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与中国读者见面

2021-05-30

藏书报 2021年26期
关键词:冯氏丛刊冯先生

近日,《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全100册)出版首发式暨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张广然,《丛刊》主编翁连溪、刘禹及各大图书馆的研究人员参加活动。

《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

书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文物出版社出版。自2017年春立项至今,历时四年,现已正式出版。作为

部规模巨大的彩印图籍,《丛刊》收录欧洲著名中国古籍收藏家、研究家,英国伦敦木版教育信托(MET)创始人冯德保(Christervon der Burg)先生近四十多年来苦心营求于世界各地所收藏的中国古籍善本影像。

在中国古籍和版画收藏领域,瑞典的冯德保先生享誉海内外。冯先生早年师从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先生,毕业后在斯德哥尔摩的东方博物馆工作,从事中国印刷术和中国古版画的研究。1972年,他与普林斯顿大学汉学家艾思仁先生,在斯德哥尔摩创立了经营东亚古籍的书店“寒山堂”,1977年因业务调整,寒山堂迁至英国伦敦并在此扎根,不断拓展及扩大其业务,至今已有44年。

为推动西方对中国古代版画的研究,1997年,冯先生创立了欧洲木版基金会(现更名“木版教育信托”)。以此为开端,十年间,他频繁来华,造访国内众多收藏机构、艺术院校与私人藏家,与众多国内学者、藏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冯先生宏富的收藏阵容,也引起了国内古籍收藏界的重视。2017年,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研究馆员、著名古籍鉴定专家翁连溪先生与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刘禹先生多年的努力奔走,《歐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一书正式在文物出版社立项。期间30余位专业横跨古籍研究、鉴藏、出版,版画艺术研究、创作等众多领域的中、英两国专家学者陆续加入。

该书主编翁连溪先生介绍,这批珍贵资料都是首次公布于世,是冯先生近四十多年来奔波于世界各地,结合自己丰富学识所得的珍贵版画古籍。本书共精选冯氏藏中国古代图籍140部,收录内容时间跨大,种类繁多,印刷形式多样,为印刷史、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围绕着冯氏收藏,他还与文物出版社进行多项合作,如在制中的《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续编》,预计于2022年出版;正在策划出版冯氏版画收藏中在世界范围内首屈指的最精华部分——冯氏藏“姑苏版画”。届时将会有更多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精品与国内广大读者见面。

从东西方不同艺术史角度诠释中国古代版画艺术

张广然(文物出版社总绵辑)

两位主编与冯德保先生相识多年,共同的爱好以及学术上的探讨交流,增加了彼此间的情谊和信任。冯先生希望这些珍贵的藏品能在国内出版,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为研究者提供更多更新的研究资料。

我社有幸成为这本书的出版单位。立项后,编委会紧锣密鼓地组建,冯德保先生为总顾问,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老师担任学术顾问,为本书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

翁连溪、刘禹两位主编在框架结构和内容选定上,定下了基调。在编辑过程中,他们两位与冯先生沟通藏品细节,整理英文提要,付出了极大的心力。同时,编辑团队又邀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杨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乌日切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李双,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员及章伟,四位老师担任副主编。他们依托各自的专业领域知识,配合两会主编开展编纂工作。同时,编委会中,海内外30余位编委成员也分头行动,从多方面给予了建议,提供了帮助。

作为出版方,做好项目统筹是我们的责任。编委会组建后,我们多次组织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共同探讨了丛书出版方针和出版计划,并着手安排工作流程。我们专门为丛书的出版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由内容编辑组和美术编辑组构成,两个工作组同时进行工作。编委会在学术研究和内容撰写的同时,美术编辑组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图片扫描和图片的调整,5万多张图片,扫描、修图、调色、打样,反复比对色值,力求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这项工作长达两年之久。之前内容编辑组也在不停地与专家学者沟通,文字部门的修订、审校,最终高质量地完成了出版工作。

这套书区别以往的影印图集,它不仅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同时具有学术分析解读和研究价值,本书收入的这些珍贵的图集,都附有中英文双语提要,两种语言的提要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由中英两国学者分头撰写,以两国学者不同的视角,展现出当下的中西方学术界对版画艺术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这在古籍整理出版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形式,从而使本书体现出海外中国古籍收藏家与研究家,对中国版画艺术区别于国内同行的不同偏好,也为收藏史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思路。

这套书成功获得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也正是由于这套被广泛认可,《续编》再次荣获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制作,预计在明年9月出版。

一部收录数量最大的私人藏版画图录和研究性著作

翁连溪(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我跟冯先生已有20多年的交往,是宋平生老师介绍我们相识的,后来我们因为都有藏书的爱好,因书相知,因书成友,亦师亦友。

冯德保先生是热爱中国文化的汉学家,在中国古籍版本鉴定和版画收藏领域名声甚隆,是一位从事中国古籍收藏与研究的国际学者,他年轻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艺术史,期间对中国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从1997年至2007年间,他多次访问中国艺术家和相关艺术院校,共收集了8000余幅现当代版画。自2000年退休以来,他一直积极致力于中国古版画的收藏,其中18世纪中国姑苏版画的收藏体量目前居世界前列。

我们与冯先生接触后,他表示,自己年纪越来越大,希望这些藏品可以回流到中国,而且我们跟他谈这些藏品能否数字化,他也同意。藏品回流有三种方式,一是数字化回流,一个是出版回流,还有一个是实物回流。冯先生乐意将中国的文物通过适合的方式回归中国,最后我们谈到出版工作,他说出版回流更好,出版回流的同时就是数字化回流。数字化成果可以最大程度提供给各大专业院校教学使用。目前第一辑出了140种,还将出版第二辑,到时基本可以完整体现冯先生500部古拓印版画的规模,也能反映冯先生的藏书状况。

另外,这部丛刊每种图籍分别由中、英两国学者撰写双语提要。两种语言的提要并非对应关系,而是角度不同的研究,展现了当下中西方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标志当今版画史研究进入新阶段

范景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史研究所所长)

我国版画之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版画的收藏、整理和研究,则建基于郑振铎先生一代,1939年《中国版画史图录》的出版,是一个里程碑,拉开了版画史研究的序幕。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之后,居然没有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的相关书籍能踵事增华,日新代异。祝贺《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的出版,正是因为它弥补了这一巨大的遗憾,而且也因为它标志了当今版画史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是继续郑振铎先生之路的又一个里程碑。能取得这样一个巨大的成绩,与翁连溪、刘禹等人的精勤工作息息相关,尤其与他们仍在努力实现的抱负有关,因为,他们还将出版第二辑、第三辑,还将出版姑苏版画集和年画集。这些版画集将构成的不仅是中国版画史上的最大规模的图像集,它也是促进艺术史、历史等学科研究,乃至呈现中国文明史的一部大规模图像集,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每一件流散在国外的文物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沧桑的故事

陈红彦(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明国,从早期的版画到明清时期的版画有很多精品,展示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应该说,这在印刷史研究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料,史料价值非常高。刚才各位老师都提到艺术史,包括绘画的、版刻的研究。版画研究这几年一直是一个热点,受到社会关注,这一类的选题也很受市场欢迎。

这个项目,将冯先生收藏的这么大一个体量的东西从海外请回来,让母语国家的学者、爱好者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里面的精彩内容,我认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而且将来还可能有其他海外藏家的东西在中国出版。祝贺这样一套精品丛刊的出版,能让更多人分享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收藏成果。

同书异本,择善收录,丰富了书的版本内涵与学术价值

宋平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馆员)

我与冯德保先生认识30多年了,通过接触发现冯先生具有丰富、高质量的收藏,他不光是收藏,还非常注重研究。

冯先生在同书异本的收藏方面很下功夫,就是同样的书,不同的印次不同的版本,做得非常有特色。此次出版,择善收录,悉以观之,丰富了整本书的版本内涵与学术价值。

这套书是出版外国人收藏的中国的古代版画,这在我国还是首次。此次出版,量大质精,门类齐全,宗教、方志、金石、戏曲、小说、戏曲、画谱、教育、科技等众多门类都有。在中国古代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冯先生大多数都具备,这很了不起。我认为这套版画不仅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而且对研究中国美术史、古代印刷史都具有学术意义。

这套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影响重大。对中国古版画的研究,我们目前是比较薄弱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始资料不好找,很分散,一般像明清代的版画都是善本,一般人接触不到。此次文物出版社将这些精美的、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版画作品集中整理出版,对学术界、广大读者,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中国古代版画的一部简明的图录

李云(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研究馆员)

大概是十三四年前,我就见过冯德保先生。那是冯先生和艾思仁先生一起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时给我的感觉,艾思仁先生比较活泼,冯德保先生有些刻板。但认识久了,就发现冯先生的典型性格,就是比较执着。所以他能有今天的这种成就,我想就是和他这种执着的性格有关,于是才成就了这样一个伟大的收藏家。他的人生完成的是一个从访书者到爱书者,再到一个成功的图书经销商,后至一个极富成就的收藏家的转变。他是把这种视角置于国际化,并秉持他对此的认知和理解,在全球范围内孜孜不倦地搜求,行踪遍及欧美及日本各地,凡有中国古籍的地方,大都有其身影,正是这种坚持使他对中国版画的收藏日趋宏富乃至独一无二。

《丛刊》收入全面,从分类上来看,如果按中国版画样式演变大致可以分十类的话,那么冯氏藏书以及这个部书里所收的内容,囊括了中国古代板块所有的样式技艺。在时间跨度上,上始于宋下至民国,内容涉及宗教、金石、画谱等11个门类,综而观之,《丛刊》可谓是中国古代版画在不同门类的书籍中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一部简明的图录,是继郑振铎先生之后,中国出版史专类图录编撰研究的又一巨制。

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版画提供素材

杨健(本书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

这套丛刊收录内容时间跨度大,并且题材丰富,门类繁多,印刷形式多样,为印刷史、出版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套丛刊还有一个特点,是收录同书异本的情况,可能是其他版画丛刊里没有的。比如明万历高石山房与富春堂两种《目连救母》;清刊《耕織图》六种,还有《性命圭旨》四种,《鲁班经》三种,《写竹简明法》二种,等等。为学者研究不同时期的版画的版本更替,风格流变,优劣得所,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我认为这是本书一个非常有益的地方。

为印刷史、出版史、比俗史,美术史等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版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目前出版的《丛刊》初编,后续还会有续编、三编,我想冯氏藏的中国古代版画今后可能会有一个很完整的面貌出现。除此之外,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版画的一个呈现方式。在对于美术学院的教学来说,版画这种画种本身,其实是我们现在特别需要的部分。在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系的教学当中,实际是引进的现代学学院派的学院式的这种教育,他们来自于教学的这样的一个体系,但是对于中国传统的版画,他们是怎么样从它的功能到它的印制、刻印的过程,画家和刻板以及刻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是通过什么的方式展开的,其实在现在的美术学院的版画教学当中,是很缺失的。

对于版画如何作为资源来使用,对今后的美术的发展、美术创作传播等等这些渠道,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说我们能够把流失到海外的,把中国自己本土自藏的这些版画汇聚出来,就某种程度上是实现郑振铎先生原来的愿望,在中国版画史图录做一个全部的经典的汇集,将对于中国和中国版画的教学、美术的创作,起到一个功莫大焉的作用,确实值得期待。

赋予版面与版画出版新的意义

乌日切夫(本书副主编,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委会委员)

这部丛书对我们高校教学工作来说,是非常好的一流的教材。

我们高校或者说是国内很多教育系统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资源能够被学者使用,希望通过宣传推广,能让高校图书馆、研究机构、版画研究专业团队充分认识到这批资源的重要性,尽可能让大家尽早尽快接触到、利用到。我相信很多人都在向往着、期盼着。

这次的出版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中英文的两种文字对照显示,两个文化体系,在对同一个项目的理解上,或者是一个问题的剖析上,总会有一个分叉,但是这个分叉我觉得特别正常,而且没有把它要人为绑在一起,一定要统一,这样就更赋予了这批资源新的意义,我觉得这对我们下一步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

域外中国古代版画史上里程碑式事件

张东晓(中国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书店出版社社长)

《欧洲冯氏藏中国古代版画丛刊》的出版,其艺术价值、出版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出版策划过程当中的方方面面和种种故事,让我对它的出版从一个模糊的粗线条的认识到一个非常具象的认识。作为业界同仁,我认为这本书的出版是品牌作者、主编团队和品牌项目、品牌出版社通力合作的结果,是我们在域外藏中国古代版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是中国古代版画出版的重磅的作品。

中国书店作为出版社的下游,期望与文物出版社还有各位专家各位嘉宾进行更进一步的融合,深度合作,共同努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践行我们的文化责任,做有情怀出版人的文化出版项目。

猜你喜欢

冯氏丛刊冯先生
President speech in foundation conference
武汉大学冯氏捐藏馆藏品展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长江丛刊》杂志征稿启事
破案赚酒
破案赚酒
宽堂先生(特写)
略谈《古本戏曲丛刊》中的几部碧蕖馆旧藏传奇
冯邦与他的《中华冯氏史典》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