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带手机入校
2021-05-29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21年2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的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通知》还指出,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的管理行为。
让孩子在手机外发现丰富多彩的世界
与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电子产品出现之初就对学生使用加以限制不同,中国是在手机对未成年人成长的负面影响凸显时才不得不加以限制。就在发出手机“限制令”的当下,手机不仅是父母与孩子聯络的工具,学校及教师也已将它作为学习工具,用来讲课、听课、布置和提交作业、开展一些活动。可以说,不少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当然也对手机的利与弊有了更多切身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已经有手机使用经历的师生放下手机,是个带有逆过程性的难题。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学生过度使用手机不仅影响学习,还损害视力,甚至可能接触到暴力、色情等不健康信息。显然,对于大多数自控力不足的未成年人,做出限制是完全必要的;而对于学习目标明确、自我控制力足够强的学生而言,从教育角度看还是要给他们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提供便利。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需要学校、教师、家长依据具体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个性化方案,并根据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及时做适当调整,不能一刀切,不要相信一劳永逸、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解答方案。
解决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改进单调、刻板的教育教学方式,尽快确立多样的评价标准,丰富未成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他们创造更多户外活动、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让他们的好奇心有足够丰富多样的感知对象去满足,有更多的渠道亲自感知并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而非让手机成为未成年人仅剩的、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沟通的唯一窗口。
管住手机,还得教会孩子怎样与时代共处
“不得带手机入校”的规定,让许多老师、家长叫好。但实际上,“管住手机”不等于一劳永逸、万事大吉,而是意味着家长、学校要承担起更多沉甸甸的引导、教育责任。“不得带手机入校”是针对当前现实情况做出的总体上利大于弊的正确选择,算是对青少年使用手机的一种暂时性束缚。但是,暂时性的束缚并不意味着要一直捆着,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松绑。如果对教育部政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管制的层面,而不去进一步深入思考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科技,那么问题也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管制手机在课堂上的使用,根本目的不在于限制使用,而是要培养使用的自制力,要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使手机成为辅助学生学业、生活,平衡学习和娱乐的有效工具,最终达成育人目标,这其中的“度”尤其需要谨慎把握。如果只是在管制的层面裹足不前,不懂得借机引导,甚至走向反面、矫枉过正,在具体执行操作过程中把课上进一步扩大到课下,以放弃更多的、课上无法呈现的、有待学生利用智能设备进一步探索的学习资源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安心和管理,这本身就有违教育部所提倡的“形成育人合力”的目标。“不带手机入校”远远不是终点,而仅仅是教会孩子与手机、与科技、与这个时代共处的起点。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方式,不如说是给家校都留出了一段冷静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的时间。把理想变成现实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还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也还好有人愿意继续往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