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2021-05-30邵晴晴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邵晴晴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生化检验,并对其溶血标本(B组)及非溶血标本(A组)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以明确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提升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结果:A.B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指标检测值呈现较大差异,且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会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进而不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亦可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深剖标本溶血的原因,并展开相应的预防干预以确保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标本溶血;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临床生化检验关乎疾病的诊断,同时也影响着临床治疗结果及疾病预后质量。且随着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内容也在不断增加。但近年来,临床常见因标本溶血而造成误诊、漏诊,以及对病情贻误的现象,进而增加医患纠纷发生率,不仅不利于医院形象的树立,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伤害,并加重社会负担[1]。因此,如何提升临床生化检验准确性也成了现阶段的研究重点。而本次主要就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展开对照分析,并总结导致标本溶血的相关原因,同时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以期提升临床生化检验准确性。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以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文件,并具有较好依从性。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59岁,均值(47.49±3.72)岁;体重48~89kg,均值(68.54±7.75)kg;受教育年限5~19年,均值(15.82±3.37)年。

1.2 方法

抽取参与本次研究的50例健康体检者6ml血液,并将血液分装在A、B两个试管中各3ml,A组试管血液标本严格按照实验室生化检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进行19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B组试管中血液标本通过人为的方法使其发生溶血,然后在血清分离下取血清进行检测,并进行19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最后将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在本次研究中选择科室既往出现溶血的标本进行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并通过科室会议、查找相关文献、函询相关专家的方式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院内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标本的出现,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 指标观察

将溶血标本及非溶血标本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标本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值

两组血液标本生化指标检测值呈现较大差异,且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

既往50例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多与穿刺操作不当、分离操作不当、负压过大、溶血性疾病、送检途中震动较大、高脂肪血、抗凝管使用方式错误等因素相关。详见表2。

3讨论

本次通过对标本溶血对部分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溶血标本与非溶血标本的19项临床生化指标检测值呈现较大差异,且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后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严重影响[2]。因此,如何提升临床生化检验准确性,也成了现阶段血液检验科的重点研究课题。而通过分析我院既往发生溶血的50例血液标本资料,发现导致标本溶血的因素较多,因此制定了相关的临床干预措施,并应用到血液标本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具体包括:

3.1 建立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体系

参照卫计委颁布的《临床生化检验的标准》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指标》,以及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生化检验质控管理制度。并要求检验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展开临床检验,进而使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离心、检验等工作都能规范与合理地进行,进而减少血液样本溶血现象的发生,同时亦可增加血液检验安全性[3]。

3.2 提升检验人员综合素质

定期为采血科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活动,不仅需要培训相应的血液采集及检验技术,也要注重相关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以確保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的顺利展开与进行。同时注重检验人员综合素质、防范意识及责任心的培养,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并将溶血标本对生化指标检测造成的严重影响予以说明,以加强工作人员对血液标本溶血问题重要性的认知,确保临床生化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减少标本溶血的发生[4]。

3.3 加强对生化检验设备及室内环境管理

定期地对生化检验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工作性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同时,加强对生化检验设备及实验室环境的消毒管理,确保生化检验处于无菌的状态下完成,以减少标本污染而出现的溶血现象。

3.4 完善临床生化检验操作流程

(1)血液标本采集前需明确受检者有无饮食、饮酒、抽烟、剧烈运动,以及是否处于生理期;(2)增加与受检者的沟通交流,缓解其紧张与焦虑的心情,并根据检验项目以及患者体重、性别、年龄合理地制定的采血量;(3)严格按照血液标本采集流程进行规范性操作,不可以使用酒精对采血针头进行消毒。同时,血液采集的过程中易不可以将止血带压得过紧,以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4)血液标本采集结束后将其放置在血液保存箱中,然后及时将血液样本进行送检,运送过程中需将标本放置在专用运输工具箱中,以避免送检途中震动较大而导致标本溶血;(5)血液标本采集后需在2h内完成检验,同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使用抗凝剂,对于无法尽快完成检验的血液标本需进行保存,避免因标本保存不当而出现溶血;(6)生化检验前需仔细、认真核对相应仪器型号和所需试剂、操作方法等,并注重无菌操作。

综上所述,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较大影响,而积极展开相应的预防干预,则可以确保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需不断强化生化检验管理干预,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蔡存会.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11):1307-1309.

[2]盛明.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238-240.

[3]刘海英,卢惠文,游红,罗凤飞,陈杜鹃,朱文龙.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观察分析[J].江西医药,2021,56(5):587-589.

[4]李艳,毕玉珍.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