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视域中的思政本科专业发展路径

2021-05-29王习明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设

[内容提要] 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其新增建设目标包括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属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导师制与班级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四大平台”建设

[作者简介] 王习明,法学博士,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最悠久、招生人数最多。根据阳光高考网站统计(截止到2017年12月30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有3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科学社会主义,其招生的高校分别有267所、8所、1所(山东大学),其毕业生规模分别为16000~18000人、100~150人、50人以下。2018年、2019年,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分别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的招生,其招生计划分别为每年30名。据此可以推算,截至2019年底,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的本科专业已有了4个,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本科专业中招生人数最多的,其招生人数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所有本科专业招生总数的98%以上。

2015年开始了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到2020年9月,多数高校已经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已成为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新阶段

尽管北京大学早在1992年就设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但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普遍設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2008年之后。2008年教社科〔2008〕5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1]。在2008—2010年不到3年时间内,高校新增马克思主义学院100多家,多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博士点。但新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有相当部分还不是完全独立的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构:多数高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划到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机构没有分离(一个机构几块牌子),含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外的本科专业和硕士点、博士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只能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不能办其他专业本科是2011年1月教社科[2011]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首次明确规定的。但许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仍然办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的本科。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一直在招收中共党史本科,华中师范大学于2012年6月将政法学院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后仍然办有政治学本科(为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三个方向),山东大学于2013年将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本科划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文件没有被严格执行,可能与“暂行”有关。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列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就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历史、科学社会主义3个,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分师范类、非师范类,其学士学位统一为法学。

新一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始于2015年初中央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随后,启动了“四大平台”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工作,开始实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目标是“建设一批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教育、研究宣传、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使之成为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坚强战斗堡垒”,其中人才培养方面的任务为“规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工作,探索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3]2015年9月,教育部允许马克思主义学院办的本科专业,由思想政治教育一个专业扩大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属所有本科专业,并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办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

如果说第一轮(2008—2014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重在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不准与其他机构联署,不准办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本科专业,那么,自2015年开始的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则重在通过制度激励的办法引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独立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础。其制度激励的办法是:(1)开展全国、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评选,入选者的前提条件是机构独立、有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可获得中宣部300万元的专项资助;在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人才评选时给予倾斜,每年还有重大课题支持;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也有专项经费支持和其他优惠政策资助。到2019年底,全国已评选三批共37个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省市自治区也评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如浙江省于2017年评出首批11个,北京市于2019年评出首批8个。(2)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含),机构独立是必备条件。2017年高校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博士点37个(含32个二级博士点单位升级)、一级硕士点63个(含45个二级硕士点单位升级)。

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制度激励机制效果显著。一些机构没有完全真正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5年后真正独立了,如华中师范大学于2017年2月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政治传播学院分离,不再办思想政治教育以外的本科专业;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分离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5年实现了统一,如海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分别于2016年、2019年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些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但没有相应的本科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准备办本科,如山东大学和四川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于2018年、2019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8年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

从探索本硕博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角度来看,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效更为突出。在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启动前(2014年),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分别有233个、324个、75个,近60%的本科专业无学科点支持,而70.4%的硕士点和52%的博士点不具有本科专业,且本科专业与硕士点和博士点依托单位明显分离。[4]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单位多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博士点单位,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单位中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比例更高。以首批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12所院校为例,它们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但到2014年底本硕博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比例只有25%:只有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原西南师范学院)和南开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完全划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东北师范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中公费师范类、普通类分别划到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复旦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设在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设在政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名义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但实质上是分别与政治传媒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合办的,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目前不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始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单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单位逐渐合一,到2020年秋季绝大多数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划归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没有本科专业但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多已经增设或准备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二、 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可以預料,随着专业的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博士点、硕士点)的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机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基本合一,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将逐步减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将主要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让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同时肩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员的职责,按学生的就业或考研意向细化培养方向并根据不同方向开设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在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时必须处理好如下关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德育、西方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地位、主导地位和指导地位,又要重视从中国传统德育、西方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中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用资源。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5]“强调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6]尽管西方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带有很强的资产阶级性,但其教育方法有很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如精神教育的方法。[7]二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学科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科牵涉度不宜无限扩张,目前应该暂时固定在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主,以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四大基本支撑学科的格局上。[8]笔者认为,既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其基础学科就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学科,以政治学、教育学为主干学科,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支撑学科。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各二级学科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关系,即开哪些课、每门课程的学分有多少。应以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根据,7个二级学科都应在专业课程中有体现,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的课程的必修学分应适当多一些。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培养的是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专业人才,必须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人、团结人,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状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最新成果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其探索过程。

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老师担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专业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专业意识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划归马克思主义学院之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教师多数都未承担过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不知道如何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的专业意识,也不知道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就业需要哪些综合素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职老师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时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马克思主义学院应该组织和引导担任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课的教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应具备的专业意识和综合能力及其培养方法。二是技能训练与价值引导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技能和方法,而且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因此,既要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新一轮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开始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大幅度扩招,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生考研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19年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已超过毕业生40%,直接就业的比例已低于60%。考研的方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约占60%)、学科教学(思政)(约占30%),直接就业的方向主要为到中小学做思政课教师(约占70%)、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思想政治工作(含党建工作)(约占10%)、到党政机关任公务员(主要是党建工作)(约占10%)。按学生的就业或考研意向细化培养方向,就是在大三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或就业意向或考研意向设置不同的具体培养方向,允许学生进入大三时进行选择;根据不同培养方向开设课程,就是每一个具体的培养方向都应设置不同的课程组,以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三、 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发展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

要适应建立本硕博相衔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办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专业。这就需要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布局,逐步压缩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培养单位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的人数,鼓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点而没有本科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引导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且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办好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作为重要任务。引导和鼓励的办法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体系中加大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权重。还应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课程体系,要按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开设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中还应有介绍中国传统优秀德育、西方现代公民道德教育理念和方法及其经典研读的课程,有介绍和研究宗教与信仰形成机制的课程(如宗教社会学)。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提高专业技能,必须加强专业训练,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讨类、思政工作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为了进一步拓宽本科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还要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和实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宽口径,实现两个“并重”,即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9]。

课程的时间安排也应做相应调整:一年级应尽可能少安排专业课,只安排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鼓励并引导学生多选一些其他类基础课程,如理科类、艺术类等;二年级应将所有专业类基础课程全部开设;三年级应将所有的专业类必修课和方向必修课都开设,以方便学生在大四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四年级除了开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外,应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提高各种职业技能或面试能力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的开设时间应尽可能不与学生的毕业实习、考研、考公务员、写毕业论文等时间冲突。

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应改革创新,在授课形式上强调多样化,提倡研究性的学习。所谓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就是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确定授课形式,理论课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研讨结合起来,方法课以实际操作训练为主。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授课的主讲教师要通过设计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问题和提供学习提纲、参考文献,引导和组织学生思考、设计、总结和报告,整个工作自始至终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通过课堂研讨检验学生是否阅读以及阅读的理解程度和水平。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鼓励学生探索、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为课堂演讲或参与讨论做准备的过程中必须阅读大量参考文献,有利于培养他们快速查阅和领悟文献资料的能力。[10]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实行小班教学(每班30人内),在课堂教学中多开展辩论性或竞赛式的活动,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为了激励教师创新,每门课程都至少有2位教师主讲,由学生自由选择主讲教師,讲得不好的教师就有可能因选课人数达不到规定的开班人数而停止开课;每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职教师必须至少给本科生主讲一门完整的专业课,但主讲的专业必修课不得超过2门。

为了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优势,可以建立导师制与班级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依托单位,绝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学院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而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必须严格按师生比1∶350配备,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高校多数在校生超过20000人,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应超过50人,每所高校每年招生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规模多控制在100人以内。因此,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职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的比例要远大于其他学院的专职教师与本科生的比例,有条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使每个导师所带每个年级的本科生都只在5人以下。导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个性制定培养方案,真正因材施教。导师从本科一年级开始实行,每个年级都有学生,高年级学生可以传帮带低年级学生;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职教师,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同时担任本科生导师,可建立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的机制。建立导师制与班级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就是要通过完善制度,激励本科生的导师注重对学生学业和思想的日常指导,不仅要指导学生制定正确的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和按规划学习进取,而且要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和参加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习)培养应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激励本科生的班主任积极组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读书汇报会、时事辩论会、学术研讨会、各种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比、学、赶、帮的班风。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08-09-23)[2020-10-23].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964/moe_2541/tnull_41238.html.

[2]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N].人民日报,2015-01-20(1).

[3]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2015-08-11)[2020-10-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

[4] 佘双好,邢鹏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1-18.

[5]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6]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7] 王坤庆.论精神与精神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3):18-25.

[8] 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的规范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5(6):39-44.

[9] 王学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8-22.

[10] 杨春梅,陶红.论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整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3):9-12.

(编辑:蔡万焕)

猜你喜欢

建设
城市共享街道建设探析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高中生涯规划”信息技术建设应用探究
《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1—12月总目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泪流满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荐书目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