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常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2021-05-30何冬梅

南北桥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幼儿园

何冬梅

【摘    要】3~6岁是幼儿最为重要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幼儿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好奇心是最强的,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幼儿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对幼儿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就不仅仅是传统的绘画技巧,更是要将日常的废旧材料融入到教学中,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教师选择用日常材料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能让幼儿了解更多生活中的美好,还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日常废旧材料  幼儿园  创意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8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会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玩具或者工艺品,通过变废为宝优化自己的生活环境。美术教学作为幼儿园中最重要的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利用日常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属于自己的玩具,在提高幼儿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一、引导幼儿将日常废旧材料进行分类

要想让幼儿能将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就应该让他们先认识生活中哪些材料是废旧材料。日常废旧材料就是一些在我们生活中没有用处的废弃物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就要让幼儿认识废旧材料,这样才能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建筑材料、纸箱子、缝纫材料、旧布料、家具用品以及生活垃圾。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先在家中对废旧材料进行收集,然后引导幼儿对材料进行分类,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幼儿的分类方法。等幼儿完全分完后,教师再加以指导,将分错类的废旧材料进行归位,方便幼儿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应用。

二、将废旧物中的瓶子合理地运用到美术活动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接触到一些瓶子罐子。由于瓶瓶罐罐都有不同的形状,这些不同的形状就能作为一种创意材料运用到幼儿的美术创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对生活中的瓶瓶罐罐进行收集,然后将材料合理地运用到美术教学中。幼儿将收集的瓶瓶罐罐带到幼儿园后,教师要先对这些材料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将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材料剔除,保证幼儿用到的材料都是安全的,才能将这些材料用到美术教学中,让幼儿通过这些美术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可以制订关于太空主题的创意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将收集到的瓶瓶罐罐做成火箭或者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空间站。教师要让幼儿先观看一些关于太空的视频,对太空中的人有简单的了解,然后让幼儿根据收集好的瓶瓶罐罐和自己的想象制作航天器。在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教师既然已经为幼儿制订了相关主题,在幼儿的发挥中就不要过多的干预,教师要引导幼儿拓展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制作一个有自己风格的航天器。这种类型的教学活动,能让幼儿明白两个层面的含义:一种是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知道变废为宝,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通过自己的想象制作成一个工艺品。另一种就是让幼儿正确认识到自己想象力的重要性。在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要对幼儿提出针对性的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这个教学案例中就能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上,制订教学范围内的主题展开教学,幼儿只要在教师制订的主题内进行创作,任何形式的创作都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主题框架内发挥创造力,这样就能让幼兒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得到提升。

三、将日常废旧物品当作装饰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废旧材料是经常被忽视的,那就是我们会有一些塑料盘子、玩坏了的娃娃以及女孩子带坏的发卡或者发带。这些都可以进行收集,然后将它们作为美术教学中的材料。在用这种类型的废旧材料时,教师就可以不用设置创作主题。教师要引导幼儿根据材料的外形或者形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才能让幼儿用这些材料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或者艺术品。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让幼儿画出一朵花,而这朵花的创作并不一定是通过画笔或者颜料画出来的,而是通过手中的废旧材料加以想象,创作一个花朵的形态。就像一些小女生的发卡或者发带,这些材料本身就会有花边,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按照这些材料的轮廓画出属于自己的小花朵。幼儿在通过这种材料创作的过程中,不需要画出创作主题原有的形态,可以通过这些材料画出自己想象的形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按照瓶口的形状画出不同形状的花朵,创作自己心中独一无二的花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能力上,对幼儿起到更多的是引导作用。由于幼儿之间能力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些幼儿在看瓶子的圆口时不能想到花朵,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通过想象将这些创作都变成自己的艺术品。

四、将废旧纸折成创意手工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引导幼儿将一些废旧的纸通过绘画或者涂色的方式,做成一些手工作品。在折纸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幼儿创作出纸工艺品后,教师可以在班中规划出一个放置作品的区域,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创作方法。年龄较大的幼儿就可以用折纸或者绘画的方式,对废纸进行加工;年龄较小的幼儿就可以通过撕纸或者印花的方式对废纸材料进行加工。

五、结束语

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及时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废弃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废弃材料变废为宝。在实际教学中,只有教师做好引导工作,才能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卫群芝.巧用废旧材料,让幼儿美术“活”起来[J].新课程(下),2012(08).

[2]姜黎黎.变废为宝——区域活动中废旧材料的利用[J].学周刊,2014(26).

[3]吕志会.废而不弃变废为宝——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利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猜你喜欢

创意美术活动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