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枫桥夜泊》的诗义保全与年份新解

2021-05-28刘永平

古典文学知识 2021年3期

刘永平

《枫桥夜泊》,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价值远逾千年而不衰,超越文学而熔铸文化。它的文学意义在于,创造“月落乌啼、霜气弥漫、江枫渔火、寒寺夜钟”的江南客愁意境,无人望其项背。它的文化意义在于,衍生“枫桥、寒山寺、寒山寺钟”的世人羁旅圣迹,影响深远。然因诗作者及成诗背景记载的巨大局限,千百年来人们探究的欲望经久不衰,总希图抽丝剥茧,在拂去历史的尘埃中保全诗义。

一、 《枫桥夜泊》的本来诗义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解读,屈从历史文化的衍生而局部湮其本义,显得一般而稀松:“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入客船。”(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且不谈“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完全就是想象中的拖沓发挥,连“枫叶摇曳”措辞也有失精准。千百年来,人们在这样的解读中赋予寒山寺及其钟声等经典的文化色彩。但由穿凿附会创造文化圣迹是惯常的“创新”,就这首诗而言,根本不能实证解读的正确。而且,这样的解读虎头蛇尾,最后两句纯粹大白话,毫无诗的凝练与意境,且“江枫渔火”等关键词句的解读,有望文生义之嫌。

我们应当贴近诗语的雅致美与诗境的寂寥美,还其本义,对全诗作出新的恰当解读——月没天黑、鸦声凄厉,秋深霜华弥漫,江上枫桥在渔船灯火的摇曳中忧伤入睡。姑苏城外山冷寺寒,我初羁此地,扁舟之上听闻午夜时分悠远的钟声。

“江上枫桥在渔船灯火的摇曳中忧伤入睡”,是说桥上船上一片死寂。我们认为,这样解读全诗才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当时的思想情绪,且首尾照应,一气呵成。即便如俞樾所言“千金一字是江村”,把“江枫”换成“江村”,也是毫无障碍。张继无论是一路逃难还是远道漫游、求仕,既然尚在旅途,既然“客船”,当然初旅“客愁”强烈,夜不能寐。他夜泊江上,可能还带有前路未卜的焦虑。首句中的“乌啼”,次句中的“愁眠”,三句中的“寒山寺”,无不说明他的心情凝重、拥愁难眠。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解读并无史实抵牾,因为当时未有专指佛寺的“寒山寺”,亦不能排除已有“枫桥”,或者说不能排除作者把“封桥”误写甚至故意变造。“寒山寺”“枫桥”皆有实指,特别是其与张继《枫桥夜泊》的灵动,均出现在北宋王郇公“顷居吴门”的写刻之后(孙桂平、艾冰梅《张继〈松江夜泊〉相关问题考证》,《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年第2期),三百来年时光流去。诗僧皎然,晚了张继一二十年,其《闻钟》“古寺寒山上”,再直白不过说明“寒山寺”非专指。无论如何,“江枫渔火对愁眠”之“江枫”,一定不是江边枫树,“枫桥”可以,“江桥”“江村桥”也罢,甚至“江上枫叶”亦然。这首诗是表达低沉情绪的,让“桥”入诗没有问题,而秋天枫树的文学形象却是热烈的、灿烂的。枫树在寒风之中自然萧瑟、衰飒,不会是“眠”的状态,桥则不然,风吹它不动。更何况,在月黑的夜晚,岸上枫树难见,渔火映衬下桥的轮廓可睹,而渔船麇集桥的两侧过夜是常态。松江曾为吴江古称,唐初崔信明“枫落吴江冷”想必给了张继创作《夜泊松江》极好的借鉴与灵感。至于诗题《枫桥夜泊》,从文题照应、契合题定者意图的考量出发,“江枫”之“枫”最妥的就是“枫桥”。如果诗题不变,没有出现后来的文化衍生,那“江枫”的最优解就是江上枫叶。秋之枫树与枫之落叶,给人的情感联想截然不同,前者以色泽美丽的遐想,后者则是凄冷之感怀。果真如此,“江枫渔火对愁眠”当解为“江上枫叶与渔船灯火交相摇曳,一片清冷”。无论如何,句中之“对愁眠”,一定是“眠”。作者只有写足目之所及意义上的“眠”,才能烘托自己的“愁不眠”。此外,如果张继真就泊舟“寒山寺”侧,那就难称“姑苏城外”,更无所谓钟声“到”客船。寺钟近在咫尺,令辽远悠长的诗意顿失。诗中措辞,实已说明“寒山寺”并非近前。那么,这首诗到底是写实还是写虚?我们以为,他是虚实兼有,景语情语,“感受的写实,悲秋的写意”。回望张继《夜宿松江》,本来明确的沉郁,却在历史文化偏好的兀自雕饰与文人“附雅”的尽情解构之中,从诗题变换到诗文解读均演变得近乎明快。这种显著的背离,很有意思,在文学史上也不是个例。名胜古迹,通过生编杜撰掌故逸闻赋予其深厚底蕴、人文特质,似乎是一种美丽谎言、通行规则,为人类文化史所接纳。当然,我们力求忠实的本义解读,无意也无力改变枫桥、寒山寺及二者结缘等已深植人心快意的诗文形象。尽管种种考证考据力证“错拉错解张继詩,讹传讹定寒山寺”的“大错结”(曹汛《姑苏城外寒山寺:一个建筑与文学的大错结》,《建筑师》1994年第5期),且无人遏阻得了历史文化的伟力,但我们在诗之本义与文化的衍生之间作出必要区隔,难道不是古诗文文本解读的正途?总之,文化枝蔓不能动摇《枫桥夜泊》悲凉的底色,也不能动摇它写尽“泊”的飘零感与对前路不定的忧心。

此外,张继之作时题《夜宿松江》,后人题写、印行《枫桥夜泊》诗,并多谓枫桥在隋大运河上。溯源《枫桥夜泊》原题,显然,张继当年泊舟大运河之说很不确切。运河江南段亦称江南河,与松江水系相通,但无运河松江段。不过,“松江的源头瓜泾口在苏州城南偏东一点,往东不远即与大运河的南段交汇”(朱也旷《诗人的“一首好诗”》,《读书》2020年第4期)。时年张继沿运河南下,晚上泊于相对平静的松江是完全可能的。张继虽非吴人,但当不会把运河当松江,因为劳舟远行,行船人定为专职的艄公,也就是说,作者不会把“大运河”与“松江”混淆。如果有“枫桥”,它肯定横跨松江之上。如何看待运河与松江的矛盾?首先要看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宋人对客船泊地“东”辕“西”辙,使之产生由苏州东南松江到城西枫桥的重大位移。次则,不管张继“夜宿”苏州东南还是城西,都不会在大运河上,因为运河上的桥自是商舶渊薮,是南来北往之客停桡解维之处,主景不会是“渔火”点点。况且,夜宿漕运繁忙大运河,既不安全也不安静。再则,即便当年张继真的是夜泊“枫桥”,也要看到枫桥所跨压根儿就不是大运河,而在“运河支流的最北端向东直角拐弯10米左右处”(李金坤《“江枫”新考》,《江海学刊》2010年第6期)。那里渔船集中,也能说通。我们可以说,枫桥跨在运河河汊上。

二、 《枫桥夜泊》事发“铨选”落第与“安史之乱”之间

《备课手册·语文(五年级上册)》称“天宝十五载秋冬之际,张继由家乡襄阳乘船顺江而下……转而南下苏州,据说途中他得知自己落第的消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应该是不正确的。“安史之乱”爆发于天宝十四载(755)末,翌年秋冬,内乱正炽,“气节”文人张继谅必不会有兴致徜徉山水,正常悲秋悯怀。将诗中之愁与“落第”硬扯到一起,大概源于强张之愁,误读《唐才子传》中的一句话“然铨选落第,归乡”,把“铨选落第”等同于进士落榜。“铨选”,是唐代官员的一种选用制度,通过礼部科举的进士不能直接当官,必须参与吏部铨选,选中者为官。铨选对读书人同样命运攸关,但与进士成败完全是两个概念。厘清《枫桥夜泊》的成诗背景与成诗时间、诗之所愁,密切相关。认为张继到吴越一带是为躲避战乱的主流观点,并无确切史料支撑。“安史之乱”战事所及,仅河北、山东、河南、关内四道,距离张继家乡襄阳最近也在350公里以上。那年代,这距离有足够的安全感。他去江南应是漫游、宦游,故《枫桥夜泊》只是一首经典的流寓感怀之作,表现愁绪难抑。这愁,是来自背井离乡的离愁,可能还有“铨选”落第,前路未卜的忧愁,当无“安史之乱”、国难当头的悲愤与哀怨。尽管此诗前两句凄清、窒闷,但通读全诗之后,我们的心情还是得到充分释放,占据内心的是平和淡远的静穆感。整体研读张继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前后期的显著差异。“安史之乱”给文人强烈冲击,张继自不能外。乱前唐处盛世,张继心中也有愁,但那是文人心里的惆怅,之后则演变为匹夫内心的喟叹。《枫桥夜泊》,应是张继一生前期即“安史之乱”前的作品。

唐天宝十二载(753)春,张继进士及第。此前,他在齐鲁、淮阳等地游历。是年和754年、755年三年的秋冬,可能是《枫桥夜泊》事发时间。如果除却参加“铨选”的可能年份,就只剩754、755年。张继进士及第后,应接着参加了是年秋至翌年(754)春吏部科目选“铨选”,但不幸落第。此时,距预备铨选恰好一年(终年),张继发些牢骚,“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合乎情理,且足可辨其行迹。他“铨选”落第“归乡”,不管真假,反正以他的秉性不会在京城西安或都城洛阳久留,也不会鸿志未酬即归隐乡里。出游、闯荡、求仕是读书人的常态,自然也是他的常态。张继“傲骨凌霜”,“颇矜气节”,既不能融入帝都诗人群,又不能获得皇帝命官,只好到地方找知音、谋前程。按唐代科举制度,铨选落败并不影响到地方使府任小吏。当年(754)秋,他前往会稽的可能性更大。唐代以前,江南文化经过东晋南朝的偏安江左而厚积(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江南是隋唐文学圣地,“江南七州”为国家赋入重心,“唐时,苏之繁雄固为浙右第一矣”。对张继而言,吴越之地崇文尚学,文化繁荣,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那里不仅有可资挖掘的现实人脉,而且有他的精神归宿——以诗酬唱寄答。当年除了长安、洛阳“两都”诗人群之外,江南之地文人雅士汇聚,乃至大历年间形成蔚为大观的江南诗人群体。他羁旅吴越,就是“人往高处走”。显然,张继流寓江南,主要不是因为其有社会安定的高地,而是因为其经济繁华、文化发达,具有深厚的士子唱和的土壤,同道、知音磁吸力强。唐初苏州与会稽越中地区同属江南道。他奔会稽而来,苏州自然也留下他大量的足迹。无论如何,“安史之乱”导致玄宗逊位、年号更改的严峻形势,张继不大可能在《枫桥夜泊》中无动于衷。唐天宝十三载(754)十月,应是张继“夜宿松江”之时。

三、 《枫桥夜泊》成诗年份的参照推定

根据诗里“月落”“霜满天”“夜半”等天文、物候、气候语言,《枫桥夜泊》事发日期可大致确定为农历十月初八。对《枫桥夜泊》成诗年份,我们还需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推定。第一,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断代的相对性。《枫桥夜泊》(《夜宿松江》)正式面世,应该说始于《中兴间气集》。依集序所云“武不揆菲陋,辄罄闻,博访词林,采察谣俗,起自至德元年首,终于大历暮年。……五言诗一百四十首,七言诗附之……”,《枫桥夜泊》似乎不会早于“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但鉴于古人文章传播缓慢与文集采撷困难等突出的限制因素,并不排除其实际写作时间显著在前。何况触发诗作事件的时间,可能更在先前。第二,张继诗《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生发年份的参照。《枫桥夜泊》当成诗在《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之前。于太守于幼卿,天宝十三载(754)始任会稽太守,至德二载(757)卸任,就是说,张继奉诗太守只能是754、755、756三年中的一年。754年秋,张继南下江南至会稽。是时,张继与太守均是初来乍到,人生地疏,素昧平生,想必不会以诗相会。太守甫任,以张继气节刚直之品性,不至于肉麻到说瞎话“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至少也得在太守操劳了一年半载之后再来歌颂他的功绩。但他求仕之心迫切,不会放任755年秋的流逝。何况,756年秋北方战火纷飞,难以想象张继求仕诗中竟无半点忧国气息。按照高仲武对五言律诗的偏好,大概也不会遗漏756年的这首五言佳作。因此,《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只能作于755年秋,同样是“安史之乱”前。第三,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确知张继于至德元年二年间曾至会稽”留下的可能空间。傅說张继是在越中“盘桓过一段时期的”,756至757年肯定在会稽,而其前其后的年份并无明确的排除。张继在会稽周边游历一年后,对旅居之地已有相当了解,进而写下《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诗云“浮云将越客,岁晚共淹留”,显其尚无官职,而《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云“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应能表明张继是在其位感其怀,且诗与“李书记”酬唱,他可能已是个胥吏。刘长卿《赠张继司直适越》诗,“司直”可能就是张继在吴越地担任过的官职。《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云“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表明朝廷与安禄山叛军鏖战中,肃宗仍未班师回长安。此时应为至德二年(757)。是年,于幼卿离任,之前给张继落实个差事乃情理之事。我们完全可以推知,天宝十四载(755)秋,张继以《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令太守印象深刻,进而刮目相看,逐步委任其承担钱粮管理工作。大历四、五年,他任职洪州盐铁判官,分掌财务,是有历练基础的。至德二载秋,他无疑“司直”在身,国难当头,深有感触,作《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是载,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云“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家国情怀表露无遗。显然,欢宴不欢。综上所述,张继《枫桥夜泊》成诗公元754年十月。诗中“客船”,点明了初始羁旅者的身份,其口吻绝非是作者在吴越已盘桓一段时间。彼时,张继应该是初行吴越,《枫桥夜泊》描绘的就是初八日的夜景。周义敢先生“此诗……于至德年间(756—758)客游苏州时所作”之说(《张继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应是不确切的。

《枫桥夜泊》,在中国古典文学上绽放异彩。读它,我们能够一窥唐诗的高远意境。人们在历史的苍穹中,对其顶礼膜拜,不断去解读,希图去模仿,却总是无法超越,只能在仰望与深思之中,努力回溯文本的原义。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盐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