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2021-05-30万倩菲,陈彦林
万倩菲,陈彦林
摘要:目的:对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讨论、研究。方法:选入于2018年4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213例为研究对象,行病理诊断均确诊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予以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分析超声、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13例患者中,137例超声检查诊断结果阳性、76例超声检查诊断结果阴性;124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阳性、89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阴性。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瘤转移超声检查可见,诊断特异度、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40%(117/137)、90.79%(69/76)、87.32%(186/213)、94.35%(117/124)。结论:超声是一种能够有效显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征性影像的检测手段,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影像学检查;超声;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转移是临床范围内可见性较高的一种甲状腺癌转移方式。若转移至颈部淋巴,则患者所面临的术后复发风险将大大提升,因此,在为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对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予以充分明确十分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确保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2]。根据临床不完全统计,甲状腺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概率占总手术人数的50%以上,并不利于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因此,针对甲状腺癌患者来说,只有术前明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案,才能促进、预后效果提升。超声检查作为无创检查方式的一种,不仅检查费用低,而且操作较为简单。同时,该检查能够重复操作,这就使得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此,本研究选取213例甲状腺癌患者,对超声检查应用其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13例就诊于我院的甲状腺癌患者,所有病例皆选自2018年4月~2020年9月时间范围内。纳入标准:①被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癌者;②既往未接受过颈部淋巴结切除术者;③甲状腺癌术前5d内接受超声检测者。排除要求:①存在颈部恶性肿瘤患者;②严重感染者;③颈部淋巴结肿大系因口腔感染导致者。④机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全部观察对象中男性与女性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4.46%(116/213)、45.54%(97/213),患者年龄38~67岁,年龄均数(52.04±4.37)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借助超声对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实施诊断。行超声诊断时采用产自美国GE公司的LOGIQ E9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最高为15MHz,最低为6MHz。嘱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扫描过程中观察、标记转移淋巴结二维图形,认真研判颈部淋巴结的形状、所处部位、体积。同时,观察内部回声情况、血流情况,并对钙化情况进行判断,区分系为良性或恶性。患者手术方案选取淋巴结清扫术,术毕后送往进行病理检测。
1.3 评估依据
①良恶性淋巴结判定标准:a.良性。淋巴结形状为圆或类圆,长短径在2或以上,内部回声类型为线状高回声,淋巴门结构正常,结节皮质回声类型为C形低回声或环形低回声,存在分布规则的稀疏血流信号。b.恶性。淋巴结形状不规则,长短径在2以下,内部回声可见不均匀,淋巴门结构模糊,存在分布异常的丰富血流信号,淋巴结具有液化、钙化、融合等情况。②对超声诊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测定,并获取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对超声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进行统计、研究。真阳性例数:a,真阴性例数:b,假阳性例数:c,假阴性例数:d,敏感度=a/(a+c)×100.0%,特异度=b/(b+c)×100.0%,诊断符合率=(a+b)/(a+c+d+b)×100.0%,阳性预测值=a/(a+c)×100.0%。
2结果
213例患者中,137例超声检查诊断结果阳性、76例超声检查诊断结果阴性;124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阳性、89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果阴性。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瘤转移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40%(117/137)、90.79%(69/76)、87.32%(186/213)、94.35%(117/124),详见下表1。
3讨论
甲状腺癌较为多发、常见的恶性肿瘤,极易导致颈部淋巴结转移。若情况严重,则患者存在出现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可能。该疾病发生之后,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虽其肿大的淋巴结能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得到清扫,但一部分转移的淋巴结仍存在较大的漏诊可能,而对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进行盲目清扫则会使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故在为甲状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前通过合理手段有效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当必要[3]。
超声检查是临床方面对淋巴结肿大与否及病理特征良恶性进行判断的常用方法,除了能有效检出患者颈部淋巴结的数量、形状,亦能较好显示出1~2mm的微小病灶,准确反映病变的血流分布情况。由此可见,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观察,可促进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性质鉴别准确率提升[4-5]。
予以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模糊、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内部低回声、形态不规则等,同时,从淋巴结转移变化过程来看,速度较快。在检查过程中,乳头状甲状腺癌最易检出。但是就大部分患者而言,原发病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现阶段,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医学影像学技术发展。从目前的超声设备来看,已经比较完善、先进,图像分辨率也比较高,不但能够对微小病灶进行清晰扫描,而且借助于超声设备,还可观察肿块内血液流动情况,包括血流分布、变化等[6]。通过观察超声图像也能明确不同项目的实际数据变化情况,占位病变性质等。除此之外,对于颈部淋巴结转移形状、数目等,超声检查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为提高手术定位淋巴结的准确性,可在术前予以患者超声检查。以超声检查结果为根据,临床还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后续治疗手段。除此之外,通过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检查结果,可对疾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就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而言,超声检查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性,而且特异度也相对较高。但是反应性或炎性转移淋巴结腫大皮质增厚程度经超声检查,在形态方面未见较大变化。
本研究对213例甲状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统计后显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瘤转移患者,超声诊断特异度、敏感度、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40%(117/137)、90.79%(69/76)、87.32%(186/213)、94.35%(117/124)。可见,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应用超声检查效果理想[7]。
总而言之,借助于超声检查,能够了解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征,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赵志宏.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150-151.
[2]楼飞.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区域及特点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8):1133-1134.
[3]高海静.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8(8):73.
[4]顾耀耀,倪雪君.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中的实用价值[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9,18(6):662-667.
[5]马多.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5):67-68,78.
[6]张华,袁建良.高分辨力超声联合增强CT对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