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
2021-05-28陈丽云
陈丽云
摘 要:深度学习思想的产生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信息社会的崛起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即深度学习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课程的深度学习要求教师把“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作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并以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从而逐步培养起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等,最终实现他们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现文章就从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入手,就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与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此为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对小学生逻辑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样教师就可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引导小学生体验、感悟新知识,并帮助他们将新知识、新方法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度学习教学,教师可采取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及时反思与总结错题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一、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一)帮助小学生建构数学知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述为主,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他们所获取的知识是碎片化的、浅层次的,这也是小學生明明理解了课堂教学内容、却不会做题的关键原因。只有从整体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实现小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深度学习是以小学生的认识基础和知识储备为背景的,小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是连贯的、动态的,这自然有助于他们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新信息,有助于他们建构起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
受到年龄和认知基础等的限制,小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较弱。在数学课程学习中,他们处于低阶思维阶段,即依靠单纯地模仿和记忆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在记忆、理解以及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小学生表现得较为机械,不懂得变通,常借助思维定式来解决问题。而通过深度学习,可逐步培养起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即在对比、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的过程中,可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实现他们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提升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下对小学生提出的全新要求,是在数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小学生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情感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但在目前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并不重视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小学生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而通过深度学习,能教会学生透过表面和浅层的现象,看到更深层次的规律,可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情境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中,合理创设情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的情境不仅关注外在物质环境,也关注到了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使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理深度匹配,有助于建构起高效课堂,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学习《克和千克》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在称量物体质量的基础上,对未知物体的质量进行感知。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如下情境:今天我们要组织一场跑步比赛,为了增加趣味性和难度,要求参加比赛的学生背着一位同学进行跑步。小学生的兴致较为高涨,且他们会在心里思考如果参赛的话,会背着哪位同学去跑,绝大多数同学都更倾向于背着班级内体重最轻的同学去跑,那么我们如何获取别人的体重信息呢?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体重呢?有的学生表示是斤,有的则表示是千克,通过小学生热烈地讨论,教师后续再引入克、千克以及斤等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加深他们的理解,促使他们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深度学习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有趣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探究发现更多的知识,可实现他们数学水平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
小学生之间存在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等上的差异,这样教师在深度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使他们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优势,这有助于小学生查漏补缺,可夯实他们的数学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初步认识》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小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大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在放大镜下角的度数会变大吗、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吗”等问题。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这些问题也充满了探究兴趣,有的学生会负责测量和验证的工作,有的学生负责观察和记录,有的学生则负责总结结论……在各司其职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有助于他们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总之,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小学生更愿意分享自己内心的疑惑和各种想法,可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促使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也是极有好处的。
(三)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对于学困生来说,可提供较为简单的基础题;对于中等生来说,可提供相对复杂的数学问题,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对于优秀生来说,则可以拔高题和综合题型为主,以提升全体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从而将深度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学习《简易方程》部分内容时,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以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这样教师在深度学习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困生,可要求他们用字母表示常见的路程公式、总价公式等,并能在具体的题目中理解字母的意义;针对中等生,可要求他们掌握教材上的变式题,并尝试列方程和解方程等;针对优等生,可要求他们认真研究教材上的思维拓展类题目,以帮助小学生总结相应的知识点,并逐步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抽象概括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