
【原文】黑夜,静寂的,死一般的长夜。表面上,这儿似乎还没有自觉,还没有团结,还没有反抗,——她们住在一个伟大的锻冶场里面,闪烁的火花常常在她们身边擦过,可是,在这些被强压强榨着的生物,好像连那可以引火,可以燃烧的火种也已经消散掉了。
不过,黎明的到来还是没法可抗拒的……
【课文】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以上两处修改,尤其是第二处,将“长夜”改为“黑夜”,与加入“没有温情”四个字一样,更让读者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解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群众为目的,具有无比的崇高性。通过删减语句,黑夜的静寂与黎明的到来,构成更明显也更震撼人心的反差。同时,更简洁有力的“无法抗拒”四个字,也让穷苦人民终将反抗这一坚定信念得到强化。
中国共产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革命传统,以及党和人民紧密相依,忠诚于革命的感情,在反映1934年共产党员在山区开展地下斗争的小说《党费》一课中,也通过改动原文得到了强化。比如,王愿坚笔下的“我”因为与其他地区地下党的交通线被敌人切断,以往生活、斗争都与群众在一起的情形发生了变化,感到“浑身有劲没处使,觉得憋得慌”,进入教科书时,编者仅加一字,改为“浑身有劲没处使,觉得真憋得慌”;再如,当党员黄新执意要把自己腌的一筐咸菜充作党费,让“我”带给山上的同志们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原文】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_
【课文】只要有咱的党,有咱的红军,说不定能保住多少孩子哩!
此处语境中,“我”劝说黄新同志把咸菜拿给她的孩子吃,但黄新心中只有在山上缺盐的红军同志,因此她的话语情感重心在于“咱的党”“咱的红军”,编者将逗号去掉,语句重音后移的同时,语速加快,更能表达黄新为党、为红军而奉献的迫切心愿。此处对话节奏的紧凑,也与后文“白匪”突然出现搜人,黄新为保全“我”而智斗敌人,最终献出生命的扣人心弦的情节形成更好的呼应。
标点符号的改变对人物个性特征的影响,也体现在小说选文中。反映抗日农村妇女勇敢精神的小说《荷花淀》结尾,孙犁描写了刚经历过荷花淀伏击战的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因目睹子弟兵丈夫的成功伏击,心中不甘落后,纷纷表态,如:
【原文】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
【课文】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
【原文】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课文】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在原文中,“打仗有什么出奇”用逗号而非问号收束,显得语气更为轻快,能凸显青年妇女此时的好胜心;同理“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后跟叹号而非问号,是因为该句逻辑重点不在询问不成立队伍是否能出门,而是表达自己也能和丈夫一样英勇杀敌的感慨。因此,这两处标点符号的改动是否贴切,值得商榷。
记录红军长征胜利时刻的回忆录节选《长征胜利万岁》,则主要是通过删节的方式,让红军长征最后一战和全军干部会议召开的历史时刻更为突出。这篇课文节选自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杨成武回忆录》第三章《长征》(下),原题目未改动。原文在选文起始段之前,还有六个段落近千字的篇幅,记述1935年10月14日直到18日,作者所在的红军长征队伍行经陕甘边界老爷山古庙,在元城宿营时回忆明朝李自成农民军历史等场景。编者删去此六段,或除了篇幅长度的考虑,还能让读者直面作者因长征胜利而由衷欣喜与激动的高昂情绪。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6年~1966年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河南兰考县委原书记焦裕禄就是这个时期涌现出的革命烈士。焦裕禄精神作为中国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不竭思想动力。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第1版,首次刊发了穆青等人创作的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的光辉事迹走向全国。原文比现今教材中的选文多出三节,各节小标题依照顺序排列分别为“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在八个小标题中,有六个都是焦裕禄在工作过程中的真实语录。可见,学习提示中提到的“以言见人”,也表现在引发读者深思的标题的创作上。
对比选文,可以发现,“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经”三节原文有而选文无。这三个部分反映的主要是焦裕禄在任县委书记时,对身边的干部以及兰考的贫下中农进行思想提升的事迹。如“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讲的是焦裕禄在县委领导中间不断进行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树立了消除“三害”的信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讲的是焦裕禄面对兰考县抗灾斗争发展不平衡的事实,认真学习毛泽东主席的著作,最终通过在誓师大会上树立贫下中农奋斗典型,激发出群众的革命豪情。教學中把这三个部分还原到课堂,一方面,可以使焦裕禄的形象更为丰满,学生更能感受到以“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为特征的焦裕禄精神;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发现课文以有限的篇幅,保留的五个小标题及其内容,是最集中体现焦裕禄精神的部分。
由此可见,突破单篇解读的藩篱,建构共时语境,对比选文与原文,在党的奋斗历程这一更宏观的背景下,完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研习任务,可以彰显作品的思想深刻性和语言规范性,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实际上,两个单元内部未出现过增删改动的选文,以及篇幅更长的课外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也可以与本文具体讨论的课文构成时间跨度更大的历时语境。篇幅所限,不再展开论述。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对难度大、选文多的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而言,新材料与新理论、新方法同样重要。这里的“新材料”,主要依靠对教材、选文本身蕴含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资源的发掘来获得。
《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 李行健 主编
该词典在国家语委的指导和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支持下,在著名辞书学家李行健的主持下,由20多位专家历时数载倾力打造而成,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曹先擢,著名教育家柳斌等担任顾问。作为一部中型语文词典,《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以贯彻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宗旨,收录《通用规范汉字表》全部汉字8105个,收释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约40000条,提示易错的字词读音、写法、意义和用法等约3000处,辨析同义词或相关词语2000余条。此外,该词典对多音字音义加以集中展现,对汉字笔画、部首、结构、组词作了全面呈现,注重实用性和规范性,贴近汉语学习和应用的实际需求,适合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尤其是广大中小学师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