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研究

2021-05-28邓潇君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长江丛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新手归属感幼师

■邓潇君/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一、前言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幼儿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职业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这既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成就幼儿教师自己辉煌人生的关键。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研究中新手幼儿教师指在幼儿园的一线工作中承担教育教学三年内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特指教师,不包括管理人员和保育人员在内。

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教师专业素养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有教师专业素质,教师素养和教师专业修养等不同的提法。根据《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教师素质:指作一个好教师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通常指生理、心里方面先天条件和一般的道德品行要求;指一个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除包括先天条件外,还包括主要通过学习、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实践获得的。这些素质指身心素质、道德品行素质、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教师修养是教师在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达到的水平及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从教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根据国家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在学前教育阶段仍急需大量的幼儿老师。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扶持兴办一批高质量的幼儿园,而是应该吸纳优秀的人才投身到学前教育事业中去,那么在短时间内新入职的大批量幼儿教师首先面临的就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因此加强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手幼儿教师的队伍的管理,出台切实可行的专业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和研究的热点。

研究广东省新手幼儿教师与《专业标准》的差距,并分析制约其专业素养提升的因素,从而提出针对以上现象可采取哪些改进措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于2019年6月-2019年9月份发放问卷,以广东省为例,主要收集对象以湛江、茂名、广州、东莞、深圳为主,共收回528份问卷。

《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和教师专业素养两部分。基本情况主要涉及到被调查人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题目则包括四大部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部分题目的反向验证和补充内容。

问卷用自我陈述的表达方式,请幼儿教师选择与自己情况的符合程度,依次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提供五个等级可供选择,5、4、3、2、1分,其中针对部分题目采用了反向赋分的策略。

本研究采用GraphPad Prism 7.0及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结果

结果发现,广东省女性新手幼儿教师占绝大部分比例,为95.5%,男性仅占4.5%。大专学历为主,占88.4%,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在专业理念与师德分析方面,新手幼儿教师对职业理解与认识、个人修养与行为有待提高。在专业知识方面,通识性知识如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提高的空间。在专业能力方面,教育教学能力及反思与发展能力亟待提高。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比较结果是,惠州市在专业理论与师德、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方面的平均得分最高,梅州的平均得分最低。最后,在对于工作认同方面,57.1%及29.8%新手幼儿教师分别表示,若有机会,会考虑选择待遇更好的工作,仅2.4%表示不会辞职,10.7%不确定。幼儿园归属感方面,18.9%的人表示无归属感,17.6%有归属感,63.5%部分归属感。在科研方面,60.5%的新手幼儿教师觉得幼儿园教师需要做科研,22.6%表示没必要做科研,16.9%不确定,其中22.9%的人表示掌握或部分掌握书写科研论文,40.9%不知道如何书写研究论文,36.2%表示不确定。最后,80%新手幼儿教师认为培训机会不足。

(一)广东省地级市完成问卷的分布情况

如图1所示,湛江市、广州市、东莞市、茂名市及深圳市是本研究收集的19个地级市问卷中回收问卷率最高的前5个城市。分别占总问卷比例为21.7%、15.5%、13.6%、12.1%、10%。

图1

图2 新手幼儿教师的年龄及学历分布图

图3 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职称及薪资情况

(二)新手幼儿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如图2、3所示,男女比例极不均衡,女性新手幼儿教师占绝大部分比例,为95.5%,男性仅占4.5%。年龄以19-21岁及22-25岁范围为主,分别占59.7%及34%。在学历分布方面,大专学历467名,占88.3%,本科学历35名,占6.7%,研究所学历10名,占2%,中专16名,占3%。在专业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占95.5%,97.4%的新手幼儿教师未评定职称。在薪资方面,33.5%的幼儿教师薪资在1500-2000之间,37.6%在2000-3000之间,17.2%大于3000元。

(三)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师德分析

问卷设计采用了比较常用的五级评分制,分数的高低代表了在被试者自认为在这一方面自我素养较高。其中《专业标准》中关于专业理念与师德共涉及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理解与认识、幼儿保教态度、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和个人修养与行为。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的新手教师在不同的领域得分情况最高的是职业理解与认识,其次是幼儿保教态度,得分最低的是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入职之初较难掌握的。

表1 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分析

(四)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分析

《专业标准》综合各学者对于幼儿教师知识结构的划分,从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提出要求和进行考核。对其进行综合多重分析发现,新手幼儿教师其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重保教领域知识,轻通识知识。得分情况分布:幼儿保教知识得分最高,其次为幼儿发展知识,最后是通识性知识(表2)。其中,关于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的五项基本要求中,每项要求得分比较均衡(表3)。幼儿发展知识涉及到五个大的方面,主要是考察是否对有关幼儿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个体差异、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和如何对待具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发现“完全符合”百分比分别为53%、54%、54%、62.5%和59%,提示新手幼儿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得分较高。在通识性知识方面,艺术欣赏和表现知识,大部分教师缺乏自信,并且更多的困境表现在自认为缺少“艺术表现知识”,对于幼儿的教学缺少经验,艺术类的知识较难与实践相结合。

表2 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情况

表3 新手幼儿教师的幼儿保育和教育情况

表4 新手幼儿教师通识性知识分析

(五)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分析

在《专业标准》中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设计七个领域:环境创设、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以及反思与发展。如表5所示,新手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组织能力中得分较高,而实施激励与评价、反思与发展能力及教育教学的能力亟待提高。

表5 新手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情况

(六)广东省不同地区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比较

如表6和图4所示,我们对问卷数量大于15份的地级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专业理论与师德方面,惠州市得分最高,其次是深圳市,得分较低的是梅州、广州市。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惠州市、东莞市及佛山市,较低的是梅州市。在专业能力方面,得分最高的是惠州市,东莞市及江门市,得分较低的是梅州市。但各个城市间的差别没达到统计学意义。

表6 广东省不同地区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比较

图4 广东省不同地区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比较

(七)影响新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因素分析

1、存在职业流动性及归属感不强

“如果有机会选择待遇更好的工作”测查新手幼儿教师是否对学前教育事业保持着崇高的热爱之情,但是结果却出乎笔者的预期。对于新手教师来说,有的人选择了“完全符合”,也就是说当有更好的选择,其辞职的可能性极大。另外有的人选择了“基本符合”,的选择了“不确定”,“基本不符”和“完全不符”的人数只占到了总人数的。新手教师普遍反映幼儿园工作比较辛苦,工作待遇比较低,同时选择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57.1%及29.8%新手幼儿教师分别表示,若有机会,会考虑选择待遇更好的工作,仅2.4%表示不会辞职,10.7%不确定。幼儿园归属感方面,18.9%的人表示无归属感,17.6%有归属感,63.5%有部分归属感。

2、培训机会较少

培训机会:80%反映培训机会匮乏。原因如下:收入低,没有钱参加培训);培训、进修的机会不多;参加过培训,但是没有什么用;到其他幼儿园参观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

3、科研热情不高

在科研方面,60.5%的新手幼儿教师觉得幼儿园教师需要做科研,22.6%表示没必要做科研,16.9%不确定,其中22.9%的人表示掌握或部分掌握书写科研论文,40.9%不知道如何书写研究论文,36.2%表示不确定。

四、讨论与建议

环境创设与利用教师普遍反映能够较快的掌握,相对于一日生活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来说相对简单,容易上手,并且环境创设与利用的能力与游戏活动组织的指导也成为新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比较容易掌握的内容,发展速度较快。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包括教学活动方案的制定、多种形式及方法、对于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探索、主动学习等方面,对于专业能力中较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以其独特性和专业性成为了新手教师需要迫切提升的部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反思发展水平并没有达到常规化、经常性,反思水平不高,流于形式,反思没有发挥最大效果。

作为发展幼教事业的责任主体,相关部门除加强监管外,还要利用一切资源改善幼儿教育的硬件、软件,为幼儿的成长和幼师的发展创造“双利”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幼教机构应当关怀幼师,要尽可能为幼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缓解幼师的心理压力,提升幼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业务上,为不同层次幼师成长提供不同的专业支持;生活上,提高幼师薪酬待遇、多嘘寒问暖。这些措施,会让幼师们感觉到从事这个行业不仅是谋生,更重要的是向社会提供服务,并从中实现个人价值。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为新时代学前教育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到2035年,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为幼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学前教育的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让学前教育教师也能享受到同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执行统一的工资标准和职称评定体系;民办幼儿园也要参照当地公办园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相应教师的工资收入;要让幼儿教师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享受职业荣誉感。唯有从根本上提高该职业的吸引力,才能让优秀人才竞相涌入,托举起学前教育的美好明天。

猜你喜欢

新手归属感幼师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男幼师荒
新手钓鱼指南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摄影新手与高手,到底差在哪里?
新手教师的好课多“磨”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