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2021-05-28燕海娟

考试周刊 2021年35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生物效果

燕海娟

摘 要:在高中阶段,生物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锻炼学生探索能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分层教学法则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看,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若是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必然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引进分层教学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生物课上有所收获,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中生物;分层教学;效果

在现今这个时代之中,新课改的推行,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培育综合性的应用人才,已经是现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在此背景之下,分层教学模式发展起来,并快速地在教学中得到推广性的应用,同时这也为生物教学提供新的方向,为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新方法。因此,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则需要结合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以此来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对此,文章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要求,对分层教学法在生物课堂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优化生物教学效果,改善学生学习质量。

一、 分层教学的特点

(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

从学生的成长来看,由于家庭、社会、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每个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生培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生理发展、受教育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学生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对此,采用分层教学法,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培育方案,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符合课程优化理念

课程最优化理论,是教育家巴班斯基总结出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培养目标与教育任务,结合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制订最优的教学方案,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实施这个方案,在有效的时间内打造高效的课堂。分层教学法能够依据学生的情况,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最优的学习效果,恰好符合课程最优化理念。

(三)符合因材施教理念

自古以来,在中国的教育领域中,就十分地提倡因材施教原则,可以说该理念贯穿了中国的教育史。因材施教是指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经历经验等因素,制订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育方案。分层教学法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化的培养措施,帮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提升,非常符合因材施教理念。

(四)符合素质教育思想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其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淘汰性教育、英才教育。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既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上的发展,还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差异的教育。分层教学法主要是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分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思想。

二、 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滞后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对生物课程进行改进,主要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来看,受应试思想影响过深,过于侧重高考范围教学,对于其他内容的教学比较粗略。由于教师尚处于传统教学思想的笼罩之下,在课上依旧以“讲”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接收状态,自然难以有效地掌握生物知识。

(二)教学方式弊端

在现阶段,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多年,但是在高中的生物课上,部分教师依旧采用灌输法教学,这种传统古老的教学方法,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沉闷枯燥的特点依旧难以满足现今教育发展的需求。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在此重压之下,部分教师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传输大量的知识,就在课上实施灌输式教学,为了应付高考,大多数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去学,却难以提起兴趣。站在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枯燥的方式,仅是一种无用功,难以真正地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提升。

(三)教学质量偏低

自高一起,便开始设置了生物课,但是从三年的教学来看,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尽管课堂氛围不错,却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生物教材难度有了增加,部分教师尚没有摆脱传统理念的束缚,依旧习惯于传统教学法,对教材理解不深,就难以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学习知识;最后,尽管学校也会组织相应的培训与讲座,但却缺乏实效性,教师难以将所获得的经验付诸实践,这就造成了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

三、 高中生物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分层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也就是说,若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若想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就要将备课这个环节重视起来。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物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立足考试大纲,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针对学困生,可以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即可;针对学优生,将教学目标侧重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上。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于生物问题的设计,则需要体现出梯度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这样才能够使得所有学生有所收获。例如,在《光合作用原理和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三是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原理。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于学优生,教师则需要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构建知识网络,掌握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并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学困生,则需要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知识脉络即可。

(二)学生分层,尊重学生差异

从生物这门学科来看,在高中阶段,教材中的生物知识难度明显高于初中阶段的生物教材,由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知识难度较大、知识点又多,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课程进度。所以,针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方案。为了更好地在生物课上落实分层教学,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与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然后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属于生物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在课上,教师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比如细胞减数分裂定义等内容;B层次的学生属于中等水准的学生,在课上,教师需要让这些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生物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比如在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总结不同阶段染色体行为特征与结构;C层次的学生属于学习能力极强的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对于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同时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所以针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上,比如在细胞减数分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该层次的学生探究有丝分裂,分析分裂期间不同阶段的染色体数目与行为的变化。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高中生物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