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2021-05-29王开成殷苗苗周景诚
王开成 殷苗苗 周景诚
摘 要:目前,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很多领域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重要载体。国有企业有必要开展互联网+的创新改革,优化运营模式,从而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本文重点对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实行分析探讨,借助互联网优势解决现存采购问题,为国有企业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相比传统发展模式,互联网+无疑是一次重要创新和变革,其能够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将先进技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降低工作强度,加快工作进程,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也应该加大互联网+的重视力度,开展创新优化活动,改善管理水平,为日后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一、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必要性
互联网+作为新型发展形势,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有机融合起来的一种方式,但这种融合不是单纯的两者相加,而是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和产业特点,尝试创新和改革,解决传统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是适应社会要求,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物资采购管理作为推动国有企业高效运转的重要环节,也应该加大互联网+的融入,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促进物资采购环节的科学化管控,准确了解市场变化特征。这样不仅可提升管理水平,维持物资供应充足性,还能实现资金成本的科学管控,为国有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在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变革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传统采购管理模式将逐渐被淡出,并向现代化管理方向迈进,增强了管理的有效性及物资调取和配置的科学性、及时性,为国有企业长远进步提供支持。
二、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不足
(一)监管不到位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数量是较为庞大的,且随着政策等的变化,采购物资种类及数量也会发生较大改变。所以在物资采购前,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严格审核、落实,以保证物资供应的充足性。但从目前实际调查情况分析可知,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及其管理仍存在不足之处,其中监管不到位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监管不到位使得物资采购计划无法落实,采购中经常会因为人员的利益心理,导致实际采购物资与计划要求不相符,阻碍了后续业务的开展。
另外,由于监管不到位,物资采购中违法违规行为也会常有发生,增加了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和隐患,进而发生各种质量和成本问题。如在采购环节内,因为监管不到位,部分采购人员为获得更大的利润效益,会出现采购物资的质量无法满足规定要求,采购成本明显高于实际成本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降低后续工作质量,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耗。
(二)采购方式老旧
虽然在新形势发展下,各领域逐渐加大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借助互联网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但对于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来说,仍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人工管理模式,工作人员需深入市场,了解当前采购物资的价格,做好供应商资质审核,并通过与供应商的谈判,确定双方合作计划,减少物资采购环节存在的浪费或资金消耗。但这种方式不仅会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还容易因为一些因素影响出现违规行为,不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
(三)物资采购管理体制不健全
为改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发挥其作用,在实际作业中,应编制完善的物资采购管理体制,对整个采购环节加以科学管控。但实际作业中,发现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有序落实。例如,物资采购管理体制上的不足,未能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相关的管理体制,导致物资采购管理中无法发现其中的风险隐患。例如,物资采购的质量有待验证、物资采购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
三、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途径
(一)建立健全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做好权限划分
在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若想改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就应借助互联网优势,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合理划分人员职能和权限,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首先,在采购计划编制中,需根据企业生产发展实际需求,对物资种类及数量加以计算,编制清晰的采购清单,完善和落实采购制度,科学划分人员工作任务,使每个员工均能在规定要求下,高效完成工作要求,加快采购进程。采购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开展严格审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出和解决,采购过程中如果存在突发情况,应立即联系相关负责人解决,避免出现推诿的现象。
其次,采购人员应做好供应商的审核,由于物资采购数量较多,单纯依靠人力很难达到,这时可利用互联网实施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按照采购要求,建立评价分级机制,从中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完成实际审核和评估,确定最终的供应企业。根据评价的结果,国有企业可以对这些供应商展开分级管理,这有利于企业在物资采购时,挑选质量好、信用高的供应商,以保障物资采购的工作的效果。
再次,采购环节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加强监督,以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出现。
最后,规范和控制采购流程,通过网络媒介展开实时沟通和交流,促进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使物资采购可以满足国有企业的要求。
(二)创新采购方法及采购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影响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也应该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尝试相应的创新和优化,解决传统采购方法及管理模式中的问题,提高采购效率。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对现有的采购方法及采购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构建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处理,借助互联网平台快速调取供应商资料,实施供应商评估作业,并结合物资需求情况,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加强物资供应及时性。
例如,现阶段使用频率较多的物资采购方法有:经济批量采购法、MRP采购法、网络采购技术等。国有企业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采购方法,全面体现出采购的合理性、有效性。另外,在物资采购管理中,可通过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开展采购工作,直接将确定后的采购方案及信息资料发送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由该平台按照规定要求完成配货与发货,这既能够节省采购时间,又能省略中间差价环节,且平台可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提高采购效率,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跟踪物资采购,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物资采购的动态,另一方面可以保障物资采购的安全性,进而确保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的有效性。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互联网+的应用,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及技术特点实行科学调整和优化,确保选用的方法与模式能够符合国有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营要求,进而推动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完善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灵活性得以提升,工作速度得以加快,但这也为监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再加上国有企业并未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使得物资采购监管落实受到诸多阻碍。为此,就有必要构建综合性的监管体系,优化监督管理工作方案,明确监督管理的重点,设置强大的网络监督管理工作平台,对各种数据信息展开公开评价分析。
首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机制,做好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开展信息数据的动态化管理。完善和落实预警机制,在发现问题时予以快速报警处理。其次,开展采购物资检验工作,构建三方资讯和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加快沟通交流速度,提高采购质量。最后,做好会计凭证分析,并注重其公开性、透明性,工作人员需要准确核对每笔业务数据,发现其中不合理之处,经过仔细审核后,给予相应处理,规避违规行为。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需要全面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尝试经营理念、方法、模式的创新,解决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各類问题,完善监管机制,创新采购模式,且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以保证物资供应质量,推动国有企业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华言.互联网+下的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创新[J].中国中小企业.2020(11).
[2]张继.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研究[J].时代经贸.2018(26).
[3]郝祝松.互联网+背景下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8(12).
[4]郭霞.新背景下提高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的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
[5]李改萍.新背景下提高国有企业物资供应采购管理水平的方法探讨[J].经贸实践.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