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凡人之力书写年度精神史诗
2021-05-29陈涛
陈涛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获此殊荣的分别是: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创办爱心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战功赫赫的志愿军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务、守护医护的快递员汪勇,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国测一大队。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雕刻出令人仰望的时代精神丰碑,守望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身处不同的职业领域,但都带着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他们走过坎坷不平的奋斗之路,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明白什么叫作真善美,什么才是正能量。在本期“素材精粹”栏目中,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他们的故事不仅是绝佳的写作素材,也是我们精神成长不可多得的养料,希望各位同学能仔细阅读、用心体会、善加运用。
张定宇:宇定光自发
人物事迹
张定宇,57岁,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疫情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病毒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 奖 词
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素材拓展
与死神赛跑的人
张定宇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性格風风火火、脾气急、嗓门大。疫情发生以来,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越迟缓。有同事见他上楼很费劲,想扶一下,却被他谢绝:“我自己可以走!”
在一次病区主任见面会结束后,张定宇不得已说出了实情:“兄弟姐妹们,我得了渐冻症,剩下的时间可能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
“拜托大家了!”说完之后,张定宇双手抱拳,深鞠一躬。大家这才知道,从前年开始,他们的院长走路愈发僵硬,不是因为腿脚不好,而是身患渐冻症这种罕见的绝症:患者通常会因为肌肉萎缩而逐渐失去行动能力。泪水模糊了大家的双眼。在院长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带动下,金银潭医院广大医务人员更加勇敢地投入医疗救治中。
那段时间,张定宇常常凌晨两点才能躺下,6点30分就起来工作。连日高强度的工作,张定宇也感觉很累,晚上11点的时候走路都迈不开脚。然而,当有人劝他去歇歇时,他却说:“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
舍小家为大家
自2019年12月29日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开始,张定宇就带领全院600多名医护人员持续战斗着。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临阵退缩,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金银潭医院收治首批病例22天后,张定宇得到消息,在武汉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程琳,在工作中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进了相隔十多公里的另一家医院。
程琳入院3天后,晚上11点多,张定宇才有空前去探望。那天看到金银潭医院也有病人转危,张定宇有些后怕,不知道妻子会怎么样。在开车去医院探望妻子的路上,张定宇的脸颊忽然一阵滚烫,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泪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张定宇后来接受采访时说。那天张定宇只在程琳的病房待了不到半小时。因为工作繁忙,直到妻子出院,那是张定宇唯一一次去医院陪她。后来,当被问及最想对妻子说什么时,张定宇说:“我想跟她说,我非常爱她。”
〈速用片段〉
身患渐冻症走路蹒跚,妻子也感染了新冠病毒,他却一直坚守抗疫一线。他就是张定宇院长。他不畏艰险,勇敢无畏,他的人生,如同简媜所述:“活着,就要活到袒胸露背迎接万箭攒头,犹能举头对苍天一笑的境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的长河会一点一点淹没如同沙砾一般渺小的我们,可历史不会忘记张定宇院长,不会忘记那些以防护服为盔甲、以面罩为盾的白衣战士们,以及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众志成城、协同一心的英勇的中国人民!(浙江省镇海中学 陈墁坽)
陈陆:男儿付死生
人物事迹
陈陆,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
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此时,陈陆已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96个小时,成功营救、转移和疏散人民群众2665人。当天,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年仅36岁的陈陆英勇牺牲。“放心,我会守好庐江。”这是陈陆对父亲的承诺,也是他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颁 奖 词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素材拓展
生命中的最后一战
2020年7月22日,在得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的险情以前,陈陆已在一线连续奋战了96个小时。小腿青紫、膝盖浮肿……因为长时间在水中浸泡、磕碰,陈陆身上多处受伤,只能在队友的帮助下更换衣裤。然而,在接到救援命令那一刻,他还是迅速集合大队全体指战员,火速奔赴现场展开救援。
在湍急的洪流中,陈陆始终冲在最前面。大家劝他留下休息,他却拒绝了队友们的心意,一次又一次地奔波在救援群众的路上。溃堤口子愈开愈大,救援愈发危险。“同志们,我来带路!”在凶险的洪水面前,陈陆再次跳进首艇,主动担当洪水中的“开路先锋”,带领5艘舟艇,向着村民被困的方向全速开进。
突然,远方堤坝传来几声巨响,湖水和河水之间形成了高达3米的“滚水坝”。“掉头,快掉头!” 陈陆大声喊道。话音刚落,激流汹涌而至,陈陆乘坐的首艇躲避不及,冲下“滚水坝”失控侧翻,艇上5人全部落入水中。最终,3名落水队员成功获救,陈陆和1名村干部失联。两天后,陈陆的遗体被找到,36岁的宝贵生命永远定格在滚滚洪流之中。
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
作为一名消防员,哪里有危险,陈陆就往哪里冲。2008年合肥市遭遇特大雪灾,陈陆顶风冒雪救援,左大脚趾严重冻伤,差点截肢。汶川大地震,陈陆主动请战,拖着被毒虫咬到流脓的伤腿,背着60余斤重的破拆设备,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2016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带队成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他却当场累晕,送到医院抢救两个小时后才转危为安。
陈陆出生在军人家庭,父亲是第一代安徽边防军人,妻子王璇是一名公安民警。一年里陈陆有300多天都住在大队,一个月才能回家一两次。结婚九年来,陈陆没有陪伴王璇外出旅游过一次,没有休过一次完整的年假,没有在春节回家中度过一个除夕夜,但王璇从来没有和陈陆因为这个争吵过。王璇说,军人间的默契,让他们能够互相体谅,彼此理解。陈陆的父母更是没有责怪陈陆长期不在身边,父亲说:“穿上制服就要为人民服务,就要对得起所穿的制服,在平凡的岗位上,可以保卫万家灯火。”
〈速用片段〉
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英雄的事迹流转千秋。2008年汶川大地震,废墟之上有他坚守的身影;2020年庐江洪灾,滔滔江水冲不倒他冲锋陷阵的雄心,冲不垮他救济苍生的仁心,冲不淡他忠勇为民的初心。“放心,我会守好庐江。”这是他立下的铮铮誓言。“我觉得他早就做好回不来的准备了。”这是妻子痛心的相知。平生多磨砺,男儿自横行。有情义,有担当,这一身傲骨敲起来铮铮作响。无悔一腔血,有意济苍生。暴雨过后,江河凝滞,星月无光,大地蒙霜,昊天昏暗,共同哀悼——抗洪英雄陈陆。(浙江省镇海中学 王茜子)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
人物事迹
张桂梅,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
2000年,在云南华坪教书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女孩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女孩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804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2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
颁 奖 词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素材拓展
深山里的教育燃灯者
1996年丈夫去世后,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她发现班里许多女孩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们的教育水平,将至少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试图“规模化”地帮助山里的女孩,改变她们的命运和家庭的贫困。
在贫困地区开办免费高中,这在许多人眼里简直是异想天开。可张桂梅不这么想,为了改变这片贫穷的土地,她毅然踏上了募捐之路。5年间,她被人放狗咬,被人吐口水骂是骗子,有一次因为太累还坐在机关大门口睡着了。姐姐心疼她,骂她:“这是人干的事吗?”但张桂梅不愿放弃。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把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随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辦校。从此,华坪女高这棵教育扶贫的“珍稀苗木”顶风冒雨茁壮成长。
战斗到最后那口气
2021年2月6日到16日间,张桂梅拖着病躯,家访了山区104个学生家庭,这是她连续第十三年进行的寒假家访。这些年张桂梅家访累计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华坪和周边县的1500多名学生。她希望通过家访,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困难、增强信心。
张桂梅身患心脏病、肺气肿等23种疾病,多次送往医院抢救才活过来。有好心人为她捐助了医药费,但是她却把这些钱用来资助孩子们上学,把病拖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她说:“但我一点都不后悔,值得,换来了多少孩子有学上。我会跟他们一起,战斗到我最后那一口气。”如今张桂梅行走困难,上下楼梯都得攥紧扶手,一步步地挪。可是每天早上5点,她都会准时起床,第一个出现在校园里,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课。在“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因为关节疼痛,张桂梅的手上贴满了膏药。她告诉主持人白岩松自己每天要吃十多种药。白岩松说:“大姐,你这是在拼命啊!”张桂梅说:“拼就拼一点吧,现在是当妈的感觉。”
〈速用片段〉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梅。二者融为一体,便是你最可爱的模样。从你身上,我们看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强者风范,看到了普度众生、克己奉公的博大胸襟。你说:“我们要让所有读不起书的孩子都有书读,走出这座大山。”苦心人,天不负,在2008年,全国第一所免费女高——华坪女高在深山中拔地而起。即便身体每况愈下,但你仍矢志不渝、不忘初心。至此,1804名女孩经你甘霖之浇灌,驰骋于社会各界。愿你在这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熠熠生辉,如璀璨玛瑙,似滚烫星河。 (浙江省镇海中学 项 洵)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炊香万灶烟
人物事迹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摆在那里,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一个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一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佐成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若能让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抗癌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来做客。
颁 奖 词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素材拓展
没有时间去北京领奖
登上“感动中国颁奖盛典”的舞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荣耀且值得纪念的时刻。但是今年有一对获奖夫妻却没有到现场领奖,他们就是万佐成和熊庚香。谈及未去北京领奖的原因,万佐成说:“我们不能离开‘抗癌厨房,病人家属离不开我们。”
每天早上4点,万佐成就前往“抗癌厨房”给煤炉生火,9点以后才准备完毕,病人家属就会自己提着食材来炒菜,而熊庚香的工作就是为家属打饭。万佐成夫妇连续开业18年,没有一天打烊,就算是过年期间,他们也会照常营业,同时给家属准备免费的年夜饭。18年,“抗癌厨房”里来过的人难以计数,万佐成、熊庚香也许记不住每个人的名字,但所有人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
现实版“深夜食堂”充满温情
日本电视剧《深夜食堂》讲述了小餐馆的温情故事,而“抗癌厨房”的温情也同样令人感动。
有一位年轻女孩叫张海萍,她跟现在许多年轻人一样,对做饭一窍不通。妈妈被诊断出患有子宫癌,没办法再做饭,张海萍决定自己学着做饭,让妈妈吃到她做的饭菜。在“抗癌厨房”做饭的家属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非常理解张海萍的心情,所以都来热心帮忙指导,如何洗菜、如何切肉、如何下锅……后来,妈妈吃到张海萍做的饭菜时,心满意足地说道:“这还是我第一次吃到你做的饭菜。”
万佐成夫妇坚持经营“抗癌厨房”18年,如今他们年近古稀,还能干多少年?他们不干后,“抗癌厨房”会传承下去,还是就此歇业?对此,万佐成说道:“能干一天是一天,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速用片段〉
普鲁斯在《影子》中曾言:“点灯的人也是黑暗路上的匆匆过客,他们把小火炬举在头上,在自己的小路上点燃灯光。”肿瘤医院旁的那条小巷,便是属于万佐成、熊庚香的小路,而那闪烁着火苗的炉台,就是他们点燃的灯光。18年如一日,他们把18个365天都交付给了“抗癌廚房”,把6000多个日夜献给了陌生的他与她,让患者及其家属在烟火的气息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芬芳。微光会照亮微光,爱会点亮希望。有万佐成、熊庚香,有无数点灯者,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一轮耀眼的太阳,融化每一个寒夜独行者难言的凄凉。(浙江省镇海中学 徐煜岑)
王海:为国击豺狼
人物事迹
2020年8月2日,95岁的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在北京逝世。
王海1944年5月投身革命,1946年6月参军,1950年成为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作战期间,他率领人民空军年轻的第一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因功勋卓著,该大队后来被命名为“王海大队”。
志愿军归国后,王海先后任师长、副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等职,是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空军上将军衔。王海几乎亲历了解放军空军发展的所有历史性时刻。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至今仍陈列着一架绘有9颗红星的米格-15歼击机,这就是王海当年驾驶过的功勋战机。
颁 奖 词
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素材拓展
不惧生死保家卫国
1950年,我国决定抗美援朝。1951年4月,作为志愿军空军入朝时,王海担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年仅25岁。抗美援朝空战初期,美军参战飞机多达1100余架,飞行员飞行时间均在1000小时以上。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参战飞机不足200架,平均飞行时间不足100小时。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边学边建、边打边练,每个人都在努力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技术。而无论技术是否全面,只要在空中与敌人相遇,每个志愿军空军飞行员都表现出了“空中拼刺刀”的勇敢。
正如王海所说:“我们胶东有句话是,老子不怕死,把脑袋瓜子别在裤腰带上。只要不怕死,你还死不了,越怕死的人他先死。我就想你美国人是一个人,中国人也是一个人,我就不相信打不下你们。我带的那个大队里没有一个孬种。”正是这种不畏强敌、勇敢面对的精神,使王海及王海所在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扬我国威,取得重大胜利,成为战斗英雄。
不打不成交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王海的英雄事迹“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震惊大洋彼岸”。1984年7月,时任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的王海受邀参加了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带队的访美军事团。到了美国后,趁着会议间隙,美国空军参谋长查尔斯·加布里埃尔特意表示,想见一见中国的飞行员王海。
当张爱萍部长介绍到王海的名字时,加布里埃尔惊奇而又激动走过来说:“你就是那位朝鲜战场上的王海?”当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又说:“我当年在朝鲜,就是在一次空战中被你打下来的!”王海和加布里埃尔热情握手,同时笑着对他说:“如果你们再进攻我们,我们还要把你们打下来!”张爱萍则走过来幽默地说:“咱们这叫不打不成交嘛!”将在场的人都逗笑了,王海与加布里埃尔又开始攀谈起来。
〈速用片段〉
枪林弹雨,是密集的鼓点;苍穹之下,是激烈的乐章。完美的滑翔,巧妙的旋转,精准的击落,共同谱写出一曲英雄的赞歌。然而谁也没料到,在2020年8月,这首赞歌却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这首歌的“曲作者”,是战斗英雄王海。抗美援朝期间,他率领大队出战,与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敌机29架,本人击落敌机9架。英雄壮举的背后,是一种执着,一种对祖国深深的爱的执着。让螺旋桨吹起的风把你的灵魂托举到更高远处吧,散落的子弹壳是你名垂青史的佐证。合上这首赞歌,我期待着更多“作曲家”能在名为爱国的主题曲下写下更多乐章。 (浙江省镇海中学 刘臻婉)
汪勇:芳草递春风
人物事迹
汪勇,35岁,湖北省武汉市顺丰快递员、兼职网约车司机。
武汉抗疫最前线的金银潭医院就在汪勇的服务区。2020年除夕晚上,汪勇得知金银潭医院的护士约不到车回家,正在线求助。他就瞒着家人,赶到金银潭医院,把护士送回了家。看到那么多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连睡个安稳觉的地方都没有,汪勇心一横不再回家团聚,新年第一天他连续接送了60多名医护人员。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就开始招募志愿者,组建志愿者团队,联系解决了整个金银潭医院上千名医护人员的出行和用餐需求。疫情期间,汪勇还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就会出来为他们提供服务。
颁 奖 词
没有人能百毒不侵,热血可以融化恐惧;没有人是生来的勇者,责任催促你重装上阵。八方统筹,百般服务,你以凡人之力,书写一段传奇。
素材拓展
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汪勇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也曾犹豫过,担心自己万一感染,父母和孩子该怎么办。但当看到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有出行需要,他瞒着家人,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让医护人员省下时间去救人,怎么算都是赚的。”汪勇说。
后来,驰援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越来越多,汪勇开始招募志愿者,车队人数迅速扩展到30人。出行需求解决之后,汪勇又发现医院需要防疫装备,医护人员的一日三餐也需要保障。于是,他发出求助信息,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为医护人员解决困难。后来,汪勇他们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对接行业协会,组织3000人次的理发;找到公司谈判,在医院周边投放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解决医护人员短程通勤问题;甚至和政府部门协商,让一家被临时停产的快餐生产企业迅速复工,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继续提供餐饮服务……汪勇说,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最终能完成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靠的只有坦诚相见和持之以恒,“我平均得到1个帮助前,会面对20个拒绝,但问题必须解决”。
温暖那些在战场上拼刺刀的人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每一个细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觉,也都能够解决。从几千套羽绒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内衣,到在“封城”的武汉几乎当天便能修好手机、眼镜、汽车……汪勇甚至为医护人员开发了一些需求,譬如送书送零食、节假日时送花、微信群里组织红包雨。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每次带给医护人员的都是感动,让他们觉得有人陪在身边、一起逆行。
从2020年1月25日到4月8日,汪勇每天只睡4个小时,他每天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安心上班,交给我来解决”“你别慌,我来接”“把情况告诉我,我去帮你想办法”……汪勇说:“医护人员就是上战场去拼刺刀的人,那么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呢?让他们稍微轻松一点,能温暖一下他们,他们感觉舒服一点,就会好一点。”
〈速用片段〉
人不是一定要做英雄,但当善良遇上勇气,也就成了英雄。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时,你知道,每个人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既然不是医生护士,无法救死扶伤,那么你就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无尽的长夜里,奋力散发出一点光芒。你竭尽全力,只为给前线的医生护士送上一顿免费的热饭;你发朋友圈,动员无数和你一样的普通人为抗疫出力。最终,我们胜利了。我们也从你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浙江省镇海中学 俞 霁)
谢军:北斗灿繁星
人物事迹
谢军,61岁,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2020年6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这代表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谢军与北斗的故事很早就开始了。1982年,谢军大学毕业后即投身航天工业,参与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2004年,谢军担任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后来,在北斗三号卫星研制过程中,谢军团队创造性地实现了卫星批量化生产,仅用1年零14天的时间,便将19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航天发射史的新纪录。
颁 奖 词
滴答,滴答,中国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时间无限细分,你让速度不断压缩。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当第五十五颗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国人的梦。
素材拓展
打造国产原子钟
2004年,我国正式立项建设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系统需要14颗卫星,任务量是北斗一号系统的3倍以上。然而更紧迫的是时间!导航卫星的频率资源和轨道位置资源自申请起有7年时限,一旦超时不用就将作废。2007年4月17日就是一个生死时间节点。
其中,星载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核心部件,没有它卫星就上不了天。2006年,由于进口原子钟无法按时到货,北斗二号差点夭折。谢军带领国内数家科研院所同时行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技术突破并成功生产出中国自己的星载原子钟。整个过程中,谢军长期连续工作,经常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他曾三次晕倒在卫星发射现场,可每一次醒来后,他都立即赶回工作岗位。
2007年4月14日凌晨,长征火箭拔地而起,将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中圆轨道试验卫星送入太空。两天后的16日晚10点,这颗卫星成功发送信号,抵达地面。此时距离国际电联规定的空间频率申请失效时间,仅剩下两个小时。在西安飞控中心大厅,谢军和工作人员紧紧拥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北斗三号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
2009年北斗三号卫星开始布局,作为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进一步提出北斗三号所有关键器部件必须全面国产化。他说:“我觉得做事情,就要做得让人无可挑剔。”
十多年的时间,谢军带领团队与全国400多家科研院所、30多万名科研人员一起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北斗终于爆发出磅礴的力量。从2017年11月开始,中国在32个月内发射了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两颗北斗二号备份星,全部顺利组网,创造了100%发射成功率的新纪录,为中国增添了又一件大国重器。谢军说:“我们北斗三号逐步把所有星上的单机产品的国产化率从80%提高到了100%。所以国产化这件事情,我觉得在我整个负责和跟大家一块研制北斗三号卫星过程中,应该是做得比较漂亮的一件事情。”
38年航天路,16年北斗路,谢军感慨最多的是来路漫漫的不易、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可敬,以及今朝回首的淡然与自信。“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谢军说。
〈速用片段〉
务实推动进步,创新驱动发展,强国之路,只争朝夕。北斗成功组网的背后,是“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为了尽快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谢军及其团队接受任务后,便开始对核心技术难题发起进攻。创新之路总是充满着艰辛与坎坷,失败接踵而来,数据堆积如山,但他们没有退缩,而是争分夺秒、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卫星批量化生产技术的研发成功,北斗卫星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在轨道上部署。黑暗寥廓的太空中,一颗又一颗的中国星开始跃动。(浙江省镇海中学 任朱明)
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人物事迹
叶嘉莹,97岁,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
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来到台湾,先后在台湾大学等校兼职教授诗词曲。1969年,叶嘉莹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8年,叶嘉莹向中国政府提出申请回国讲学。1979年得到批准,于是她利用每年假期回国讲学的时间,把诗词课讲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2014年,叶嘉莹决定定居南开大学。
70年来,叶嘉莹培养了大批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重要贡献。她不仅精于传统诗词学,而且融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相对于前辈学者,她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
颁 奖 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素材拓展
不要报酬也要回国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10岁前,她都在家中接受父母的教育,诵读经典,由此开始与诗歌结缘。1948年冬,叶嘉莹随丈夫来到了台湾。不久后,因为丈夫没有了工作,叶嘉莹靠教书养活家中老小,诗词也给了她面对人生坎坷的精神力量。20世纪60年代之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1978年暮春,叶嘉莹在报纸上看到内地的学校需要教师,便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申请信,她希望不要任何报酬回国教书。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来回机票都是自己掏的腰包。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叶嘉莹选择定居南开。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叶嘉莹培养了大批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人才,她的许多学生目前已是中国、加拿大、美国多所大学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希望为不懂诗的人开一扇窗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受到诗词的熏陶、涵養心性,叶嘉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每天工作至深夜两点,精挑细选出两百余首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词,推出了《给孩子的古诗词》一书,而她呕心沥血写成的19部有关诗词的著作,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之作。在叶嘉莹看来,我们中国的诗里有许多宝贵的东西,关乎我们整个民族的修养品性的培养。“人的精神品格在提升之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价值。”叶嘉莹说。
2018年,叶嘉莹将自己共计3568万元的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叶嘉莹说,要把自己体会到的古典诗词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情,过乐观的生活。个人不管以空间还是时间来说,都是狭小而且短暂的,但是文化是永恒的,我愿意为我们中国文化的长流贡献一点力量。”叶嘉莹说。
〈速用片段〉
“天之未丧,斯文在兹。”叶嘉莹先生在物质与生命价值之间做出了坚决果断的选择,她选择了一种历史使命——在物欲卷席的时代中护一方传统文化的宝地,她选择的也是一个自由的灵魂。叶嘉莹先生摆脱了受物质束缚的沉沦状态,重塑了一位文化学者高尚而自由的灵魂,她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她选择的更是一种骨子里的修养,在生命的末路上仍在寻找明灯,寻找星光,永远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浙江省镇海中学 周慧霞)
毛相林:山路得康庄
人物事迹
毛相林,61岁,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委会主任。
毛相林43年坚守偏远山村,坚持苦干实干,带领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
2005年以来,毛相林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让乡亲们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毛相林打通绝壁、誓拔穷根的事迹传遍了全国各地,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他也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
颁 奖 词
绝壁上打响了抗争命运的第一炮,山坡上种下了向往美好的第一棵苗。不信天,不认命,你这硬实的汉子,终于带着乡亲们爬出这口井。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
素材拓展
凿出“绝壁天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面对村民们的畏难情绪,毛相林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地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打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毛相林悲痛万分,问大家是否还同意继续修公路。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于是,大家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2004年春天,历时7年,一条长达8公里的“绝壁天路”终于修通了。
开辟致富新路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來,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09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做检讨。但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变精明了,在请教农技人员后,自己先试种了两分地。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在毛相林的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2014年,毛相林又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在村里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多倍。
〈速用片段〉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43年艰难守望,7年时间铺就“绝壁天路”。在悬崖峭壁之上,在怪石棱磳的山道上,他带领村民们谱写了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我命由我不由天”,这种精神在毛相林身上完美展现了出来。他不仅带领乡亲们开凿了山路,还带领乡亲们打通了财路。43年的坚守,不仅是责任心的驱使,更是因为对家乡的热爱所产生的不认命、不服输的勇气。这硬实的汉子,这朴实的汉子,因为心中有责任、有信念,才最终创造奇迹、成就伟大。 (浙江省镇海中学 罗 涓)
国测一大队:山河功业存
人物事迹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习惯于被称为国测一大队。2020年5月,国测一大队第7次测量珠峰高度。8848.86米,这是最新测定的珠穆朗玛峰高程,同时也是取得这个成果的国测一大队建队67年以来达到的新高度。
两下南极,7测珠峰,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无人区,52次踏入沙漠腹地……自1954年建队以来,国测一大队徒步行程累计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用血汗乃至生命绘出祖国的壮美蓝图。建队以来,共有46名职工牺牲,他们的生命传奇唯有大地作证。
颁 奖 词
六十多年了,吃苦一直是传家宝,奉献还是家常饭。人们都在向着幸福奔跑,你们偏向艰苦挑战。为国家苦行,为科学先行,穿山跨海,经天纬地,你们的身影,是插在大地上的猎猎风旗。
素材拓展
长眠在戈壁沙漠的吴昭璞
国测一大队创建于1954年。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亟需测绘数据。国测一大队承担的测绘任务,大多位于高寒缺氧、物资匮乏,交通和通讯极差的生命禁区。
在国测一大队,吴昭璞是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名字。1960年4月底,31岁的吴昭璞带领一个水准测量小组来到南湖戈壁进行测绘。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意外发生了——装满水的水桶漏了。吴昭璞意识到在戈壁沙漠中从断水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国测一大队老队员郁期青回忆说:“吴昭璞当时命令其他几个队员赶紧撤,他留下来看守进口设备和机密文件。”
三天后,当队员们竭尽全力返回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吴昭璞嘴里面、鼻子里面全是黄沙,人就趴在地上,十个手指深深地插在沙子里面,1米7的身体在高温的蒸烤下,最后蜷缩为1米左右。队员们发现公文箱里的机密资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但所有的牙膏吃光了,所有的墨水也喝干了。队员们含泪用一个装满水的水壶,陪伴着吴昭璞长眠于戈壁沙漠。
既然选择就无怨无悔
1975年,郁期青和队友们一起完成了珠峰重力点测量,创造了当时的世界重力测量之最。8848.13米的珠峰精确高度,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然而郁期青却因劳累过度,引发肺水肿和胸膜炎并发症,经过20多天抢救才从昏迷中醒来,体重从70公斤下降到35公斤,牙齿基本全掉光了。
2005年,国测一大队再次承担了珠峰复测的任务,参与的队员换了一批年轻人。虽然技术装备比30年前高端先进了很多,但依然要面对绝壁陡崖、严重缺氧、暴风雪频发的恶劣环境。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任秀波主动请缨承担冲击珠峰峰顶的重任。当行至7500米时,突遭特大暴风雪,指挥员下令撤退,然而任秀波坚持要测到7500米的重力值。为了方便操作,他冒着手冻僵被截肢的风险,摘下羽绒手套操作了十几分钟。最终任秀波和队友们将重力测量推进到7790米,突破了当时的重力测量世界纪录。任秀波说:“选择了这份事业,就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孤独、寂寞,甚至有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无怨无悔地走下去。”
〈速用片段〉
人们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对于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来说,他们的任务,又怎比上青天容易?国测一大队的历史,就是一部挑战生命极限的英雄史。7次测珠峰,52次穿越沙漠,52次进入高原无人区……无人知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亦无人知晓前方有多远。这其间的凶险,只有造物主和国测一大队的队员们知道,但他们无畏、无惧,亦无悔。行程6000多万公里,他们踏遍祖国的山河,将最详细的数据上报,“寸土不让”,守护着万里江山。(浙江省镇海中学 马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