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2021-05-29白婧

中国民商 2021年5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事业单位问题

白婧

摘 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既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能有效提高国有资金利用率,助力推进节约型政策。随着制度的改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得到一定提高,但和实际需要仍存在一定距离,如日常采购、管理、清查、处置等,还存在管理漏洞亟需改进。本文以事业单位为主体,从固定资产管理进行简单研究,谈及具体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

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提供服务,而固定资产是其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的物质基础。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管理、能否做到物尽其用一方面能确保国有资产得到保值或增值;另一方面能提高政府资金为人民使用的效率,从而促进事业单位更好的发挥其社会职能,为广大民众提供社会生活保障。为此,我们应该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其做认真分析研究,并将已经存在或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管控,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为单位,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不规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比相对还是比较重的,各单位对其也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起始环节的采购,都有相应的采购程序和规范操作加以约束。但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时并未严格履行采购程序,存在如化整为零、不进行竞争性谈判等问题,增加了非必要的固定资产采购成本。如基层水库单位,其固定资产较为昂贵且数量较多,如果对外购固定资产的购置环节缺乏相应的流程控制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并滋生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不利于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

對大多数单位来说,固定资产都有种类多,数量大等特点,对其进行日常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且重要的工作,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没有完整的固定资产明细账,有的单位为省事或觉得非必要只建立固定资产总账反映其总值,没有实物数量、价值、使用等明细记载,对于转让、出售、出租、报废等也不方便进行明细查询,不利于精细化管理。二是对固定资产标签管理不规范,固定资产看的见摸得到,且数量大,应该对其进行资产编码分配,不同大类分配不同小类,精细到每个细小的物品。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一些单位管理人员没有细化标签,按其喜好或随意进行分类,导致人员离职、岗位调动或资产盘点时不容易区分哪些是一类,加大工作量和出错机率,为后续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三是不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一些单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固定资产入库以后不进行卡片管理,对其领用、管理没有进行健全的跟踪记录,不能及时把握其流向,很容易导致账实脱节、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不良现象,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多是停留在表面,没有从内部真正对资产进行细致的核实和调查,审计工作又缺乏独立客观性,单位资产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如果再有资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的,将会为单位资产带来更大的损失,需加强对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处置和清查工作不规范

对于闲置或到期固定资产处置不规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处置过程不合程序,如对于要出售、转让、报废或处置金额超过上限的固定资产,不按流程为了省事简化程序,处置随意,没有科学评估资产价值,甚至处置后不办理相应变更手续,既造成资产流失又不利于单位对该资产进行核查管理。二是固定资产清查流于形式,有些单位对固定资产不能做到一年清查一次,有的在资产清查时盘点方法使用不科学、盘点过程偷工减料、不进行实物和电脑信息软件登记细致比对,或觉得一些报批手续麻烦,误以为差不多就可以,操作存在随意性,不能盘点出资产的真正价值。三是资产清查效果不理想,清查工作存在不按规定操作或盘点工作不能科学全面就不能很好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只看各部门呈报的汇报结果或盘点报告,数据资料和实际情况必然存在较大出入,清查工作也起不到实质作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策略

(一)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2020年9月,财政部下发文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更加重视单位固定资产的制度和责任管理,用制度规范行为,用责任推行制度的有效实施。为此,各事业单位应加强内控建设,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且权责分明的资产管理系统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同时落实综合管理职责,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顶层设计,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在固定资产制度建设上可考虑分级管理体系,从单位财务、资产管理人员、资产实际使用人员三方构建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从购进入库、使用、维护、清点、处置及绩效管理等环节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环环相扣,操作严谨且责任清楚。同时不要忽略固定资产采购环节的重要性,采购行为要有预算且进行过前期项目的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对采购操作流程有比较全面合理的规定,从根源上就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加强基础管理,确保家底清晰

各事业单位应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加强基础管理做起,清楚知道自己家底,不做糊涂单位。从资产入库开始就严格执行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确保有物必登、登记到人、一物一卡、不重不漏;科学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并按准则要求进行增值、减值核算和会计处理,使其账面价值符合实际价值;对于手续不全或租入的固定资产等特殊一类资产要单独登记备查,并重点进行维护和管理;对于出让或处置过的资产要及时进行产权转移,做好产权归属管理工作,避免因权属不清造成的不必要纠纷;对于单位固定资产至少一年清查一次,且清查工作严格按相关制度规定,不少、不漏,只要有标签分类的都要如实反映其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对于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则要核对其使用流向和实际价值,确保清查结果的真实客观性才能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让单位全面掌握了解资产实际的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如某办事处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时一一核对资产存放的时间、地点、使用人、资产状况、条码标识等,并与财务软件中相关信息逐一核对,确保账实一致、账卡一致、账账相符,发现需要报废、报损或作其他处置的固定资产查清原因,提出处理建议,通过彻底清查,全面理清了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各项基础信息,进一步完善了单位资产台账管理。

(三)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效能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严谨的基础工作,还少不了科学的过程管理,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领、用、存管理。固定资产配置能通过调剂、收回出租出借等方式解决的,原则上不得重新购置、建设、租用,资产领用人合理使用、妥善保管,出现损坏及时报修,避免闲置浪费或是公物私用,发生岗位变动及时科学办理移交手续,鼓励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的资产调剂和共享共用,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等。此外还可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动态化管理,通过网络清楚了解资产的购置、折旧、使用、报废、处置、清查等情况,并且和年终财务决算相衔接,便于实时掌握本单位的资产价值、数量及分布等情况,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的职能作用。

(四)完善追责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管理工作离不了制度,更少不了监督,固定资产管理也是如此。进一步细化要求,针对固定资产验收登记、核算入账、领用移交等重点环节,查漏补缺,强化与人事部门的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固定资产追责机制,落实损失赔偿责任,对因使用、保管不善造成损失的,划定责任范围。建立固定资产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实施跟踪问效,对固定资产制度完善情况、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等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依法追究责任,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与职工的绩效挂钩,提高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奖惩分明的激励体系。

三、结束语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更好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有重要作用。各单位应遵循财政部相关规定,主动创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固定,并加强监督和责任机制,多方面努力做好国有资产的守护人,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高效利用,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岩.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 2019(12).

[2]孙梦雯.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20).

[3]谭晓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19(03).

[4]申燕霞.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现代商业,2020年28期.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事业单位问题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