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昌华钤印签赠本

2021-05-30肖明波

藏书报 2021年48期
关键词:咸宁书友女儿

肖明波

手中有张昌华钤印签赠给杨静远先生的《曾经风雅:文化名人的背影》。扉页上用毛笔写着:静远先生哂正晚昌华敬赠丁亥秋日。书签赠于刚出版不久,但当时杨静远年事已高,估计没怎么翻阅,所以书页还新若未触。不过,作者的一片诚心和敬意是传达到了。我有幸得到这本曾经杨静远之手并最终从她家散出的书,也是一份值得我珍重的纪念物。

张昌华退休前曾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他著的书我颇喜欢,也买过多种,比如《青瓷碎片》《曾经风雅》《民国风景》《书香人和》《书窗读月等》,书名都是四字;他编的书我也买过一些,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文选》与《苏雪林散文》。

孔网公众号刊登我写的长篇文章《旧日藏书拼凑郁飞的坎坷人生》后,张昌华老师曾在下面留言:“谢谢作者的辛勤劳动,为浙江郁氏家族保留史料,可作历史的脚注。我也喜欢做这种事。我曾于十年前地毯式搜索散落在孔网上郁风的信,想写一篇小文章,纪念郁风先生。”后来,我以此为借口,通过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获知并加了张昌华的微信。张昌华老师告诉我,他平时一般不看微信,几乎不交流,今天手边无事才聊上一会儿。他告诉我,他为杨静远先生出过两本书,一本是译著《彼得·潘》,一本是她母亲的《袁昌英散文选》。他认为杨静远先生可敬,最近还写了一篇关于她的文章,准备编入新书《砚边余墨》。

张昌华老师还说,杨先生的女儿今年也去世了。我对杨静远的子女情况没什么了解,只在《咸宁干校一千天》中读到一些他们小时候的情况。她女儿崇崇在武汉大学外婆家长大,直到11岁才回京。她目睹了袁昌英教授屡蒙不幸的经历。杨静远去咸宁五七干校时,她女儿去山西插队。后有书友告知:醴陵人黄绍纯前些年出了一本传记《醴陵的孔雀——袁昌英》。我在孔网搜到一个签赠本,发现签赠人并非作者,而是一个叫严崇的人。我刚开始觉得有点奇怪,但随即明白,这是杨静远的女儿,即我上文提到的崇崇,因為她父亲叫严国柱(杨静远书中一般用的都是他的笔名顾耕,与他合译《彼得·潘》时也是如此)。我收到书后,方知这本书的序是严崇代母亲撰写的,因为杨静远当时年纪太大,精力和体力都不允许了。这书由严崇签赠给书友自然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杨静远的儿子小小是在1969年10月底前往咸宁的,当时十三岁半,正上初一。他在那里先是进入为干校子女开设的共产主义学校,后来又转到地方上的中学,与父母分离,也没少吃苦头。在蒲公英童书馆出的儿童文学名著《柳林风声》大卫·罗伯茨插图本中,夹有一张编辑李晋西撰写的译者介绍,提到杨静远晚年跟儿子一家住在清华大学,也许小小后来是在清华大学工作。

猜你喜欢

咸宁书友女儿
《未来科技的13个密码》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大三的女儿
省交通运输厅举办“书香交通·文化同行”读书分享会
海的女儿
抢救阅读50招第7招:找书友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