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

2021-05-30刘贻平,刘正辉

健康之家 2021年16期
关键词:纳洛酮临床效果

刘贻平,刘正辉

摘要:目的:本文在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治疗方案的研究过程中,分析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篇文章所抽取的研究样本均为到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所研究的样本量一共抽取80例,之后根据随机平行对照的治疗方法不同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个组别,其中有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进行干预,其余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纳洛酮进行治疗设定其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展开治疗,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统计评估,并根据所得数据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在统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过程中,同时对比了干预前后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氧代谢指标的实际情况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情况,最后统计整理评比患者治疗有效概率。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的数据进行评比分析,可以掌握到经过一系列治疗干预后,在统计对比各组之间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后得出,观察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要比对照组所需的时间更加短(P<0.05);之后又对各组的氧代谢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记录与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指标和血氧含量情况均明显要更好一些(P<0.05);随后又对各组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情况进行了统计评估得出,观察组患者的TAC、CAT以及LPO指标的数值均比对照组更趋于正常范围(P<0.05);最后,对所有患者的整体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可以看出,观察组采取急诊内科治疗的治疗效果更好于常规治疗。结论:本文通过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疗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本文的结论:采取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能够显著地缩短患者完全清醒的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同时患者氧代谢指标各数据值均明显更趋于正常值,最后经过所有研究数据汇总后得出,急诊内科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急诊内科治疗;临床效果;纳洛酮

本次研究的过程中,抽取了80例到我院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探讨其采取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于该次研究,时间范围定在:2019年5月-2021年8月之间;该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为:该时间段内到我院诊治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入选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的意向书,且自愿加入此次研究中,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均较高;排除正参与其他类似的研究者、认知障碍者以及资料缺失者。本次研究所抽取的样本数量:80例,通过随机平行对照的治疗方式将研究所抽取的样本分成了两个组别,其中,在观察组中,一共有40例接受纳洛酮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25:15,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20岁,均值45岁;另一组为对照组:40例,男女患者比例24:16,最大年龄62岁,最小18岁,平均44岁;本研究所抽取的这些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析比较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不同之处(P>0.05),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

1.2 方法

本次研究将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纳洛酮治疗的方法措施如下所示: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并将头偏向一侧使其呼吸畅通,避免异物阻塞气管;需要使用方法将患者胃内物质催吐出来,例如:用压舌板压住舌根以及咽喉;同时要对患者进行洗胃处理,使用浓度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降低肠胃对乙醇的吸收含量。对于处在昏迷状态的患者,则需要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并在此基础上开辟静脉通道,将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和200mg的维生素B6以及浓度为10%、剂量为30ml的氯化钾混合,静脉滴注治疗。若患者出现低血糖情况,则要在注射液中加入浓度为50%的葡萄糖;如果患者为血糖含量高,则可以向其中加入一定剂量的胰岛素。如果患者为深度重度患者,则可以将20U胰岛素与剂量为100ml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浓度需要掌握在50%。为了保护胃黏膜,抑制呕血,需要对患者进行补液,将氯化钠溶液浓度稀释成0.9%静脉滴注或者将剂量为1500~2500ml的葡萄糖溶液滴注,以此来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若患者情绪异常激动,可以对其使用巴比妥类镇静剂。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纳洛酮治疗。首次注射剂量需要掌握在0.8mg,在1h以后第二次对患者注射同样剂量的纳洛酮,一天内药物注射总剂量最多4.0mg,停止用药后等待患者自己恢复意识。

1.3 评价标准

本课题主要观察指标为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氧代谢指标以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具体评价方式如下:

组间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分析: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的时间,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评估分析。主要包括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三个时期。兴奋期:患者精神状态异常兴奋、眩晕、话语异常增多;思维模糊、肢体功能异常则为共济失调期;昏迷期间主要症状为昏睡不醒、心率加速。

组间患者氧代谢指标情况分析:使用血气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进行检测,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和血氧含量数值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所得出的数值进行评估。

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情况: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包括TAC(总氧化能力)、CAT(过氧化氢酶)和LPO(脂质过氧化物)。对治疗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分别进行统计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在对指标数值进行处理时,使用SPSS.23软件包处理结果,本文研究中所示的指标数值,在检验计数资料时选择卡方,结果为百分比,针对计量资料,以t代表,结果为(±s)标准,在分析两组是否有差异存在时,主要依赖于P值,临界值为0.05,小于临界值为组间有差异存在。

2结果

2.1 组间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统计评估,详情见表1所示。

2.2 组间患者氧代谢指标情况统计分析,详细数值如下:

对于两组患者氧代谢指标情况统计,我们得出如下数据:治疗前观察组血氧饱和度数值为(64.89±6.92),血氧含量数值为(86.18±6.31);相对应的对照组数值分别为(65.81±6.85)、(86.28±6.25),组间数据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为(95.68±4.15),而对照组为(84.59±7.18);观察组更严重血氧含量为(195.68±11.69),相对应对照组为(165.91±10.56)。两组数值对比有明显的差异性,且观察组明显更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情况调查分析,详情如下所示: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如下:在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TAC指标评分为(7.41±1.01)分,CAT评分为(36.02±3.39)分,LPO评分为(4.89±0.78)分;与之对应对照组患者各指标评分数据分别为(7.38±0.98)分、(35.98±3.59)分和(5.03±0.86)分。对数据进行对比整理评估可以得到,两组数据相似度较高,没有可比性。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存在明显的不同,且观察组数值相对于对照组更趋于稳定,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的TAC指标得分为(10.02±1.23)分,观察组得分(13.251.78)分;对照组CAT指标数据整理得(40.26±4.18)分,对于观察组则得(45.26±5.03)分;相对于指标LPO,两组患者的评分分别为观察组(1.68±0.39)分,对照组(3.92±0.52)分。

3讨论

临床上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主要是对其进行催吐、洗胃,将肠道内乙醇含量降低。并根据不同时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针对治疗措施。对于兴奋期患者,则需要关注患者情绪,尤其是意识清醒的患者,在与其沟通的时候需要态度和蔼且言语温和,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如果患者出现狂躁情况,则需要以保护自己为首要前提,在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可以适当地对其使用镇静剂进行镇定。对于昏迷期患者,组需要注意观察患者,以免患者发生意外坠床事件。重度程度深的患者则首要任务需要对其建立静脉通道。

本次研究将常规治疗与纳洛酮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和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但经一段时间干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更优;对照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中TAC、CAT以及LPO的数值均要比对照组差很多;而观察组患者在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和昏迷期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均要比对照组更短;对所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评估分析可以得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纳洛酮干预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总之,针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来说,对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实施纳洛酮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氧代谢指标,控制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同时,也明显地加快了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促进患者苏醒,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起到提升作用。

參考文献

[1]周静,范利斌,保丽丽.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0年27期,222页,2020.

[2]吴启洋.分析研究急诊内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20,030(021):112.

猜你喜欢

纳洛酮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