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

2021-05-28李桦陈晗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文人画

李桦 陈晗仪

摘 要:中国山水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发展,在此之前,山水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江南山水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文人士大夫远离仕途,亲近自然,寄情诗画,多取材山水和梅兰竹菊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带有文人情感,而这情感正源于文人精神。文人精神融入文人画中,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山水绘画;文人精神;文人画

一、文人精神的产生及文人画发展脉络

唐人尚巧,北宋尚法,南宋尚体,元人尚意,文人对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追求在各个朝代的呈现各不相同。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文人精神,也于不同时代存各色墨香。心怀天下的入仕志向,隐逸山林的悠然自在,不可违背家国信仰的避世禅僧,宫廷士大夫的精选之作,它们都是山水绘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神遗存展现。魏晋南北朝顾恺之山水绘画的出现,是探寻山水表达的传神写照,坐卧山水的幽静之音是山水画作的迁想妙得。

魏晋南北朝时,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而已”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被历代文人画家尊为绘画的宗旨。南朝宋时期的山水畫家宗炳以山水明志,“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充分体现了文人自娱的心态。这一心灵境界,是文人以达至澄澈的空明心境看待世事,潜心创作,寓情于纯净创作中的一种悠然自足的人生态度,是文人审美心态极其生动的描绘。唐代大诗人王维提倡以诗入画,创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新气象,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他的山水创作观点及创作实践,重视写意的抒情性,重情感、重个性,强调个人情趣的自由抒发,蔚然成风,代代相传。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画创作上追求平淡天真和笔墨情韵,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

南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父子在前人基础上,以书法入画,实践并发展了其水墨技巧。苏轼提出“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的概念,后成为文人画讲求“诗画合一”的根源,他也是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文人画理论的人。宋代,文人画开始从宫廷画与画工画中分离出来。元代赵孟頫承接苏轼的观念,继续发展了文人画,文人画在元代走向兴盛。明代中后期的董其昌进一步提出“南北宗论”的文人画理论。清代成为文人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顶级的画家,尤以八大山人、石涛最为突出。

顾恺之的山水人物景思是文字精神的载体重现。谢赫所著“六法”之论,是传达气韵生动最高的艺术表现准则,短短二十四个字的精妙概括,引领着后世山水绘画的参照斟酌。谢赫的“六法”是对自然山水绘画的深入解读,是领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蕴意。宗炳《画山水序》中的“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阐述着山水精神的道法自然;王微《叙画》中的“致”“情”是文人精神于山水景物中的表达;郭熙《林泉高致》中的“虚静陶养”阐发了画家内在精神的陶养以及心境的涵养。平远意趣成为画家最适宜的性灵之居,诗文修养启发画家的思维,要达至高境界的绘画,必须借助于文学(诗)的滋养。郭熙不仅为北派山水作了总结,同时还从理论上开启了文人画论的先河。魏晋遗留下来的许多著作是对自然精髓的理解,是宁静、超脱、拓展、纵深之景的全新精神体验。

二、文人精神对传统山水绘画的影响

隋唐展子虔、李思训开创青绿山水端绪,融国家繁荣、动荡的面貌于线条勾勒,绘色赋染。北宋李成、范宽山水的寒林平远,得山之骨,绘北方山水浑厚气壮,心中之雅志赋予山川壮阔的景象。元代赵孟頫所作的山水画《鹊华秋色图》以书入画,实际表现作者心目中理想的隐居平和之境,可谓是文人画发展中的里程碑。吴镇山水的平淡,王蒙山水的笔力雄健,倪瓒山水的自娱“胸中逸气耳”,呈现了更高度的抒情性,黄公望山水的浅绛苍润,这些都表现出文人精神早已于纸上铺染。明代戴进、吴伟山水的境象恢宏,水墨淋漓,映射着遵循内心自由与洒脱的精神,遗存于山水画作。

另有“吴门四家”中的沈周和文征明注重笔墨,崇尚笔墨意趣,讲求诗书画的有机结合,以诗文书画自娱,继承元人绘画传统,表现自己的品格情怀。晚明董其昌的创作,拓展文人山水画新境界,华亭派的实景挥毫,展苏州特有的山川地貌。明代是特殊的时代,中国传统山水绘画不可被忘却,它是多元化精神的历史记录。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蒙养生活”“一画之说”都是传达山水创作创新精神的理念。弘仁山水的空逸冷静,也是新安画派所表现的精神构造。近代黄宾虹、李可染、刘海粟等山水大师将中西技法融合,是笔墨山水绘画新作的全新尝试,他们的精神有对传统文人精神的继承,也有时代发展笔墨的更新。

自魏晋南北朝起,历经宋元明清等几千年的发展,传统山水绘画的文人精神熠熠生辉。众多的文人墨客以诗词绘画、游历山川,抒发自身独特感悟。不同时代的文人,独领绘画发展的不同脉络。北宋苏轼等文人大家,引领文人画的发展,至元代达文人绘画最高的意气表现。至此,文人精神在山水绘画中的多样化品读为历史增添新的光辉。山水所传达的文人精神中,最重要的不是画面与构图,而是每个人对个体生命的完成。画作的精神艺术就像每个人对绘画的追求与思考,他不在意画作数量的多少,而是在意自己能否在作品中将一生的喜怒哀乐传达出来。无论是入仕为官还是隐逸山林,众多文人注重心性的修炼,享受隔离尘世的悠然乐趣。文人自身的独立与自由,是呈现山水画作精神家园的守护者与经营者。陈衡恪先生对文人绘画精神的界定含文人的趣味,在画作之中可以看到文人之感想,需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才是最为完备的画作。纵观历代传统山水画作,文人精神在陈衡恪先生的阐述中,越发精益体现于画作中。文人画强调抒发主观情绪,不求形似,不趋附大众审美要求,重在表现闲情逸趣,强调人品、画品的统一,并且注重将笔墨情趣与诗书有机融为一体,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绘画样式。

三、文人精神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解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中常常会有寄情山水、远离官场的思想,与魏晋名士普遍崇尚纵情山水的生活方式相符合。中国传统山水绘画所蕴含的文人精神化为笔墨下的自然山川,是情绪的宣泄,是对自然风景的热爱,是家国的赞叹,抑或是风雨飘摇的飘零,同时也是画家心中对山水绘画执着的追求。历代画家手中的笔墨渲染于纸上,是各种文人精神的传达,他们赋予山水以灵气,告知世人他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一张张山水画作,观者在欣赏墨色勾线画面的同时,也是在与不同时代绘画大师的对话。文人精神在山水画作中留存,给予诸多人对文人精神的不同解读。

四、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文人精神

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

在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严重影响的过程中,一些当代的艺术家试图让传统的文化精神再生,他们把传统文化精神糅合到作品创作中去,充分体现出了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的人文关怀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在目前中国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人们的内心有太多的欲望,受利益的驱使,真善美缺失,导致文人精神的本质,即追求世间尽善尽美的事物的原始渴望,已渐渐弱化。

作为文人,不仅要关心切身利益,还要担负起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文人要有崇高的精神品格,勇于实践,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文人画作为一个绘画门类、一种表现方法,或者作为一种审美追求,是我们民族艺术遗产中很珍贵的一部分,它的内在精神和形式语言,永远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宝。

五、結语

中国传统山水画历经千年,画法也应时而变,但一直不变的是文人精神。自魏晋南北朝山水画出现以来,尽管各时代的审美取向不同,各画家的审美情趣和个人风格也不同,但山水画追求的文人精神却是相同的。文人画作为影响中国艺术最大的一个画科,它以丰富的艺术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化内容,成为中国艺术中独具特色的宝贵遗产。今天,我们重新梳理山水画中文人精神的发展脉络,目的就是发掘文人画中的人文内涵,以此帮助当代画家不断开创中国艺术新境界,为中国艺术更健康、更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文人画是文人士大夫抒发情感的纽带,也是文人精神的具体体现。文人精神通过文人画宣泄而出,自有一股“士气”充盈其间,以诗入画,诗画合一,使文人画在画面情趣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当代画家深思。中国山水画中的文人精神,不是一味地追求临摹古人精湛的技法,也不是模仿古人的心情意境,而是内心真实情感的外显。当今时代,我们应重视山水绘画中的文人精神,应该注入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思考以及对文人精神的反思,推动中国山水画与时俱进,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鹏,陈覆生.美术论集:第四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2]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上、下 [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修订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5]陈传席.山水画史话[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文人画
以现象学“本质还原”方法重新审视文人画理论
“文人画”里写春秋
当代画家 胡石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徐渭大写意水墨画的艺术特色研究
略论20世纪文人画理论发展状态
陈洪绶木刻版画中的“文人画”研究
唐寅的绘画艺术赏析
浅论文人画的虚实
美术与文学的关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