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芾对龚贤山水画的影响探析

2021-05-28陈梦洁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米芾山水画

陈梦洁

摘 要:龚贤在清代山水画家中独树一帜,是“金陵八家”之首,其创作以五代董源、巨然的画法为基础,以宋初北方画派的笔墨为主体,米芾的用笔、用墨以及意境表达方面对龚贤的山水画创作影响较大。文章对比米芾与龚贤的画作,同时介绍龚贤对米芾特有的崇拜情结,分析研究龚贤对“米氏山水”的创新,以及龚贤对现代山水画的影响。

关键词:龚贤;米芾;山水画

龚贤是清代“金陵八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风格根据笔墨的变化可以分为白龚、灰龚、黑龚三种。龚贤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曾向诸多前代画家学习,如董源、黄子久、吴镇、倪云林、米芾、董其昌等人。其中,米芾对龚贤山水画的风格转型具有较大的影响。米芾的山水画具有独特的南方山水特色,米芾与其子米友仁以独特的米点皴形成了一种突破传统的、全新的、水墨淋漓的南方山水画表现手法,这对龚贤山水画的风格转型具有巨大的影响。龚贤对米芾特有的崇拜情结,使其创造出了结构严谨的黑龚风格,这极大地改变了龚贤山水画的用笔,也将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山水推进了一步。

一、龚贤对米芾的崇拜情结

龚贤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临摹了董源、巨然、米芾、沈周、董其昌等歷代名家,这些画家大都是南宗山水画家。由此,龚贤的山水画中也大多显示出一种水墨淋漓的南方山水的气息。米芾与其子米友仁的山水都是在继承董源绘画风格的基础上而创“米氏云山”。龚贤曾在临摹米芾的《云山图》时题跋道:“余于此不独悟米先生之画,而亦可以悟米先生之书法也。欲得米先生之书画者,必米先生其人而后可,余于此又复瞠乎后矣。”由此可以了解到米芾的山水画对于龚贤的影响很大,龚贤在学习米芾山水画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到学习米芾的思想精神应该先于绘画与书法的学习。米芾的山水给人以一种平淡天真之感,这是米芾一生追求的精神境界,也是龚贤山水画中追求的精神面貌。

米芾的山水画法对于龚贤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他曾经在一幅山水画中题跋道:“余弱冠时见米氏云山图,惊魂动魄,殆是神物。”年仅二十岁就已经将米芾的作品称为神物,可见米芾之作使其印象深刻,也为龚贤之后的绘画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龚贤作为清初画家,面对突如其来的政治变故,难免风雨飘零,四海为家,而“米氏云山”中平静安详的南方山水,使龚贤心中得到了一丝平静与安慰。

龚贤所处的创作环境是在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之后,龚贤本人十分推崇董其昌,早年曾经学习董其昌的画,其曾经在一幅画中题款:“画不必选师古人,今人如董华亭,笔墨高逸,亦可自师。”而董其昌对米芾的书法十分推崇,曾经临摹过米芾的十余件作品且都有题跋于其上,曾评价曰:“吾尝评米书,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所以董其昌的作品中或多或少保留了米芾的笔法,同时米芾正是董其昌非常提倡的南宗画家的代表,所以龚贤在临摹董其昌的作品时,也会间接受到米芾用笔的影响。米芾的行书有“八面出锋”之称,对行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龚贤在用笔方面多学习米芾的行书,因此在用笔方面多是以行书的笔法出现,线条较粗,用线灵活而生动。通常情况下,学习了米芾的行书作品,再去临摹龚贤的山水作品,更容易体会龚贤在画面中的用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切身体会到龚贤在学习米芾时所体会到的精神状态与艺术追求。

二、龚贤山水画与米芾山水画的比较研究

由于米芾尚没有存世的山水画,而米芾之子米友仁与米芾的绘画风格都具有“米氏云山”的特点,因此想要了解米芾对于龚贤山水画的影响因素,选择用米芾之子米友仁的山水作品与龚贤的作品进行比较,主要对比用笔、用墨以及意境方面二者之间的联系。

(一)用笔

龚贤山水画中形成的独特皴擦用笔被称为“积墨法”,该法形成于五代末至宋初的山水画法,同时也受到了米芾的“落茄法”影响。从米友仁的《云山墨戏图》可以看出,米芾山水画的用笔主要特点就是侧笔横点。龚贤习米芾的米点皴,在部分作品也用横点皴,又在此基础之上加以灵活运用,还出现了竖点皴。不同点在于,龚贤的山水画中山石的边线相对明确。用笔方面最重要的是龚贤吸收了米芾的行书笔法,因此用笔十分灵活流畅。瞿安在题跋龚氏《山水册》诗中称:“工笔米家山,此意吾心会。”所谓“工笔米家山”是指龚贤改造“米氏云山”所形成的新的山水面貌,工笔是形容龚贤的山水画结构相比于米芾结构更加严谨,层次清晰,繁简得体,浓淡得宜,画面的用笔更加像细致的工笔画晕染效果。同时,从现代人的角度看,龚贤的山水画用笔还类似于西方素描的用笔,沿着山石的结构进行严谨而细密的皴擦,由此形成了龚贤所独有的厚重繁密的黑龚特色。

(二)用墨

米芾的山水中的用墨方式改变了传统山水纯粹用线条勾勒的技法,米芾选择用深浅不同的墨色横向点皴,多是先用水罩染一遍,山石的上部用墨稍浓、用笔较密,山石下部用墨稍淡、用笔较疏。而龚贤的“积墨法”也深深受到米芾用墨的影响,龚贤有许多作品都是用淡墨一层层积染而成,墨色逐层慢慢变重变深,最终二者形成一种繁密、厚重的效果。从米友仁和龚贤的作品看,首先,山石内部的结构几乎都是用不同浓淡深浅的墨色加以区别的。同时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米友仁和龚贤在画面中对于云的处理方式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用较深的墨色衬托云层的洁白。其次,二者用墨都显得很润,米芾山水中的润通过湿笔加以表现,而龚贤的山水中的润更高级,他的画面中用墨并不湿,相反有些笔触还很干,这些都是基于他对毛笔水分充分的控制力而实现的。

(三)意境

龚贤晚年长期居住于南京,所作山水画往往是以颇为圆润的山石为画面的主体,山石的形态往往显现于方与圆之间。米芾居住于镇江,所描绘的山石形态往往以偏圆的广角三角形为主。但是因为镇江与南京相距颇近,所以他们描绘的山石也都是南方地区所特有的低矮小山,同时由于这两个地区地处南方,多雨水,所以他们所描绘的山水主题也十分相似,都具有一种南方自然山水独有的烟云笼罩的朦胧感。

由于所处的地域相近,所以他们描绘的山水画的意境也相似。二者在意境的描绘上主要是通过造景来表现,山水画造景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山石的布局与烟云的处理。“米氏云山”与龚贤画中山石的布局都是通过大小石头的堆叠形成一种错落感,相比之下,“米氏云山”的山石更加整体化,龚贤的山水姿态各异,石头的堆砌感更加明显。二者烟云的处理都是通过留白晕染来表现,留白通常给人一种空灵之感,同时引发观者的无限遐想,晕染可以更好表现江南山水烟雾笼罩、飘渺悠远的独特意境。相比而言,“米氏云山”之中云层与山的衔接更加鲜明,而龚贤的衔接则是运用笔触进行过渡,使得云层与山的衔接更加自然,并且更好地显示出山与山的空间感与距离感。

三、龚贤山水画风格的转变

龚贤曾题跋曰:“历经四十年,而此一片云山,常悬之意表,不意从无意中得之……”由此可知,“米氏云山”对龚贤山水画的影响十分深远。龚贤一生的山水画创作中,其主要风格经历了从白龚到灰龚,再到黑龚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大量吸收和学习米芾的行书笔法、墨色的枯湿浓淡变化和山水画中意境的表达,并逐步地运用在自己的山水画创作中,这在其黑龚风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黑龚的风格对于龚贤来说是一次变法,但是对于当时的潮流来说就是一种反潮流,由此龚贤也摆脱了潮流的依傍,走上了独树一帜的道路。这个道路是基于龚贤对米芾山水长达四十年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尝试将“米氏云山”中用笔、用墨与意境进行吸收与创新,从而将“米氏云山”改造成一种用笔繁密细致、结构严谨、山石丘壑重峦叠嶂的山水面貌。

龚贤的山水画作品早期多以线条勾勒轮廓外加少量的皴擦为主,山石的轮廓勾勒往往较为明显,山石内部的皴擦技法追求一种若有若无的过渡感,因此山石的造型有着些许曲面质感。龚贤后期的黑龚风格是在极简的皴法的基础上,加以深入刻画,使得画面层次更加丰富,但是在繁密之上却不显繁杂,而是有一种米芾山水中所特有的平淡天真。由此可知,龚贤的山水画风格随着其对米芾的学习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山水面貌,但是依然保留了米芾山水画最初的精神追求。

四、结语

米芾的山水在龚贤年轻之时,就已使其震撼而“殆为神物”,由此,龚贤内心种下一个不断汲取山水画知识与风格的种子。在多年临摹诸多山水名家之后,他又重新拾起年少时的初心,改造“米氏云山”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黑龚风格,这是一位艺术家不断追求改变与突破的状态。而米芾的山水画正是龚贤山水画最初的追求以及最终需要突破的屏障,显然,龚贤做到了保持初心与突破屏障。同时,龚贤与米芾在绘画史上,都比传统的山水画家要更加具有创新性,二者都是在大量临摹传统的基础上,对山水画有了新的感悟与体会,从而用自己特有的笔触与墨色变换描绘心中的山水。米芾的山水画风格的出现,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米芾的山水风格与之前的山水画家迥然不同。龚贤学习米芾的山水画用笔,在此基础大大改变了传统山水畫的用笔,形成了龚贤所特有的“积墨法”的风格特色,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点皴法,并且使得中国传统山水画更进一步向现代山水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龚贤.龚贤山水画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米芾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一张纸开悟“笨小孩”
用“心”写字
纸巾山水画
宋代·米芾(二)
五两纹银成就米芾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明代山水画家蓝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