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过一个被修剪的人生吗
2021-05-29王兆芳
题目
一棵在山林里长了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纷纷:
一人说:“从山林到都市,它被挑中了,改变了命运。”一人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一人说:“修枝剪叶伤筋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代价不小!”一人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假如你也是圍观者,并参加了讨论,你会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写下来,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非树,安知树之乐
福州一中高二黄典燊
看到大伙儿对公园里新移植的大树颇感兴趣,作为公园的管理员,我也有些话想跟大家分享。
移植,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俗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和人类一样,亦有灵性。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思想。子非树,安知树之乐?焉知其愿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昔有仲尼“自经沟渎非吾事”,今有大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愿以姜太公出山自比,在尘世中向俗人展现自我的遒劲之躯。然“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大树重现于江湖,则乃我们迁就于其思想,花费大力气将其移来。有绝世之才,怎能相忘于江湖,无为终生?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移植,是一次勇于改变的机会。“人有欲,则有苦;人无欲,则无功。”人的哲学,亦适用于树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根系多年深埋于山林之中,也许早已腐朽老化。有道是“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移植对其而言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崭新的机会。张三丰滚下山后,竟学会了降龙十八掌;而大树从山林里移植出来,被修剪枝叶,或许也能化挑战为相遇,重新扎根土壤深处,枝繁叶茂。
移植,是一个可能新生的机会。恰闻众人以《种树郭橐驼传》作喻,讽大树不守树之本性,竟扬扬自得?非也!大树乃乘科学之羽,行科学之事。连根带土移植,精准养料供应,此乃新时代公园之正法也,又何伤焉?且此树亦有苏轼随遇而安之性,吾甚是了解。昔日苏轼被贬于黄州、海南等穷乡僻壤,亦做东坡肉等美食以自宽。今树移植此地三月,观其与虫而鸣、与鸟而嬉、与人而趣,几无想念山林不适之感。且随遇而安,明达通融,适于万物,天地与其共生,而万物与其为一,不偏狭,不孤僻,此亦有识之俊杰也!
子非树,安知树之乐?树之性明达也!这正是: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教师点评
本文语言典雅,用典丰富,内涵饱满。三个主干句整齐、简洁、有力,共同指向树的“移植之妙”,并不时有意料之外的妙论,如“根系多年深埋于山林之中,也许早已腐朽老化”等。文末再发“子非树,安知树之乐”之问,呼应题目。全文逻辑严密,章法严谨。(王兆芳)
在城市中失去
福州一中高二兰锐昀
这棵树呀,离开山林,走进城市,被修剪了枝叶,以曼妙的姿态挺立在公园中迎接来人。诸位或有说它“改变了命运”“受人赏识”。在我看来,这只是深不见底的悲哀!
万人簇拥还是人中小丑?大家眼中所谓的“好命”,大抵是这棵树每日被无数人围观着、赞叹着、追捧着的状态吧。但仔细想想,这棵树之所以备受瞩目,不过是因为它的形态取悦了人们。而除去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它似乎毫无其他价值了。活着是为了给别人看,这是一种多么失败的活法!人中小丑也受人簇拥,可这样的簇拥值得骄傲吗?树不得已做了“小丑”,而人们却迷失在虚假的鲜花和掌声中,活成了“小丑”。一切以阿谀奉承获利的、耍滑头博人一笑而占到便宜的、以别人的指令为自己生活目标的,都是深层次的“小丑”。活得这么不清醒,不可谓不好命啊!
风光无限还是得不偿失?虽然被修剪了枝叶的树木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我不免有些担忧:树的自然生长状态被破坏,它开花结果的能力会不会消失?生根发芽的能力呢?抵御天灾虫害的能力呢?若会受到影响,为了“美”而变得弱小,就太不值得了!如此追求“美”,可以理解为虚荣,也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一下子尝到了变美之后待遇提升的甜头。但人的审美会变化,当费尽心思获得的青睐不再有吸引力,回首发现自己也失去了生活的根本,岂不可悲?就像社会上那些跟风蹭热点而不在质量上下功夫的“网红店”。身系浮萍,活得这么不明智,不可谓不好命啊!
焕发新生还是失其本心?树从山林来到城市,离开了供养它多年的土地,离开了每日相伴的花鸟虫兽,来到了人类生活的精致的地方,它是否会时时想念过去呢?如果乐不思蜀甚至鄙夷生养它的土地,那就不对了。“忘本”是大毛病。一个心没有根基的人,永远无法真正安身。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不断追逐,不仅使得身心疲惫,还可能陷入泥潭。希望这棵树,不要在多年后,猛然惊觉自己追寻的风光不过是过眼云烟呀!
无论何时,活得漂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活得清醒、明智、踏实!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显示出揶揄、讽刺之文风,一针见血地指出“改变了命运”“受人赏识”的背后是深不见底的悲哀。接着,作者以三个选择问句作为文章的主干句,无情地揭露“万人簇拥”“风光无限”“焕发新生”的假象,点出“人中小丑”“得不偿失”“失其本心”的本质。最后以“活得漂亮”做对立面,得出“活得清醒、明智、踏实”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文章语言简洁,观点鲜明,层次清晰。(王兆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