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义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结合性探究
2021-05-30米小夫
米小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阶段的日常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并且围绕着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也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强大的助动力。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谈谈在构建主义视角下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 构建主义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139
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高中教育更加强调实用性和目的性,所谓的实用性就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能够和未来的行业实践接轨,而不仅仅是应对考试;而目的性则是不论高中生物还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最終目标都是通过知识塑造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也就是本文所要探究的构建主义理论。针对构建主义理论的实现,素质教育强调学校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需要,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新形势下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衍生出诸多教学模式,而本文中所要探究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接下来,本文就结合构建主义理论谈谈高中生物这门学科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结合,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探究出一条新路径。
一、构建主义理论下高中生物教学标准分析
1.温故而知新。构建主义属于认知理论的一部分,最早是由瑞士一名心理学家所提出,之后经过众多心理、教育方面学者完善才呈现出当前的丰富理论内容。构建主义认为,知识学习具有连贯性,即学习者需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所以构建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我们所讲的“温故知新”,通过回顾、归纳等过程,逐步构建起对知识的进一步认知。所以在构建主义理论支配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以原有生物知识为基础,进一步搭建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从而形成学生的整体性认知体系,构建起学科思维。
2.理论应用于实践。构建主义理论所秉持的另一个教学理念就是,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下,主动适应周围环境,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打破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论是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还是其他教学模式,都需要在此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科探究性、专业性突出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二、多媒体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价值
1.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呈现。高考是学生避不开的升学门槛,所以知识教学永远是高中教育的重点。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在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下很难对所有学科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在内容的呈现方面“做文章”,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直观性、多层次地进行知识的呈现,尤其是生物实验案例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为直观,也更加有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营造探究式课堂氛围。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学习意识。让多媒体技术参与高中生物课堂,在给学生带来新的知识学习体会的同时,也更有利于教师各类教学手段的展开。如教师通过视频、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插入趣味性视频和对应的微课资源等,让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由性和平等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主义下多媒体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的策略
基于构建主义培养学生的学科认知体系,塑造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习能力的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当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呢?此部分就结合高中生物学科的特性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多媒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思维。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摆正教与学的位置关系。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担任启发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课前问题的设置,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听课过程中形成边消化边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而逐步塑造学生的学科思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知识讲解的层次感,尤其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以单元为单位知识的连贯性较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突出教学重点内容,从而合理划分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着重学习和掌握某一部分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
2.多媒体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在实际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观察力、探究能力等,从而为做好实验奠定基础。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验操作过程,带领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养成在实验中印证所学知识,从实验中提出质疑,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多媒体设备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大多数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需要多人合力完成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通过信息化平台呈现有针对性的“微课”,尤其是针对重点的试验操作给予学生指导,进而引导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培养分工合作的能力。
总之,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重点需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学习能力这两方面。上文所分析的几点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理论探究的角度来说,以上所提出的几点教学建议囊括了绝大多数情况下高中生物教学所能呈现的问题和特性,希望对其他生物教师的教学改革探究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李亚龙.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生命世界,2010(4):94-96.
[2]刘琳.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中生物信息技术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c00):66.
[3]曹元.关于高中生物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6(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