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群文阅读 提升核心素养
2021-05-28颜亚庭
颜亚庭
摘 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阅读教学,能够不断提高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抓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阅读量越大,阅读面越广,学生审美水平越高,语言综合能力越强。文章立足于核心素养,以初中语文为例,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
一、 引言
群文阅读乃一种“多文本”阅读模式,旨在“以篇带读”,提高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徐徐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群文阅读具有主体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与单篇阅读、主题阅读有明显差异。因此,群文阅读教学虽重要,但也有难度,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也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二、 群文阅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解读
所谓群文,主要指多篇文章,通指三篇以上有关联的文本组合。群文阅读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连续呈现三篇以上有关联文本的阅读方式,少则可有三四篇,多则可达七八篇,数量不一,重点结合学生阅读能力来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某一个议题,选择一组“互文性”文本,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走进文本、探究文本,深度解读文本,最终达成阅读共识。
一方面,开展群文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群文阅读與单篇文章阅读最显著的差别在于“量”。众所周知——“量变引起质变”。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首先需要“量”,大量阅读才能引起质的改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阅读他人文本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汲取文本内涵,从而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开展群文阅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由群文阅读的方式所决定的。群文阅读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一组文章,这一过程有利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促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碰撞,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学会借助不同层次的文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去分析和整合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开展群文阅读也有利于健全学生的审美观念。群文阅读的对象是多篇文本,这些文本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可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共性和差异,学会赏析文本,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这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所以,从群文阅读价值来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是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是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三、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一)以教材为本,落实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设计多篇文本,这些文本之间一定是具有关联的,只有具有互关性的文本才能进行有序组合,主题是否一致就是衡量多篇文本是否具有关联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首先应该设定阅读主题,依据主题精选文本,对文本进行重新组合,将文本串联成一组具有同主题的阅读素材,形成“群文”。
从当前部编教材编排结构来看,每一单元文本都具有明确的主题,所以单元内容本就可以成为一组“群文”,这降低了教师建立“群文”的难度,也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整个单元设计的文章包括光未然的《黄河颂》、陆定一的《老山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还有《木兰诗》。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建立起对文本的理解,自主概括文本的主题,明确文本表达思想情感。
当然,主题也并非要完全按照教材编排设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提炼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让学生自主归纳诗词的主题,并且将已经学习过,或者自己了解到的,具有相同主题的诗词归纳到一起,还可以加个具有统一主题的诗词绘制思维导图。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有借月抒怀;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是边塞诗题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与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有“花”的意象,都有“以小见大”的技法等。如此一来,既帮助学生实现了巩固复习,也实现了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素材。
(二)由课内到课外,加强拓展延伸
群文阅读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量,但阅读单单依靠课堂几十分钟显然是不够的,课内外结合才是良策。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阅读范围。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拓展延伸,开阔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文章内容,借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飞天”凌空》这一新闻稿时,教师可提前从网上搜集体育运动相关新闻,可引入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视频,以视频拓展课内知识,增设课外内容,同时,多媒体展示新闻稿《“红色闪电”横空出世——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最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则新闻稿,归纳总结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以及特写方法,深化学生阅读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搜集国内著名跳水运动员相关新闻和视频,比如田亮、郭晶晶、吴敏霞等,要求学生搜集相关新闻报道后整理出一篇新闻特写,仿照教材新闻写作方法,尝试以新闻稿的形式写作。再如教授《邓稼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国士无双——钟南山》、顾迈南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体会特定背景下,典型事件中所彰显的人物品格的技法。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和总结能力。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一作者多文比较,深化学生阅读理解
为什么要将多篇文本组合为同主题“群文”呢?除了快速增加学生阅读量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多篇文本写作方式、表达方法的异同,掌握分析文本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系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