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
2021-05-30卢庆广孔洁
卢庆广 孔洁
摘 要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将是新课程改革推进中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常态学习方式。基于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重要转型阶段,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策略,以期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课堂提供保障。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教师专业发展;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优课;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3-0010-03
0 引言
2020年初,一场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信息化学习工具与网络资源在被迫中加速重组与创造,全国各地中小学校实施“停课不停学”,助推教师被动适应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促进教师学科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信息素养的提高,挑战新常态下的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改革实施推进到深水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如何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文根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职场时间、课堂教学水平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划分出三个重要转型阶段,提出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有自己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定位标准与学科范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混合式学习策略,促进自己快速成长。
1 快速学习、尽快入格
“格”在百度百科中有很多种解释,而本文中的“格”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学科领域中的“标准、范式”。“快速学习、尽快入格”通常是指从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时间在3~5年或处于初级职称阶段的教师。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陌生的,学术研究还处于探索起步期,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是新手。此时,如何尽快融入学科教师队伍中,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很关键。新时代、新征程,课堂教学的改革从新课标研制开始,年轻教师要快速学习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多观摩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上推出的“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课例、“一师一優课,一课一名师”课例、“安徽省中小学微课评选”课例、“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优秀论文等教育教学资源。
初入职场,年轻教师要敢于学习、善于学习,线上学习优秀课例,线下研读课标教材,多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举行的线上线下教研活动,虚心向年长教师请教,多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敢于承担示范课、公开课等挑战性任务;要勤于思考、勤于创新构思设计课堂教学课例,多动笔记录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创新思维灵感,勇于尝试撰写信息技术学科专业论文参与评选或发表;要多动脑思考信息技术社团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积极主动辅导学生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和科技创新等各级比赛活动。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贵在参与、积累经验,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学科大家庭队伍中。
从初入职场开始,经过三到五年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力争在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达到高质量要求,在论文评选、信息化大赛、辅导学生等多项县市级比赛活动中崭露头角,尽快从一名新手成长为合格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成果水平达到高质量成果要求,尽快“入格”。
2 名师引领、尽早出格
“名师引领、尽早出格”通常是指在学科领域深耕5~10年或具备中级职称的中青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历经几年快速学习期,迅速成长为合格学科教师。中青年教师是学科领域研究的排头兵,面对此轮新课程改革,能够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名师指引下,静下心来研读新课标,品读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站在学科巨人的肩膀上与智者对话,与学界大咖交流,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范与学术研究风格。
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催生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外出交流探讨的机遇,中青年教师应在名师指引下继续奋进前行。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面对数字化学习工具与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心中要有奋斗目标,要胸怀名师梦想,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奋斗的学习精神。怎样学习?如何学习?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经验。
2.1 先观摩自己录制的优课,找准存在的差距以及不足之处,思考怎样改进、如何克服不足,精心设计好优课
在名师引领下以及省市级教研员带领下,多参加省市级优质课大赛评选活动,认真观摩省市级优秀选手如何掌控课堂教学,重在研究课堂学习活动的细节安排与衔接以及灵活处理方式。例如:学情分析掌握得到位吗?新教材内容与新课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评价标准等处理得恰当吗?项目学习的理念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落实了吗?项目学习活动的各环节设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衔接得紧密吗?小组成员的分配以及小组间的合作探讨安排得合适吗?分层教学如何落实?如何保证课堂教学中尖子生“吃饱”、后进生“吃好”?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如何探索增值评价的实施落实?多反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磨课在各级大赛中很常见,其实就是反复修正的过程。
2.2 优秀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在学术功底上下苦功夫,优质课堂教学的背后必然蕴含着学科内涵与本质的渗透
新课标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的依据,新时代教育评价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对于新课标的解读,中青年教师需要耐住性子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专家的各种培训报告以及学科领域的知名专著,还可以认真研读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书籍以及国内外教育专家的名著,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涵养自己在学科领域的文化底蕴与学术功底。通过阅读专著,可以更好地为优质课堂教学创造条件。学术论文是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吸取古今中外教育界学者的学术精华,经过优质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反思课堂教学中学科育人的本质,提炼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沉淀,形成学术理论成果进行发表、加以推广。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优秀期刊很多,中青年教师应多研读《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两本中文核心期刊,这两本核心学术期刊刊载的教育技术领域的学术成果,动态折射出教育技术学科的前沿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学术功底快速成长的加油站。《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是紧贴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学术期刊,能够帮助学科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高度以及拓展学科知识的宽度,是适合学科教师阅读的刊物,也是学科教师展现学术功底的较好期刊平台。不仅要领悟别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内涵,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炼、推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与各位同仁探讨交流。
2.3 数字化技术更新速度很快,优秀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组织好学校信息技术社团活动,培养更多信息技术爱好者,传递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但是新技术学科思维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在立德树人思想指引下,开展好信息技术社团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數字化学习工具与资源的融合与创造;围绕以项目学习创作数字化作品为载体,在项目学习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新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在亲身感悟中建构学科思维的本质。
中青年教师经过名师引领、专家指导,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促进学科能力快速成长,在专业发展中建构自己的课堂教学风范以及学术研究风格,生成具有真才实学的优秀课堂教学课例与学术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风范中深入研究,在实践与探索中提炼学术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研究风格并发表在高质量学术期刊上。此时,对于中青年教师来说,学术研究成果的积累不要仅仅满足于早期的高质量,更要在保证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快速量产,尽早“出格”。
3 深度研究、形成品格
“深度研究、形成品格”通常是指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领域深耕数十年以后,一般都评上副高级职称的中老年教师,在县市级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还想进一步深度研究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术问题,胸怀大志,想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教师——名师。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中老年教师仍需胸怀梦想、砥砺前行,借助新课改的机遇向前冲,在新课改中勇挑重担,承担起新课改航行中舵手的职责,成为县市级学科课程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培训者;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要具备新课改学科带头人的学科关键能力与学术必备品格,立志于深度研究学科领域深水区中难啃的“硬骨头”。笔者从两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3.1 新一轮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改革是颠覆性的,是从学科的本质培育进行改革
传统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的操作应用为主,而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以开展项目学习活动为载体的学科思维的培育。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出四大核心要素: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学科带头人应提早谋划、深度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科大概念,静下心来聆听学科核心素养课标组专家在全国各地的网络培训视频以及教育技术大咖在学术研讨会上探讨交流的技术前沿论坛。例如:高中信息技术课标组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1]在多个培训会上都提出要重塑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那就只有培养学生学科思维的本质——计算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2]
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撬动点也是学科的本质问题。因此,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深度研究学科的本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利器。
3.2 在县市级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要始终保持带头作用,无论是课堂教学风范还是学术研究风格,都要站到学科研究领域的制高点
中老年教师应深度阅读新课标下五种版本的新教材,进行相互比较,挖掘每版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优点并进行重组与创造,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案例,展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风范;深度研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之间的深层关系,敢于提炼自己的学术研究观点并发表到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知名学术刊物上,与全国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及学者进行交流、对话、探讨。
学科带头人在主持省级教科研课题或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时,应俯下身来培养中青年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以及辅导学生的能力,在省级课题研究中力争突破学科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
名师品格的形成是在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基础上,能够稳住量产学术研究成果的前提下生成的质变,是课堂教学风范与学术研究风格在品质上的提升与跨越。
4 结束语
综上,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通过多年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先快速学习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科教师;再融入学科教师队伍中,在名师的指引下奋进前行,拓展学科知识的视野与挖掘学科本质内在的逻辑关系,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范以及学术研究风格;最后生成高质量与高品质的教学研究成果,从而塑造自己的教育教学品格。
参考文献
[1]熊璋,邵红祥.重塑信息科技教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4-9.
[2]何克抗.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和教育变革着力点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8(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