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整饮食也能预防肝胆疾病

2021-05-29章复毅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5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汁胆结石

章复毅

肝膽就如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身体内部的诸多反应,如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的代谢、解毒。而熬夜、喜好烟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会增加其工作量,引发肝胆疾病,危害人体健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肝胆疾病的预防和饮食护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胆结石、胆囊炎

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分泌胆汁促进脂肪等物质消化,但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可能引起胆汁分泌紊乱、胆汁成分改变等,会逐渐形成结石。而胆结石可引起急、慢性胆囊炎。因此,预防胆结石或胆囊炎要求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

首先要保证均衡的膳食,多吃水果、蔬菜、粗粮等。以成年人为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食物摄入量为谷薯类主食250~400g,谷物(包含杂豆)50~150g, 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肉类40~75g,蛋类40~50g,水产品40~75g,大豆及坚果25~35g,奶及奶制品300g。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刺激胆囊收缩,诱发或加重胆囊疾病。因此,防治胆结石或胆囊炎应尽量选择清淡、低脂饮食,动物内脏、肥肉等应少吃,尤其是胆结石急性期。但这也不是说完全不吃脂肪,建议将每日脂肪摄入量控制在30克以内,并分散在每餐中。

平时最好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忌暴饮暴食。另外,在烹饪方式上,建议多采用煮、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尽量少采用熘、炸、煎等不健康的饮食烹调方式。此外,也要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酒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脂肪肝

脂肪肝,简单地说就是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听起来似乎只与肥胖、高脂饮食有关,事实上,饮酒、吸烟、睡眠不足、熬夜等不良习惯都是脂肪肝的诱发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营养不良、素食者也会得脂肪肝,可能与蛋白质缺乏有关。

预防脂肪肝,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热量摄入,一日三餐定时适量,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尽量细嚼慢咽,避免吃得过饱、过快,少吃零食、甜食、夜宵等。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如猕猴桃、橙子、猪肝、胡萝卜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注意避免含糖较多的水果。新鲜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要尽量每日食用,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需求。玉米、海带、大蒜、洋葱等食物能改善人体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可适量食用。菠菜、芝麻、海米、菜花、甜菜头、干贝、小米等富含甲硫氨基酸或能促进体内磷脂合成,帮助体内肝细胞的脂肪转变,也可增加摄入。

此外,肥胖者还应积极减肥,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范围内。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减肥太快、太狠,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脂肪肝。

肝癌

有关研究表明,饮酒、病毒性肝炎、食物及饮水、遗传等因素与肝癌的发生有关,预防肝癌就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饮酒的危害已经强调很多次,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红酒,都会增加罹患肝癌的风险。尤其是肝炎患者,过度饮酒会进一步增加肝癌风险。对于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预防。

避免进食霉变食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来源是变质的花生、瓜子等)、含亚硝胺食物(主要来源是烟熏、腌制、霉变食物)、缺乏微量元素的食物或者饮用藻类毒素污染的水等;多吃新鲜、干净的食物,如海带、裙带菜、薏米以及赤豆等,对预防肝癌有一定作用;蜂蜜、蘑菇、桑葚子、甲鱼以及乌鱼等对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丰富的蛋白质对肝脏细胞再生和修复具有一定的作用,适量食用也有助于防治肝癌,如鸡肉、鸡蛋、牛肉等。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汁胆结石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科普胆结石危害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护理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无症状胆结石,你也要管它
早做检查,不让胆囊炎胆囊结石“狼狈为奸”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脾气不好可能得了胆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