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药可能损伤胃黏膜

2021-05-29何叶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胃病降压药胃肠道

何叶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绝大多数药物均要通过胃肠系统进行传递、消化和吸收,所以胃肠道首当其冲地受到某些药物的刺激及损害。据临床资料表明,因用药不慎而导致胃炎、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疾病的,约占胃病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那么,哪些药物会损伤胃黏膜呢?

激素类

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常用于抗过敏,治疗肾病、血液病、内分泌病及休克抢救等。常用药物有强的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醋酸可的松等。

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延缓组织愈合,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使胃黏液分泌减少,如此一来便降低了胃黏膜的抵抗力。对于老胃病患者来说,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的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因此,胃病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慎重,并告知医师原有的胃部疾病,遵循医师或药师的建议用药。

补钙制剂

主要指碳酸钙和维生素D制剂,这些药物能引起打嗝、嗳气、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恶心等症状,长期使用还会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进而诱发胃黏膜病变。必须用这类药物时,可请医生选择其中不良反应较小者,使用时间尽量不要太长,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也可并用某些胃保护药,尽量避免空腹用药,这些都是有益的举措。

止痛药

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软组织损伤、风湿病、心血管病及退热,常见的药物有消炎痛、吡罗昔康、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这些药物长期服用,会降低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能,并能引起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比如上腹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可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胃出血。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的患者来说,需特别注意的是,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动期,禁用此类药物。如果在胃病的稳定期、缓解期,必须使用以上药物,应尽量在饭后服药,以减少空腹时药物与胃黏膜的直接接触对胃造成的损害。

降压药

主要指的是含有利血平类的降压药,比如利血平、复方利血平等。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诱发胃炎、糜烂、消化性溃疡等。目前降压药的种类很多,胃不好的患者需告知医生,以帮助选择更合适的降压药。

清热解毒通便药

很多“上火”或者便秘的患者会选用具有清火或通便作用的中成药治疗,而这类药物多是由具有苦寒之性的中药组成,例如大黄、黄连、黄芩、石膏、人工牛黄、栀子等。

中医理论认为,长期或大量服用此类“苦寒之品”会损伤“脾阳”,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如食欲减退、腹胀腹痛等。因此,如果您患有胃病,同时又属于脾胃虚寒的证型,在服用此类中药制剂时也应格外注意。

抗生素类

如四环素类、红霉素类、甲硝唑等药物口服时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可加重消化性溃疡甚至出血。有报告显示,口服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后,除产生一般胃肠道不适症状,尚可发生急性腹痛及胃肠出血。静脉滴注红霉素,也可出现胃肠症状,偶有发生消化道出血者。

抗肿瘤药物

如氨甲蝶呤、6-疏基嘌呤、5-氟脲嘧啶等,此类药物能够刺激胃肠黏膜产生弥漫性炎症、黏膜肿胀、糜烂或形成胃炎或胃溃疡,出现恶心、呕吐、纳差等症状。

總之,有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患者,在服用以上药物时应提高警惕。建议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并密切关注自己的胃肠功能,必要时可以加用一些胃肠道保护药物,以减少此类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损伤。

猜你喜欢

胃病降压药胃肠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小陷胸汤加味与三联疗法联合在脾胃湿热证Hp相关性胃病中的应用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再加两片降压药”等十六则
胃病多久才算老胃病
各司其职的“长中短”降压药
长期滴鼻药 更易患鼻炎
长期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吗
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胃肠道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