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2021-05-30何俊湘

艺术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改革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契机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未来高职院校推动创新性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方向。艺术设计专业是最具创新性的专业,在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多有思想、有能力的大学生开始将自主创业作为毕业求职的选项之一,乃至人生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他们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具备很强的艺术修养和能力。为帮助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实现自我价值,文章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例展开分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实施了“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改革,以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为目标,进行创意设计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专业教育改革,打通从课程设计成果到商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学商”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3-00-03

1 藝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素质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创新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双创教育以理论课程为主,如就业创业指导和创新基础知识等,课程设置缺乏操作性强的实践项目,其他创新类的活动实践性也不强,基本是以讲座、分享交流会为主,实操内容匮乏[1]。目前国内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落后,缺乏健全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较低,兴趣不大。最重要的是创新创业教学容易脱离专业背景,课程体系在没有考虑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1.2 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课的实践项目成果难以落地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课虽强调“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但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课堂培育的项目不是真实项目[2],虽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没有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选择项目,出现用虚拟项目代替真实项目,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内容与能力培养目标不相符的问题,体现出项目不真与内容、难度、课程设置目标不对应的特点,导致课程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为企业提供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1.3 艺术设计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实战经验不足

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授课老师一般由专业老师担任,而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和职场工作经历,校内创新创业导师大多缺乏市场、产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存在对市场及产品商业化知识了解不深入的问题。在开展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有效的商业化指导,学生的作品难以转化为商品,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存在缺陷。

1.4 缺乏可推广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了部分成效,但呈现出点状化、零星化分布特点,没有形成具有可推广性的成熟的双创教育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对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应当积极探索构建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2.1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向融合

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需要制定明确且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课程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校期间,学生的专业性培养基本取决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根据自身特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框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艺术设计创新创业技能训练、数字创意思维、大数据商业策略、知识产权成果、创新案例分析等课程作为专业群共享课,体现创新创业意识,以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机会为切入点,展开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创新创业知识模块,形成新课程[4]。

2.2 “多级项目、能力递进”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在艺术设计专业“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背景下形成“多级项目、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创意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引进设计行业的真实项目,进行项目模块化教学,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5]。人才培养路径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学第一学期,须学习专业群共享平台课、岗位基础课程和职业素养,以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基础素质;第二阶段是第二至第五学期,学生自主学习,开展递进式的多级真实项目教学,将艺术设计与工学交叉融合,引入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阶段是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灵活运用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在企业独当一面完成工作任务。

2.3 “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多维度导师团

以项目的实施为导向,建立“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的艺术设计多维度双创导师团队。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创新创业导师由来自学校或企业的创新创业导师担任,避免出现导师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多维度导师团通过项目的合作交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性、创造性的行为引导,提升创新创业学习水平。设计专业导师可以通过企业导师获得来自市场一线的创新创业信息和能力,创新创业导师会加深对专业的理解,来自企业的导师可以提高授课能力,并负责对创新创业团队的跟踪辅导,帮助团队更好地孵化项目。

2.4 分类指导导向下递升式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协同校内多部门合作,对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有显著的推动作用[6]。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依照设计创新中心的架构,建立“前期调研、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产品生产、产品推广”的一体化校内综合实训基地,满足现代产品设计创新需求。同时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依托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学院、校级艺术设计类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室、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国际数字创意谷等专业实践平台建设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专属的艺术设计创客空间。

3 构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3.1 “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提出“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主动适应日益发展的数字创意产业的需要[7],建立由易到难的递进式项目制课程体系,推进职业化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引进企业职业精英作为项目导师,与专职教师共建高度融合的“设计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聘任企业导师”团队,弥补校内专业教师缺乏产业经验的弱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数字化交互教学手段,使线下指导与线上跨地域远程指导相结合,把企业真实开发的项目应用在教学内容中,把行业设计的全流程作为教学的过程,把课程作品转换为流通商品,让真实项目、教学过程、学生作品形成一体。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推动国家级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建设和推动服装设计专业群获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等。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全程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成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典范。建立“教师主导型—校企双导师主导型—校企双导师辅助型—学生自主型”的遞进式项目制课程,在双创教育项目制教学中融入艺术设计类的技能模块,以更短的周期促成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的需求精准对接。

3.2 推行精准设计“创意优+”模块化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探索以创意为主导的精准模块化教学,严格按照最新的行业标准和商业设计的规范精准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教学过程等同于设计流程,根据客户真实需求,反复创新、颠覆、打磨、优化、迭代,对设计方案优中选优,直到形成客户认同的方案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项目导师负责商业策略、经济管理和方案落地执行等教学内容,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负责创意激发、设计方案的形成和表达等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创意设计类专业学生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项目目标及任务的驱动要以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从设计产业岗位所需技能出发,完整按照商业项目行业规范来设置真实项目任务情境,按专业分组组建项目协作小组,针对问题循环开展创意研讨,基于过程体验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以实现可落地的创造性解决方案为项目成果。最后以市场跟踪为手段,分析用户的真实需求和满意度,为设计作品的立项和迭代作支撑。在教学的全过程实施“虚拟工坊”数字化交互教学手段,使线下指导与线上跨地域远程指导相结合,此模式是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3.3 学校、产业、企业共建多元化设计创新共享平台

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协同打造设计创新共享平台,共建产业学院、产品研发中心、实训工作室、共享实训平台、校外实训基地和轻设双创平台,配套建立项目引入与成果转化机制以提供保障,借助行业资源,共建产业学院,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问题,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与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轻粤广集团广告产业学院,引入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教育发展基金创建许鸿飞国际文化创意学院,与广州阿里云创新中心共建广轻大数据时尚产业学院,为“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稳定的项目来源和技术支撑,为设计作品落地提供可行的平台和路径。

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引进品牌企业共建产教融合的产品研发中心,在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广轻·SSWW浪鲸卫浴工程研发中心、广东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基地等研发中心和大师工作室,共育共享,精致育人。与产业内优秀企业如广汽丰田、树值科技、电通东派、英扬传奇、蓝色光标、阿里游戏、幻影星空、广州集和等联合共建近100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打通设计作品向商品转化的路径,实施“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保障课程设计成果,实现课堂作品向商品的转化,完成学生到设计师的转变。

3.4 以创新创业大赛牵引,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效能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指导为着力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8]。广东轻院艺术设计学院主要以教育部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团中央主办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两大双创比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约束性赛事项目。

以学院专业风采展示大赛遴选出来的专业课程项目为基础,鼓励各教研室专业创新创业团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比赛,实现课程到竞赛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在2021年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比赛中,学院共有四支创新创业团队突出重围,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银奖。以项目企业一线职业精英作为项目顾问,由创新创业导师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共建导师团,分类指导、培育、打磨项目,以创新创业实战模拟作为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质量的首要举措,提升育人效能。

4 结语

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艺术设计学院实施了“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教学改革,进行创意设计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专业教育改革,形成“多级项目、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创意优+”教学方法,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教学实践与社会服务并重的设计创新的共享平台,推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明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探索[J].福建茶叶,2020,42(1):100-101.

[2] 周利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2):114-115.

[3] 李鸿明,亓晓丽,汤天然,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设计,2012(10):164-165.

[4] 李尔尘,徐禹,陈栋桦,等.“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50-53.

[5] 李小波.基于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优化: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时尚买手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0,9(10):79-80.

[6] 胡玲,杨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2018年我国150所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的数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2):64-75.

[7] 桂元龙,付桂祯.信息时代下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基于“工学商一体化”项目制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5):34-36.

[8] 李菊花.以大学生专业设计竞赛为牵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9(19):200-201.

作者简介:何俊湘(1992—),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