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看得见的”激活“看不见的”

2021-05-30吴迪

藏书报 2021年40期
关键词:创刊杂志美术

吴迪

这是一批“看得见”的重要历史遗存。它们是精英艺术与大众文化的桥梁,将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展览、美术思潮、美术国际交流、美术市场、美术交游等重要的历史文脉信息,在20世纪前期实现了社会多方位的传播与互动,波及江南地区、岭南地区、京津地区、闽台地区、巴蜀地区等,却揭示了很多我们“看不见”的稀缺资源。很多美术期刊还处于部分缺失的状态,期刊中作品著录的数量与存世量有巨大反差,名家身份被遮掩,近现代中国美术的“部分失忆”,等等。是哪些人在编期刊?为何而编?又是为谁而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第二辑)集聚了大量的近现代美术期刊,为我国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源。

《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集成》(第二辑)由上海书画出版社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团队共同合作,上海大学李超教授主编,上海市图书馆近代文献部提供支持大量的近现代美术期刊,对我国的近现代美术史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源。通过对上海市图书馆的中国近现代珍贵文献资源,特别是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扫描、整理、归纳、分析再认识,从而找回被我们所遗忘的特殊历史记忆,重新认识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历程中所发挥的独特历史作用,重新凸显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在20世纪的世界现代艺术版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还原其重要的艺术历史节点及大事件,填补其历史断层及空白。

全书共十册,第一册为《美育》第一、二、三期,第二册为《美育》第四期、《每周》《艺术旬刊》,第三册为《亚丹娜》,第四册、第五册、第六册、第七册为《美术生活》,第八册为《唯美》第一一十三期,第九册《唯美》第十四期至十八期,《青年艺术》,第十册为《中国美术会季刊》。每种期刊前,均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都市艺术资本”工作团队成员所撰写的题解,叙述了期刊的基本信息、产生的背景情况、期刊的主要构成与内容以及深远的意义。第一册有全书总目,每册前均有分目录,以便于读者查询期刊。

《美育杂志》,不定期刊,1928年创刊于上海,由李金发担任主编,上海美育杂志社出版,并由上海商务印书馆负责发行,共出一卷三期。1929年10月第三期之后,该刊因与商务印书馆合同期满又续订无望,遂停刊。原定第四期的内容附在《世界杂志》上草草发表。1937年1月1日,《美育杂志》在广州复刊,续前期号,仅刊发一期,即第四期复刊号,仍由李金发担任主编。这份刊物以美术欣赏和美术评论为主,题材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文物、摄影、舞蹈等等,内容侧重于介绍欧美艺术。每期都刊印许多精美的照片和图画,绝大多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

《美周》,周刊,创刊于1929年7月1日,于同年9月28日出版了第十二期后停刊。由上海美周社出版兼发行。徐志摩、李祖韩、陈小蝶、杨清磬担任编辑。因此,自1929年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闭幕后,该会编辑组发行的《美展》三日刊,亦颇受读者称赏。该刊十分注重理论学术性,刊载有不少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艺术家传记、画学画理、美术鉴赏、艺术评论类等。如:俞寄凡的《拉斐尔传略》、叶恭绰《用直保圣寺唐代杨惠之塑壁略记》、黄宾虹的《虚与实》、陈小蝶的《现代画派之紊乱》、贺天健的《从学理上估定山水画价值》等。其他作者还有倪贻德、俞剑华、狄平子、郑午昌、吴湖帆、李秋君等。此外,本刊发行的专题号为另一大特色。在仅有的十二期期刊中,依据特定主题进行报导的专题号共有四期,分别是:第四期《人体专号》、第七期《蒙奈氏风景专号》、第十期《摄影专号》、第十一期《艺展专号》。

《艺术旬刊》由摩社主办,创刊于1932年,共出刊十二期;1933年,复以《艺术》为名,改出月刊,出刊第二期后停刊,共计十四期。摩社是专门为编辑刊物而成立的美术团体,该社希望通过创办刊物促使当时的中国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接轨。社团成员主体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他们的专业学术素养决定了刊物的学术特色,极具学术价值。因此,《艺术旬刊》既是社团的刊物,又是学校教授组织的刊物。中国最早的现代艺术社团决澜社最先通过《艺术旬刊》将他们的艺术创作主张、社团成员、展览活动进行推介,增进了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互动。

《亚丹娜》由李朴园主编,由亚丹娜出版社负责出版。该刊的创刊宗旨是“爱好和保护艺术,向大众传播艺术。”这本杂志存见至1931年10月第一卷第十期,杂志名称选自西方神话故事的神祗,题“亚丹娜”,可见十分推崇西学之意。《亚丹娜》每期篇幅大多有五十余页,内容框架比较固定,每期为插画两张,其后为论文,最后是“艺届消息”部分,偶尔还会刊有游记和小说。插画作者有吴大羽、李苦禅、李风白、蔡威廉、林风眠、王汝良、李超士、王子云和方干民等人。《亚丹娜》以刊载美术论文为特色,第一期刊载的重要美术论文有林文铮的《中国艺术之将来》、水靸的《什么是美》和李春丹的《图案与绘画的分野》。第二期则有陆德麟的《中国的宫殿同寺观》等等。

《美术生活》,月刊,1934年4月1日创刊,总出四十一期。此刊由金有成与俞象贤为创办人兼发行人。编辑团队集结美术、摄影、文学等各界名家之力量。《美术生活》的编辑成员有徐仲年、柳溥庆、吴郎西、张德荣、钱瘦铁、江小鹣、朗静山、唐隽、杜彦耿、李尊庸、苏怡、锺山隐、刘旭沧等。另有特约编辑徐悲鸿、张大干、林风眠、黄宾虹、吴湖帆等。因《美术生活》的印刷与内容始终保持较高的艺术水平,一经推出,有口皆碑,享有“全国唯一的美术杂志”之誉名。

《唯美》,月刊,创刊于1935年,共十八期,由中国科学公司印刷,上海杂志公司总代发行,主要在上海市内流通。主编为柴骋陆,杂志的顾问有宣愚公、张丹斧、郎静山、叶浅予、钱瘦铁等人。《唯美》杂志是依托于上海唯美社而创办的,唯美社成立于1935年,由邵无斋、柴骋陆等人发起,该社以“唯美为美术而美术”为宗旨,主要研讨金石、考古、摄影、女性、书画、建筑等视觉艺术门类。《唯美》杂志的内容共分八个版块:一、照相,二、电影,三、金石,四、书画,五、雕塑,六、陶瓷,七、刺绣,八、建筑。

《青年艺术》,月刊,1937年创刊,共刊发五期。《青年艺术》以绘画、雕塑、建筑、应用美术为主要内容,对国内艺术生态、时事艺术评论、外国美术介绍、美术基础知识普及等均有涉猎。1937年,时逢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的筹备与举办。这一全国性的美术展览成为《青年艺术》持續关注度最高的艺术事件。该刊五期中共刊发相关文章六篇,包括胡根天《对于第二次全国美展的希望》等。其次,徐悲鸿画展(广州)、广东第一回美展、赤社第二次展览会等重要展览都以不同形式艺术的关注。与此同时,特别开辟“画家关良”版块,还有《二十五年来广州绘画印象》《参观市美元旦成绩展览会》等文章,体现了该刊对国内,尤其是广州本地艺术生态的关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也为当今学界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中国美术会季刊》创刊于1936年1月,季刊,共出版四期,历时一年。该刊主张:“扬彼抑此固非,泥古薄今亦非。”强调在继承古代,借鉴外来艺术的同时,要有独特的创造。“是故研讨斯艺,无分乎中外也,其工与否,俟后世之公论可矣”。

《中国美术会季刊》由中国美术会主办。1933年11月,中国美术会在南京成立。该会最初由王祺、高希舜、李毅士、张道藩、潘玉良等五十三人共同发起。由王祺任总干事,张道藩任理事长,徐悲鸿任理事。

从《中国美术会季刊》第一期所刊发的“征文启事”可知,该刊主要刊发艺术理论与当时国内艺术节进展相关情况的文章。创刊号主要分“插图”“论文”“专著”“介绍”“调查”“批评”“艺术杂谈”“艺术消息”几大板块。第二期开始增加“研究”“批评”“特载”与“转载”。插图介绍一栏致力于推广古今中外各名家的作品。

所谓都市美术资源的研究,就是以“看见”的激活“看不见”的;以“看不见”的反思“看见”的。关于中国近现代美术期刊的集成编辑与出版,其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创刊杂志美术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创意美术
创刊40周年抒怀
杂志介绍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1994:创刊
创刊寄语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